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本章提要

国际贸易理论在于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和产业间贸易基础上,但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国际贸易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

本章将介绍解释当代国际贸易模式的一些理论,由于这些理论改变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假设条件,分析框架也不同。因此,我们称之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教学目标

(1)了解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2)重点掌握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能运用上述理论的基本原理对国际贸易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开篇案例

美国与加拿大由于相互临近的地缘便利条件,较早开始在汽车生产方面进行广泛的国际分工合作,成为汽车产品内分工早期实践的重要事例。随着美、加两国20世纪50~60年代汽车业增长,该行业进行国际合作的需要增加。虽然福特、通用等美国汽车厂商早就在加拿大投资设厂生产汽车,但是由于加拿大汽车及其零部件产品关税很高,所以产品内分工发展受到阻碍并导致“二战”后美、加两国之间贸易摩擦。为了避免贸易保护给两国经济和政治关系造成危害,1965年1月16日两国签署《加美汽车产品贸易协议》(the Canada-United States Automotive Products Trade Agreement),又称《美加汽车同盟》,对“原始设备部件”(original equipment parts)以及“除了特殊种类之外的新制造汽车(all but specialized types of newly manufactured vehicles)”实行自由贸易。《加美汽车产品贸易协议》的主要目的和内容包括:建立更广大的汽车产品市场,从而充分获取大规模生产和分工专业化的利益;通过实行消除两国汽车贸易关税壁垒和其他阻碍因素的自由化政策,确保两国企业界通过公正和平等方式参与开拓整个市场的进程;培育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环境,从而在投资、生产和贸易领域创造更具有经济合理性的格局。这一协议以及1988年《加美自由贸易协议》(the Canada-U.S.Free Trade Agreement,CUSFTA)有力地促进了美国和加拿大在汽车和其他领域的产品内分工。随着《加美自由贸易协议》在1993年扩大为《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墨西哥被接纳为新成员国,汽车业产品内分工在三国间迅速发展。目前美加汽车业产业和贸易结构,充分显示两国在这一行业中已发展起发达的产品内分工体系。2001年加拿大是全球汽车业第七大生产国,汽车贸易总额达到1610亿加元,其中98%汽车产品出口到美国,价值约为863亿加元。

(资料来源:卢锋,“产品内分工:一个分析框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