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 张梅
- 4944字
- 2021-04-02 08:19:33
2.1 标准贸易模型
2.1.1 机会成本递增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在上一章中,我们已经对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结构进行了考察。而在现实世界里,机会成本不变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一国的生产通常面对的是递增的机会成本。
1.机会成本递增
机会成本递增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为增加一种产品的单位产出而不得不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加。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是由于生产所需的要素或资源具有以下特征。
(1)生产要素非同质。即同种要素的所有单位并不是质量完全相同的
(2)不同产品生产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比率不一样。这意味着一个国家在生产越来越多某种商品时,必须要利用那些效率较低或并不完全适合这种商品的资源或要素,这是由资源的稀缺性造成的。在使用经济资源进行生产时,各种生产要素形成了对特定生产部门的适应性,适应某一部门的生产不一定能够适应另外一个部门的生产。因此,当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时,就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另一产品的生产以释放出足够的资源。
2.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机会成本递增使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现为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而不再是机会成本不变情况下的一条直线。不同国家因资源存量不同,它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位置不一样,但都凹向原点。
假设世界上只有A、B两国,只生产X、Y两种商品,即是一个2×2的模型。图2.1描述了A、B两国机会成本递增情况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图2.1(a)为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图2.1(b)为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两条曲线都凹向原点,表明两国在生产两种产品时均机会成本递增。在图2.1(a)中,假定A国初始的生产组合位于A点,A国为了生产更多的X商品而减少Y的产量,为增加生产X而放弃的Y的数量就是增加生产X的机会成本。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X产量的增加,生产组合点由A点向B点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增加既定单位的ΔX,所要放弃的ΔY的数量越来越多,即生产X的机会成本是递增的。同样,B国若增加Y的生产也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X。在图2.1(b)中,假定B国初始的生产组合是A′点,它若增加Y的产量,就需沿着生产可能性边界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若增加既定单位的ΔY,所需放弃的ΔX的数量是不断增加的,同样,B国若增加X的产量,所需放弃的Y的产量也是不断增加的。这表明两国在生产产品时机会成本都是递增的。
图2.1 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A国和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根据上一章的知识可知,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各点的斜率为X对Y的边际转换率(MRT),表明在该点上增加1单位X的产量所必须放弃的Y的产量。因此,边际转换率可用来表示X的机会成本。
以A国为例,在图2.1(a)中,若假设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A点的斜率为1/4,即该点的边际转换率是1/4,意味着在该点要多生产一单位X必须少生产1/4单位Y。反之,若在该点增加一单位Y的生产,则要放弃4个单位X的产量。若A国选择在斜率为1的B点生产,则表明在这点上A国必须少生产1单位Y来多生产1单位X。这样,沿着A国生产可能性边界从A向B移动的过程,其斜率由A点的1/4向B点的1转变,这表明在生产越来越多的X的过程中,机会成本在不断增加。
知识小专栏2.1
马歇尔与新古典经济学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Marshall,1842—1924)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是现代经济学体系最主要的奠基者之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著述颇丰。马歇尔的代表作是《经济学原理》(1890),该书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历史巨著,是近现代英美等西方国家经济学的基础,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之一。马歇尔的主要著作还有:《国际贸易纯理论》(1879)、《工业与贸易》(1919)、《货币、信用与商业》(1923)。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理论体系的特点主要是综合性,这贯穿其理论体系的始终。马歇尔在英国传统经济学基础上,吸收和综合了新旧各派经济理论,在古典经济学理论和“边际革命”以来经济理论发展基础上建立起一种包含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在内的综合理论体系(其中还包括新历史学派、奥地利学派、数理经济学派等的观点)。
新古典经济学是19世纪70年代由“边际革命”开始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学流派。它在继承古典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的同时,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以需求为核心的分析代替了古典经济学以供给为核心的分析。新古典经济学形成之后,代替了古典经济学成为当时经济理论的主流。新古典学派包括奥地利学派、洛桑学派、剑桥学派。新古典学派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理解经济现象的一个根本基础,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解释买主面对不同价格时所采取的购买行为、市场参与者对价格的反应、各种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最佳配置等各种经济问题。
(本文由作者改编自: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http://www.cenet.org.cn.)
