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新三家分晋:看脸时代的打脸事件

【典故卡】

三家分晋

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开篇之作。故事中提到的晋阳城(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一带),最早是晋国世卿赵鞅派遣家臣董安于所筑,目的是为赵氏建造一个可靠的根据地。在赵鞅继承人赵无恤时期,晋国爆发了四卿之战,赵氏退守晋阳,被智、韩、魏三家包围了三年,后来,赵氏使用反间计,联合韩魏两家覆灭了智氏。四卿之战后,韩赵魏三家完全控制了晋国,并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瓜分晋国,位列诸侯。而晋阳,从它诞生之日起,便以一种坚韧雄浑的姿态,站在了历史的关键位置上。

***

初夏时节,天气热得匪夷所思。那位叫做太阳的哥们火力全开,以最高的温度炙烤着大地。地面被烤得直发烫、冒青烟,好像马上就要和烤乳猪的皮一样,在火炉里融化掉。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矮矮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闷透不过气。花草树木通通被热傻了,耷拉着脑袋焉兮兮的。

悬瓮山下晋水河畔,晋阳城雄雄屹立、杀气腾腾,城墙斑驳,远远看去,好像一个正在大秀腹肌的猛男。许多被甲执锐的兵哥哥、顶冠束带的官老爷,正在一拨一拨地涌入这里,一个个脸色发白眉头紧蹙,一副大难临头的样子。

晋国赵氏宗主赵无恤在城里溜达了一圈,回来就对着家相张孟谈直喷口水:“你真是一嘴金牙——满口都是谎(黄),说什么晋阳富甲一方,遍地都是钱粮刀枪,全扯淡!我去看了,粮仓和府库都是空的,城墙年久失修,踹一脚就能变石头渣子。三家联军就要打过来了,我拿什么迎敌,拿你的脑袋吗?”

面对毛发直竖狮子王一般的领导,张孟谈不慌不忙地擦去满脸的唾沫,露出考拉式的呆萌表情,眨巴着眼回道:“下臣听说,圣人治理国家,藏富于民,不藏于府库;致力于道德教化,不关注城墙有没有修缮。”

“真是阎王说相声——鬼话连篇!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跟我说什么圣人、道德,迂腐!我给你三天时间,把仓库装满;给你十天时间,把城墙修好,不然砍了你的脑袋挂在城门上辟邪!”赵无恤说完甩袖而去。

第二天一早,彻夜难眠的赵无恤瞪着一双血红的眼睛来到粮仓视察,眼前的景象让他以为自己是在梦游——十几个巨大的粮囷(qūn)已堆得满满当当,送粮的百姓还排着长队。再跑去府库看,钱也多得装不下了,武库里堆满武器盔甲,排到了衙门口。

五天后,城墙也修补完毕,各类守城器械修整一新,守城将士斗志昂扬,接受了检阅。太阳依旧又毒又辣,万物却不再显得萎靡不振,而是容光焕发。

赵无恤红着脸,召见张孟谈:“是我目光短浅,没想到你真能从羊身上取驼毛,让烤熟的母鸡下蛋,创造了奇迹!”

张孟谈谦虚地说:“这并非我的功劳,而是先主有远见。晋阳历任官吏都遵照先主指示,减少赋税,发展民生。晋阳百姓的幸福指数天下第一。现在到了危难时刻,他们岂能不全力相助?”

赵无恤听了,心头一热,眼泪都流出来了:“城墙是修好了,钱粮也足了,可咱们还缺少箭矢,怎么办?”

“请宗主放心,当年董安于修建晋阳城时就留了一手。官署的墙都用牡荆木加固,柱子基座皆是铜铸。只要抽出墙里的木料,熔化柱子基座,就可以得到大量的造箭材料。”

“妙,妙啊!”赵无恤终于自信地笑了,“准备开门——放狗……噢,不对,是打狗!”

