- 中国地方戏生存传播例案研究
- 杨燕 廖亮
- 5486字
- 2024-11-01 12:17:09
前言
《中国地方戏生存传播例案研究》是我的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戏曲的数字化生存与传播研究》的部分成果。确知项目获批已经是2014年中,但课题并不是项目成立才开始做。最早的契机可以说从2003年已经出现了。当时我所在的北京广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的游飞老师带队在安徽拍片,接触到安徽南部黄山地区西部的祁门县还保存的一种非常古老的剧种“安徽目连戏”,建议我去调查并研究。同时把一本在安徽得到的1978年出版的目连戏研究论文集,送了给我。游老师美国留学回来做纪录片研究和创作,他对中国戏曲状态的关注和热心刺激了我,也是将了我一军。我把论文集翻了一遍,决定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当时还能演目连戏的老艺人已经七十来岁,眼看目连戏将要绝种。于是我开始打各种报告,拟各种方案。然后大家可以想象到的各种原因、各种机缘不巧,一再受挫,一晃三年。三年举事不成,但我心犹不甘。到了2006年11月,在了解到目连戏班子又有一次演出活动后,我又打报告,终于组队成功,迅速下到安徽实地考察!我们师生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这趟下去的意义和效果竟如此超乎想象!学生们不但实地考察了目连戏的生存现状,培养了他们走出书斋、关心戏剧戏曲生存现实的专业敏感和责任心,推动他们自发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们的理论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写出了多篇言之有物的论文,回来后还将拍摄的素材剪辑了一部30分钟的电视纪录片。这部片子后来不但在各种评奖中收获多种奖项,还激发、培训了青年学生用影像记录戏曲生存现状的电视拍摄、制作能力,甚至还提升了他们的就业能力!而对于我来说,更重要的意义是无心插柳展开的这次关于古老戏曲的田野考察研究,深深地影响了我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使我逐渐由戏剧戏曲史论的案头文本研究、关注戏曲在电视上的形态,扩展到探求中国戏曲的当代生存状态;更进一步关注中国戏曲文化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最后整合为《中国戏曲的数字化生存与传播研究》。此后多年,我的课堂教学与科研,就比较明确围绕这个思路展开,也吸引了一些有志于此的硕士、博士共同做事,教学相长!他们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我们也积攒了20多种地方戏剧种的调查研究资料。本书《中国地方戏生存传播例案研究》只是其中没有失去时效的部分成果。
《中国地方戏生存传播例案研究》的基础是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但本书却不是研究生论文集!因为我们决定出书之后,所有的作者按照“地方戏生存传播研究”这个主题对自己的论文进行了修改、调整、更新!例如白晓清是2006年第一次下到安徽调研目连戏的成员,由此确定了自己的毕业论文《安徽祁门县目连戏生存现状调查与研究》。论文写作期间,他于2008年再次去到安徽,深入祁门县历溪村的目连戏班,进行了6天的跟踪采访,搜集了丰富的资料,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2015年9月,为了收录进本书,他按主编要求,第三次深入安徽祁门,在当年调研的基础上更新数据,增补新资料,这才形成现在的《安徽祁门县历溪村目连戏生存现状调查与研究》。迟刚、杨燕的《福建歌仔戏生存传播调研》,原本做的是《海峡两岸(福建、台湾)歌仔戏生存传播现状》,现在浓缩集中到福建歌仔戏,并且删除了8个关于福建戏曲调研资料附录。李绍潭在原论文《新昌调腔民俗特性研究》的基础上,纳入新的资料形成现在的《浙江新昌调腔传承现状调查与研究》。赵晓秋的毕业论文是《民族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满族新城戏研究》,在本书的修订过程中,她将论文讨论的问题再作聚焦,呈现为《东北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生存困境与发展出路——以满族新城戏为例》。王凯的《生产性保护视域下徽州目连戏生存现状与传承困境调查——以徽州目连戏历溪班为例》则完全是参与本课题之后新立项的研究课题。可以说,本书所有选题都是在作者们原有研究基础上的再深入和再出发。
本书收录的研究文章,内容涵盖目连戏、歌仔戏、越剧、调腔、越调、五音戏、罗罗腔、新城戏等多个地方剧种;调研范围覆盖吉林、山东、山西、河南、浙江、安徽、福建、上海等地区;在对传统戏曲生存空间尽量细致深入的调研基础上,关注焦点其实是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戏曲传播的整体状况和现实问题。白晓清对安徽祁门县历溪村目连戏的调研时间跨度长达十年,期间作者曾三次深入安徽民间寻访目连戏剧团、艺人,观察目连戏的演出形态,收集目连戏现存的演出剧本、出目等等。作者并未就事论事地停留在历溪目连戏的生存现状上,而是注意将其与同样位于安徽祁门县的另外两个目连戏班——马山村戏班和栗木班村戏班进行比较,寻找到了这些班社生存状况的异同,由此提出了关于历溪目连戏保护传承和发展问题的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王凯与白晓清虽然都选择了以徽州目连戏祁门历溪班作为考察对象,不同的是王凯选择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这一切入点。文章从历溪班的演员构成、历年演出情况等具体数据入手,有理有据地对开篇所提的徽州目连戏作为文化旅游是否具有市场潜力、对应当如何从生产性保护角度来传承徽州目连戏等问题进行了剖析。作者提出的“缓提生产、多讲保护”的结论应当说是客观的、尊重实际情况的。
