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文成公主

7世纪初,青藏高原上兴起了一个强盛的吐蕃王朝。这个王朝的赞普(藏语称国王为“赞普”)松赞干布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他统一了高原上的许多部落,把都城迁到逻些(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励精图治,为吐蕃的多方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唐太宗即皇帝位以后,松赞干布为了加强和唐朝的友好关系,曾经几次派遣使臣,带着贵重的礼物到长安向唐王室请婚。唐太宗最后接受了他的请求,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直到今天,藏族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请婚和许婚的动人故事。有这样一则流传比较广的“五难婚使”的传说。

吐蕃派到长安来请婚的正使是聪明机智、很有才干的大相噶·东赞,唐太宗向噶·东赞提出了五件难做的事,并且把做好这五件难事作为迎娶文成公主的条件。这五件难事中的第一件便是要把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马驹的母子关系,分别地寻认出来。噶·东赞灵活地运用了吐蕃人民在牧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他先把母马和马驹分别圈起来,并且暂时断绝了马驹的草料和饮水供应,过了一天,再把母马和马驹同时放出来,一百匹马驹很快地认出了自己的母亲,偎依不离,难题被顺利地解决了。第二件难事是要把一条绵软的丝线穿过一个孔道很细的九曲明珠。聪明的噶·东赞先将一条马尾鬃拴在一只蚂蚁的腰部,再把蚂蚁放进九曲明珠的孔内,然后,用嘴不断向孔道里吹气,一会儿,这只蚂蚁便拖着细细的马尾鬃从明珠另一端的孔中钻了出来;这时,再把丝线接在作为引线的马尾鬃上,只轻轻一拉,丝线便穿过了九曲明珠。难题又被顺利地解决了。就像这样,接连的五件难事都被噶·东赞分别解决,唐太宗非常高兴,允许把美丽、智慧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这个传说虽然不一定是历史事实,但是它生动地反映了汉藏两族人民在历史上的亲密关系。

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由唐朝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西行。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在今青海省境内)去迎接,并以女婿的礼节和李道宗相见。文成公主到逻些时,吐蕃人民穿着节日的盛装,热情洋溢地迎接了这位远道而来的联络汉藏民族友谊的赞蒙(藏语称王后为“赞蒙”)。为了尊重汉族的风俗习惯,松赞干布还特地在逻些为文成公主修筑了居住的宫室。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联姻以后,吐蕃和唐朝之间的亲密友好关系有了很大的增进。太宗死后,唐高宗继位,又以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松赞干布为了表示对唐太宗逝世的哀悼,还遣使来朝,向太宗的陵墓备礼致祭,同时上书表示效忠唐室。

文成公主嫁到吐蕃的同一时期,中原地区的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产技术,和历算、医药等科学知识也传入了吐蕃。藏族人民传说,文成公主带到吐蕃去的粮食、蔬菜的种子有成百上千种,随行的工匠有五千五百人,带去的牲畜有五千五百头。这些传说的数字虽然不见得确实,但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大量传入吐蕃的历史事实。应该说,这种先进文化的传入,对当时吐蕃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对以后藏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文成公主在唐高宗永隆元年(680)逝世,她在吐蕃生活了近四十年。由于文成公主对吐蕃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她的事迹在广大的藏族地区是家喻户晓的。今天,藏族人民还能根据先辈口传,指出文成公主曾在哪些地方教过藏族妇女纺织,在哪些地方刺绣过佛像。藏族妇女都说她们的纺织技术是文成公主传授下来的。她们在讲述这些故事时,对文成公主很是感激、怀念。藏族人民对于文成公主是十分崇敬的。她经过的地方,一直被认作圣洁的所在。而且,藏族人民还特地规定了两个节日来纪念她。藏族的历史也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记载她的事迹。直到现在,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内,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布达拉宫里,还保存着她和松赞干布结婚时的洞房遗迹。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联姻,说明早在7世纪时,汉藏两族人民就已经建立了血肉相连的亲戚关系,以及极其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频繁往来关系。

(王辅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