时间倒转回二十多年前。

晋国四大卿室家族智氏、赵氏、韩式和魏氏,陆续选定了新的继承人。“晋城四少”横空出世,走在路上,常常引来男女老少一阵花式尖叫。

有被迷到的:“哇塞,你看那智瑶,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话语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仪表堂堂,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就凭这神颜值,政坛一哥的位置非他莫属!”

有被吓到的:“妈呀,那个苦瓜脸就是赵无恤?你看他那副德行,简直就是进化不完全的生命体,基因突变的半兽人。长得丑就算了,出身还卑贱,听说他老妈只是个奴婢,歪脖子树能长出什么好果子?就他这歪瓜裂枣的德性,给智瑶提鞋,都是对鞋的一种侮辱!”

听到这些议论,智瑶自然是得意万分:生在这拼妈看脸时代,你赵无恤一辈子只能被我踩在脚下!

父亲去世后,智瑶毫无悬念地当上了族长。一个叫智果的长辈却摇头兴叹:“如今,‘颜值即正义’成了人人奉行的金科玉律。可你们想过吗,那些好看的皮囊下,也许藏着一颗肮脏的心。智瑶就是这样的人,表面看完美无瑕,惟独缺少仁义。这样的人继承家业,智氏必亡!”

然而,没有任何人把智果的预言当回事。智氏家族在智瑶的带领下越来越强盛。智瑶先后率大军横扫齐国、郑国,战功累累。晋国上卿赵鞅去世后,智氏取代赵氏掌管晋国政事,位居四大卿之首。按当时习俗,地位高的卿大夫尊称为“子”,智瑶却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不屑与赵子、韩子、魏子们为伍,给自己进了个“伯”——伯者,诸侯之长也。

志得意满的智伯越来越不把其他卿室放在眼里,冷嘲热讽是家常便饭,直接动粗也毫不手软,连朝堂上那位晋侯,也不过是他的牵线木偶、傀儡。

这日,智伯出差回来,韩虎和魏驹设宴为他接风。推杯换盏之下,智伯已有几分醉意,他瞄着韩虎,一脸不怀好意的诡笑:“我曾查遍史册,天下与你同名的,只有齐国的高虎和郑国的罕虎,加上你正好三虎,可以组个小虎队了!”

韩虎被堵得说不出话来,他的家相段规听了很不是滋味,站起来说:“君子以礼相待,不直呼其名,请不要拿我家主人名字开玩笑。”

智伯见段规生得五短身材,站着比坐着高不了多少,嬉笑着用手拍着段规的头顶说:“熊孩子一边玩去,这可不是你待的地方,小心‘三虎’把你给吃咯!哈哈哈……”

段规气得浑身发抖,但不敢发作。韩虎则佯装喝醉,让段规搀着他告辞离席了。

还有一次,智伯与赵无恤同席宴饮,不胜酒力的赵无恤拒绝了智伯的劝酒。智伯盯着赵无恤看了几秒钟,突然操起案几上的一个铜酒壶,朝他狠狠砸去,发疯似的骂道:“你真是好字头上盖块布(不)——孬种!你这样的人居然也能当世子,我真替赵氏感到羞耻!”若不是无恤躲得快,脑袋已经开花了。

更过分的还在后头。一天,韩赵魏三家都收到智伯以晋侯名义发来的倡议书:晋国称霸中原近两百年,现在被诸国挤兑,霸主地位岌岌可危。为复兴晋国,重振雄风,必须匡扶公室。智伯已带头捐献一万户土地给寡人,请各位看着办。

傻子都看得出来:这是智伯假公济私,敲诈勒索!然而,碍于智伯的强势,韩虎和魏驹都老老实实交出了一万户。只有赵无恤骨头硬,不予理睬。智伯暴跳如雷,又打着晋侯的招牌,命令韩、魏两家一起出兵,讨伐赵氏。