迟刚、杨燕关注的歌仔戏——芗剧,在剧种形成上呈现出一源二流的独特的艺术发展现象。他们在台湾宜兰、福州、泉州、漳州和厦门等地通过实地走访,对这种独特的现象进行了探根溯源。调研结合了活态观摩、资料挖掘、专题采访三种方法,获得了一些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其中对歌仔戏创始人邵江海的弟子陈彬先生(漳州市芗剧团作曲、非遗传承人)的采访尤为重要。陈彬既有艺术实践又有理论研究素养,同时又是歌仔戏发展历程的见证人。他对歌仔戏、芗剧发展历程系统、全面的分析,解释了许多著作中目前存在的分歧。调研报告更重要的是对地方戏曲的发展同质化倾向利弊、地域特色文化环境的萎缩对地方戏的影响、戏曲团体的品牌意识对戏曲发展的制约等问题提出了的观察与思考。论题基于歌仔戏的调研,又不囿于歌仔戏这一个剧种,是关乎当下地方戏曲生存、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问题。
李绍潭对于浙江新昌调腔的调研包括新昌调腔的历史、发展与传承现状。从历史文献到剧团、档案馆,作者都进行了广泛的走访、收集和整理。报告提出了新昌调腔演员、观众的断层、传统技艺的缺失、历史资料的挖掘保存等有关调腔传承、发展的重要问题;也对新昌调腔中专班的运营经验、古戏复排的积极作用、调腔新媒体传播的成功案例等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应该说对今后新昌调腔的运营和持续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资料与理论参考。
蒋东升对河南越调进行了细致的考察,梳理了越调发生流变的来龙去脉,介绍了河南越调的风格流派,重点探讨了越调传播媒介和传播模式的发展变化。他将河南越调的传播模式分为两个大类:传统演出模式和大众传播媒介模式。认真梳理了两种传播模式的演出形态类型、传播特点,中肯地分析了两种传播模式对河南越调的发展意义,同时也没有回避其局限性和负面作用。用客观公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河南越调如何更好地生存发展提出了有价值的思考。
刘倩的《山东五音戏生存传播研究》首先在较为全面地占有已有资料的前提下,阐释了五音戏的历史价值;其次,以扎实的实地调研为背景,对该剧种的生存现状进行了由点及面的观察和分析。作者在2011年至2013年间曾先后五次深入城乡调研,走访了章丘、张店、淄川、周村、临朐地区的文化部门,跟随淄博市五音剧院和章丘、淄博地区的民营五音剧团排练、演出,采访了剧院、剧团的演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并探访了五音戏创作、表演的老艺人。通过调研,作者对五音戏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看法,例如政府干预的度的把握、五音戏发展必须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等等。这些意见和建议对当下五音戏的传承和发展都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段文英对山西灵丘罗罗腔的调研具有抢救性的意义。研究这种由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的古老剧种对戏曲发展史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作者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对罗罗腔的源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追究,得出“灵丘罗罗腔极有可能是河北丝弦发展的一个分支”的推论。同时就罗罗腔的音乐体制、表演形式、剧目存本进行了整理,并随现存剧团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梳理了灵丘罗罗腔的传承谱系、演出习俗、方式、数字化传播现状等等,这些都对这一地方稀有剧种的保护和研究具有一定贡献。
满族新城戏是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赵晓秋的调研即是基于该剧种在东北戏曲剧种中的代表性,以充分的调研和翔实的资料关照满族新城戏的生存、保护与传承现状。作者从东北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入手,分析了满族新城戏在戏曲形制上与满族文化的关系,并由100份观众问卷调查作为数据支持,对满族新城戏乃至东北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困境与出路进行了探究,其中不乏一些有亮点的观点。
