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 物联网对金融的影响和作用

物联网和金融相互影响、渗透并不断进行跨界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物联网对金融的最大价值是提供了对客户和交易进行客观观察的手段,金融机构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提高自己的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并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新型的支付、资金融通、投资、资产管理及信息中介等各种金融服务,扩大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11]陈静.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概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4

1.有效解决交易信息不对称问题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本身正在成为一种信息系统。物联网提供物与物、物与人的交互信息,通过对海量数据信息的存储、挖掘和深入分析,金融机构随时随地掌握“人”和“物”的形态、位置、空间、价值转换等信息,并且充分有效地交换和共享,从而有效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大到服务战略、小到业务决策提供全面、客观的依据。以汽车保险市场为例,由于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信息不对称,骗保时有发生。如果保险公司在投保车辆上安装物联网终端,对驾驶行为综合评判,则可以根据驾驶习惯的好坏确定保费水平。出现事故时,物联网终端实现远程勘察,实时告知保险公司肇事车辆的行为。保险员不到现场即可知道车辆是交通事故还是故意所为,不但解决了骗保问题,还可以快速赔付、提升赔付效率。

2.促进信用体系更加客观化

物联网数据是通过底层传感器采集的实实在在的客观数据,它克服了互联网数据存在的社交数据多、交易数据少、采集方法主观因素多等问题。借助物联网技术,金融机构对于客户前端信息的主观调查被传感器实时采集的客观数据所代替,从而获得更加真实有效的数据,以这些数据为基础的风控模式将从滞后的、基于主观的信用评价进化为实时的、基于客观数据的信用评价。此外,物联网还将促进信息量和维度大大提升,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和个人的自然属性和行为属性,提高信用体系的可靠性。物联网对金融的革命性影响在于信用体系的夯实,未来甚至可能重塑社会信用体系。

3.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将大大改善信息不对称,使金融机构能够以更加精细、动态的方式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可视化管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智能化决策和控制,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流量,促进资本集中并向高效率部门转移,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融合了物联网技术的金融服务,全过程电子化、网络化、实时化和自动化,能大大降低运营管理成本。此外,得益于“物联网+大数据+预测性算法+自动化系统”,采集信息的边际成本近乎为零,服务长尾客户再无边界限制,金融服务将可以惠及更广泛的企业和人群。

4.促进智慧金融的发展

智慧金融表现为金融机构可向客户提供与其日常生活内容紧密相关的洞察、建议、产品或服务,真正交付定制化体验。以金融支付为例,随着移动通信、互联网和近场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利用指纹、虹膜、掌纹、掌静脉、声纹等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生物识别技术日趋成熟,传统密码支付将逐步被识别支付替代。物联网技术在支付中应用后,会感知消费者的周边环境和自身的状态,以确保支付者的资金安全、人身安全,还可通过透彻感知,将支付行为与企业运营状态、个人健康、家庭情况的动态变化相关联。这意味着,无论是面对个人或企业,金融机构不仅可以预测客户的需求,还能够根据客户不断变化的情况做出积极响应,及时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目标,带来全新的智慧式金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