赵无恤听从家相张孟谈建议,退守晋阳打拖延战,于是便有了开头一幕。

军民齐心的晋阳城坚如磐石,被围困一年多仍屹立不倒。智伯怒火中烧,只恨自己不是那个撞倒不周山的共工,不能一头顶飞这该死的汤池铁城。

滚滚晋水从山下流过,芦苇丛迎风摇曳,一群野鸭掠过头顶,盘旋着飞向远处……风和日丽,景色宜人,智伯心里却是乌云蔽日。他一边捧着酒囊喝酒浇愁,一边攀上龙山探查敌情。忽然,他心生一计,绕到城的东北角观看一番,脸上露出了狰狞的笑容:“我有破城之法了!”于是,趁着春水高涨,命士兵挖开堤坝,引晋水向北流出,淹灌晋阳城。

这一招立竿见影。

晋阳城变成了一片泽国,露出水面的城墙不过三四尺高。房屋坍塌,百姓流离失所。人们只能吊起锅做饭,从水中抢救出来的少许粮食很快被吃光,不久便出现易子而食的悲剧。

晋阳城哀鸿遍野,赵无恤心急如焚。看到胜利的天平在朝自己倾斜,智伯得意地哈哈大笑,他叫上魏驹、韩虎来共赏战果。看着在大水中飘摇的晋阳城,智伯半是炫耀,半是威慑:“晋水可以淹没晋阳,那汾水就可以淹没平阳,绛水也可以淹没安邑吧!”说完又是一阵大笑。

平阳和安邑正是韩虎和魏驹的居城。韩、魏二人听了,不寒而栗。魏驹暗暗用手肘顶了一下韩虎,韩虎则用脚踩了一下魏驹的鞋,两人心照不宣。

无巧不成书。当晚,晋阳城中,赵无恤和张孟谈泡在水里进行了一次谈话。无恤满脸愁容,无奈叹息:“粮食吃光,财力用尽,家臣和百姓都快饿死了,咱们恐怕守不住了,准备投降吧!”

张孟谈说:“且慢,您让我出城去和韩、魏两家谈谈。”

“现大势已去,他们胜券在握,只怕根本不肯见你。”

“我和段规有些交情,或许能通过他见到韩虎和魏驹。”

“那你去试试吧。”无恤有气无力地说了一声。

悄无声息。

晋阳城楼背阴处,一根绳子扔了出来,然后一个人影顺着爬下,直到身体浮在水面上,另一个人影在城楼上抱起一个枕头大小的东西丢下来,正砸中下面那人头顶。

“哎哟!”被砸中的人闷哼一声捂住嘴,愤愤地看了上面那人一眼,无奈地做了个“嘘”的动作,抱着“枕头”狗刨着游开了。

晋水涛涛,一碧万顷。

一幢气势宏伟的船楼正航行其间。风萧萧,水茫茫,一个伟岸的身影立于船头,眯着眼睛看着十米开外的一座城楼。城楼已经被大水淹灌,只露出几米高的小半截城墙,城墙上插满白色幡帜,向风中散发着颓丧的气息,远看像一座巨型古墓。城楼上挤满哭天抢地喊救命的官兵和百姓,四周还飘满了尸体……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就让我智伯送你们最后一程吧!”船头那个男人大笑着,朝着城墙比了个“走你”的手势,于是,一声惊天巨响后,大船撞进城楼。

“哈哈哈……咳咳……哈……嗝……”船头那个男人正闭着眼睛陶醉地大笑,喉咙却突然像堵了东西,让他连打了几个嗝。他眼睛一下睁开,却发现自己正身处汪洋之中。

“难道我的船撞沉了?”正纳闷着,互听周围马蹄声、喊杀声不绝于耳。他愣了一下,猛然清醒,这才发现自己还躺在军营的床上,而床正泡在水中。他一下直起半个身子。

“不好了,智伯!”家臣伯国慌慌张张地狗刨过来,喘着气说,“刚刚,洪水涌入我们军营,大家都在睡觉,这才慌忙更衣、找武器、抢救物资,接着就听见敌军的喊杀声,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现在我军已无力应战,将士们死的死逃的逃,您也快逃吧!”说着就来拉智伯。

“别拉我,别拉我,我是旱鸭子,不会游泳!”智伯惊恐道。

伯国愣了一下,鄙视了智伯一眼,索性扔下他,狗刨着离开了。

“活捉智伯,主人有重赏!”智伯还在发呆,却见几个甲士已经闯入营中,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智伯被五花大绑带到赵无恤跟前时,不甘心地问了一句。

赵无恤表情复杂地看着这个曾经最显赫家族的掌门人,反问道:“在你看来,世上最可怕的东西是什么,是水吗?”