廖亮、姚紫莹的《传统戏曲新媒体传播情况调研与思考》和赵晓亮的《戏曲新媒体传播的内容策略和受众分析初探》两篇研究文章,则是在对传统戏曲新媒体传播状况调研的基础上,展开宏观的关于戏曲新媒体传播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的研究和思考。前者是概论式的研究,将传统戏曲从互联网网站传播,到微博的自媒体传播,再到微信公众号的传播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有足够的广度和宽容度。后者是以“新影戏曲台”(微信公众号)为例的个案研究,有足够的深度和典型性。作者本人即是该公众号的负责人,因此全文建立在丰富的传播实践基础上,既有鲜活的例证、数据和经验总结,也有深入的逻辑归纳和理论思辨。文章对新影戏曲台详尽的受众分析和内容分析,对戏曲微信公众号传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纵观全书,读者会发现一些有意义的现象和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全书十篇调研文章,每篇都会用很大的篇幅来探讨“地方戏曲的现代传播”这一主题。的确,“戏曲的传播”是我们这个团队多年来的研究重心。从电视戏曲到互联网戏曲,再到传统戏曲的数字化生存,我和我的研究团队始终在戏曲传播这一领域孜孜不倦地努力。戏曲剧种的当代生存状态和传播形态是相互关联的命题。我们坚定地认为作为传统艺术的戏曲,唱、念、做、打的艺术本体和舞台表演固然重要,但当这门古老艺术进入现代信息社会后,传播实际上已经成为戏曲传承与发展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命题。在本书中,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每位作者对这一主题的独立思考和成果。如:迟刚谈到戏曲团体的品牌意识对戏曲发展的制约;蒋东升对河南越调两种传播方式的演出形态类型和传播特点的梳理;段文英对灵丘罗罗腔数字化传播现状的分析;赵晓秋在数百份观众问卷调查基础上对满族新城戏传播现状和问题的实证研究;廖亮、姚紫莹对传统戏曲从网站、微博到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梳理;赵晓亮以新影戏曲台为个案的传播实例研究等等。这些研究都很有价值,并值得深入。
其次,全书8篇对地方剧种的调研几乎无一例外选择的是近年来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的剧种。从个体的调研来看或许这是一种偶然,但从整体来看其中又表现出了某种必然。我们的目光首先必然关注那些珍贵的、同时濒临灭绝的剧种,而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完善改进,地方剧种(尤其是濒危剧种)迎来了难得的生存机遇。从调研报告中我们能看到,列入非遗名单后政府相关部门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了地方剧种各种支持。这些支持对于濒危剧种来说往往相当于“救命稻草”。但我们也发现,在目光所及的这8个地方剧种中,几乎没有一个离开了“非遗保护”这块金字招牌后可以正常地生存下去!这一现象给我们的戏曲工作者带来了一系列的思考和研究空间:非遗对地方戏曲的作用究竟应当体现在哪个层面上?当代社会中,如何寻找和发掘地方剧种的发展原动力?全国还有多少没有得到非遗关注的地方剧种?这些剧种的生存状况是什么样的?由此构成的传统戏曲当代生存现状究竟是怎样的一幅图景?……这些问题都有待戏曲工作者们进一步探究和努力。
工作着是美丽的!在当下嘈杂浮躁的大背景中,一群年轻人情愿付出几年的时间,依靠导师提供的有限经费,走入戏曲依存的山村小镇,节衣缩食,因陋就简,克服地域饮食差异带来的不便,克服方言沟通带来的困难,车马劳顿,日晒雨淋,扫除一切障碍,采访拍摄,殷殷探寻戏曲传承的轨迹,认真探讨再生的方向道路……每一位作者都带着明确的问题意识去深入民间,每一篇调研都带回了丰富、鲜活的一手资料。作为导师,我可以在他们定选题、梳理思路时给予一定的帮助,但所有具体的调研和写作需要他们自己一步步实践。相信大家可以读出,本书所收文章的那种不敷衍、不将就,已经大大超出了完成一篇毕业论文所需要的付出,完全超越了世俗功利!那种投入的热忱是一份专业职责觉悟,是一种历史的担当,体现的是修养与自信。这就是美丽与浪漫!我给他们点赞!我以他们为荣!我为他们骄傲!
衷心感谢2006年批拨8000元资助安徽目连戏调研活动的中国传媒大学原影视艺术学院李兴国院长,正是这笔虽不算多,却特别难得的支持,从此开启了我们学科方向对中国戏曲剧种当代生存状态的持续关注。衷心感谢戏剧戏曲学周华斌老师、路应昆老师对本学科方向研究生课题始终的支持。衷心感谢中国传媒大学原影视艺术学院实习实验中心宋昭主任提供的运作建议和设备支持。
还要特别鸣谢台湾世新大学何怀嵩博士。何老师在我赴世新大学访学期间,不顾一周繁忙的授课之劳,牺牲休息时间,撇下家人孩子,亲自驾车陪我到宜兰县考察歌仔戏。何先生洵洵儒雅,自备摄像机,引导我找到台湾同胞引为骄傲的歌仔戏发源地——宜兰县结头份的“老树公”,巧遇社区发展协会陈聪文理事长。当时愉快采访情景温暖至今!
由于各种原因,本书稿截稿之后未能及时付印。在此过程中,非常感谢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于建廷编辑对本书始终如一的支持与耐心!
感谢所有参与者的辛苦付出!
诚恳希望得到各位方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杨燕
2019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