“不是,是长得丑!”智伯反唇相讥。

“混账!”赵无恤被戳到痛处,差点气吐血,“我告诉你,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水,也不是长得丑,而是丑陋的人心!事到如今,你还不知道自己输在哪里吗?”

“知道,才貌双全,有财有势,遭世人妒忌,受小人暗害!”

“你……”赵无恤气得说话都结巴了,“你是输在心丑,贪婪而狂妄,把盟友和他们的家臣都得罪了。那晚,张孟谈抱着木桩游出晋阳,通过段规引荐,见过了韩虎和魏驹,没费什么口舌,便说服他们反戈一击。今晚,韩魏两家带着手下摸黑来到晋水堤坝,消灭了你的守军,又挥动镐锹,改变了堤坝缺口方向,洪水便来攻击你们了,我军再从城中杀出,给你们致命一击……”

赵无恤见对方横着脸不答话,自觉有些尴尬,刻意让语气温和了些,问:“你还有什么遗言要留下吗?”

智伯傲慢地抬起眼皮,冷冷地看向赵无恤:“我只恨,二十年前没能用酒壶砸死你!”

赵无恤大怒,命人把智伯拉下去斩首,还给他的头雕刻上漆,做成了一个人头酒壶。智伯那张漂亮的脸蛋,总算以另一种方式,永存不朽。

赵无恤战胜了夙敌,振兴了家业,走起路来都脚下生风。然而,一个意想不到的危险却在向他靠近……

一天,无恤如厕,看到一个满脸泥污、胡子拉碴的人在厕所里低着头打扫卫生。素有洁癖的他命人把那个不修边幅的家伙抓过来,给他洗了把脸,刮了个胡子。弄干净一看,大吃一惊:这不是豫让嘛!

豫让最早在中行(háng)氏和范氏手下干活,后来当了智伯的家臣。

“你来干嘛?”无恤问。

“杀你!”豫让也不拐弯抹角。

“为什么?”

“为智伯报仇。”

“我一直以为你只是个朝三暮四、见异思迁的家伙,有奶就是娘,并非对主子忠心耿耿。中行氏和范氏多年前被我们四家灭了,你无动于衷;现在智伯死了,怎么你偏偏要为他报仇?”

“我侍奉前两家,他们把我当一般人对待;但我侍奉智伯,他以国士之礼待我,所以我也要以国士身份来报答他。”

赵无恤听后感动不已,下令将豫让放走了。

豫让仍不死心,他以漆涂身,让皮肤溃烂,口吞木炭,使声音沙哑,几个月不洗澡,令自己形同乞丐,再穿得破破烂烂,上街行乞。正遇到老婆经过街市,他故意伸手乞讨,结果从老婆手中讨得一个馒头。

一天无恤出巡,经过一座桥,忽然闻到一股狐臭,顿时捂住口鼻,命人搜寻。护卫从桥下抓了个蓬头垢面的乞丐。

这次,不必给对方清洗,无恤一眼就认出:“又是你,豫让!”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豫让道,一语惊人,“我自知今日逃不过一死,但我死前有个心愿,请您把衣服脱下,让我刺几剑。那样,我就死而无憾了。”

无恤应允,脱下大氅,扔到豫让跟前。豫让在大氅上连刺三剑,自刎身亡。

据说那一天,全城百姓都在为这位义士哭泣。人们想不到的是,与智家人及豫让尸骨同时被埋葬的,还有那个被称为“春秋”的漫长而纷乱的时代。

半个世纪后的一天,周王室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与晋侯并列。于是,另一个时代披着霸气的火红大氅,阔步登场。它被后人称为“战国”。

***

【赏析】

面子究竟有多重要

郄智成

自古至今,人们都把这张“脸”看得甚为重要,膨胀的虚荣心会让人战战兢兢,生怕因“面子”不够大而失去立足之地。“面子”真的那么重要吗?是的,我们不妨深入分析一下:脸,即面子;面子,即“名”。人们拼命追逐的“名利”二字,“面子”在前面呢!近日读了《新三家分晋:看脸时代的打脸事件》一文,笑过之后颇受启迪,感慨良多。

《看脸时代的打脸事件》,这个标题够新潮、前卫吧?何为“看脸”,又因何“打脸”?标题本身就设置了一个悬念,牵引着你去探赜(zé)索隐。这个故事写的是韩、赵、魏三家分晋的事件。赵氏宗主赵鞅去世后,智氏取代赵氏掌管晋国政事,位居四大卿之首。按当时习俗,卿大夫皆尊称为“子”,智瑶则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不屑与他们为伍,所以给自己晋了个“伯”,伯者,诸侯之长也。春秋末年的智伯正值春风得意之时,他高大、英武,“看脸”,这颜值帅气得堪称一流。他狂妄自大,连朝堂上的晋候都惧怕他,甘当傀儡,身为亚卿且模样不佳的赵无恤和韩虎、魏驹又岂能入得了他的法眼?因其居心叵测,不讲仁义道德,贪婪、骄横、跋扈,这张引以为荣的“脸”,最终还是被历史打了一记沉重的耳光!他到死都没有明白,他输在了内心的丑陋。

说心里话,历史小说不好写,在尊重历史事实的情况下,作家尚需具有远瞩高瞻的宏观把控,对历史典故的深层挖掘与解读,不仅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还要有启人心智的现实意义。这就需要有生花妙笔写出血肉丰满的人物,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来牢牢抓住读者。如此之难,本章作者却做到了。

作者以一段酷暑下的景物描写和赵无恤巡视晋阳城后怒骂家相张孟谈切入,开篇巧妙,仅寥寥几笔,就把大敌当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营造得满满,让读者为赵氏宗主担忧:在如此不利的情势下,他能度过此劫吗?

小说把冰冷“沉睡”的古代历史写活了,把那种古战场上的刀光剑影,那些为权利争夺而处心积虑的倾轧,那些龌蹉灵魂与膨胀野心等描写得淋漓尽致。人物刻画有血有肉、活灵活现,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智伯因赵无恤不愿屈服于他的勒索与压迫,气急败坏地发动了野蛮的侵略战争,然晋阳城钱粮充足,城墙坚固,军民团结,故久攻不破。望着流动的晋水,智伯一下子受到启发来了坏主意,决定挖洞改道引晋水攻赵,果然奏效,攻了两年多完好无损的晋阳城一下子被泡在了水中。情急之下,张孟谈急中生智,冒死出城去见韩、魏两家,晓以利害,韩虎、魏驹终被说服。于是三家联手,采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之法,用水灭了智伯。智伯败在他不可一世的狂傲,他的可悲在于他把无知与浅薄当成一种炫耀的资本,以至于惨到被曾受过他欺侮的赵无恤大卸八块,将其脑壳砍下做成酒壶来发泄。赵无恤的成功在于他懂得隐忍,在于他能认真听取下属的建议,在于他能审时度势地理性思考,更在于他能深深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颠扑不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世间真理!

“小成成于智,大成成于德”,智伯虽然姓智却没有智慧,他不懂得放低姿态,与人为善,不懂得节制而一味地放纵自己的贪婪。脸帅又如何,到最后不仅丢了“面子”,还丢了性命!历史和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大智若愚,聪明的人一定明白,其实敌人不是对手,而是自己,贪欲永远不是可以信赖的朋友,当一个人战胜了自己,才是真正的胜利!

好在,义士豫让的出现,为智伯这张受人唾弃的“面子”添了一抹光彩——原来,不可一世的智伯竟也有礼贤下士的一面。豫让以牺牲自己的性命为代价,向人们印证了一个道理: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世间万物,并不是非黑即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