2.1.2 社会无差异曲线
我们已经通过生产可能性边界讨论了一国的供给情况,但一国究竟在给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哪一点组织生产,回答该问题还需要了解一国的需求偏好情况,社会无差异曲线可以说明一国的需求方面的特点。社会无差异曲线(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s)是能使一个经济体获得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各种消费量组合的点轨迹。
根据社会无差异曲线的性质,为了保持总效用量不变,消费者在增加X商品的消费的同时,就必须相应减少一定数量的Y商品。因此,社会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如图2.2所示,在社会无差异曲线Ⅰ上,消费者的商品消费组合点由点A变为点B,X商品的数量从1个单位增加到3个单位,而Y商品的数量却从12个单位减少到6个单位。社会无差异曲线具有如下性质。
(1)离原点位置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总效用越大,代表的满足程度越高。在图2.2中,无差异曲线Ⅰ的满足程度要低于Ⅱ,而Ⅱ低于Ⅲ,即Ⅲ>Ⅱ>Ⅰ。
(2)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这是因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The Lo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的存在,即随着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它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递减。如图2.2所示从无差异曲线Ⅰ上的点A到点B的过程中,随着X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多,它所带来的边际效用越来越小,从而使它替代Y商品的能力不断降低,因此,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这里就表现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MRS)是指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为保持同等效用,多消费1单位X而必须放弃的Y的数量。
图2.2 社会无差异曲线
边际替代率可表示为:
MRSXY=-ΔY/ΔX (2.1)
式中:MRSXY——X对Y的边际替代率;
ΔX——X的改变量;
ΔY——Y的改变量。
以图2.2中从点A到点B为例,在商品X增加的同时,商品Y减少了。由于X增加所增加的效用可表示为:
ΔU1=MUX·ΔX (2.2)
式中:ΔU1——增加商品X消费所带来的增加效用;
ΔX——X的增加量;
MUX——增加单位X所带来的边际效用。
同时,由于Y的减少而导致减少的效用可表示为:
ΔU2=MUY·ΔY (2.3)
式中:ΔU2——减少商品Y消费所导致的减少的效用;
ΔY——Y的减少量;
MUY——减少单位Y所减少的效用。
由于点A和点B位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它们代表的效用水平相同。所以,增加消费商品X所增加的效用应等于减少消费商品Y所导致的效用减少,即
ΔU1=-ΔU2 (2.4)
即 MUX·ΔX=-MUY·ΔY (2.5)
转化为 -ΔY/ΔX=MUX/MUY=MRSXY (2.6)
从式(2.6)可以看出,边际替代率MRS等于两种商品边际效用之比。从点A到点B,随着商品X的增加和商品Y的减少,MUX递减,而MUY递增,因此,MUX/MUY递减,即边际替代率MRS递减,这意味着该国每多消费1单位X,只会放弃越来越少的Y。在图形上表现为曲线凸向原点。
(3)无差异曲线互不相交。若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则交点意味着在两条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上存在着同等的满足程度,这与无差异曲线的定义相悖。
了解了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我们便获得了对国际贸易及其均衡作进一步分析的工具。
2.1.3 封闭状态下的均衡分析
首先,我们将分析在没有贸易发生时,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如何确定一国经济的均衡点,即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问题。
图2.3(a)、(b)分别为A、B两国在封闭状态下的均衡模型。A、B两国具有不同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若要判断各国均衡点最终确定在边界上哪一点,还需要考虑需求因素,这可以通过社会无差异曲线来表现。
如图2.3(a)中所示,图中标出了A国有代表性的三条社会无差异曲线Ⅰ、Ⅱ和Ⅲ,它们分别与该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相交、相切和相离。在封闭状态下,只有社会无差异曲线Ⅱ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切的切点才是封闭状态下该国经济的均衡点,因为它代表着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交的社会无差异曲线Ⅰ,尽管可以在其交点上组织生产,满足了最大限度利用本国资源的条件,但无法实现效用的最大满足,因为它与社会无差异曲线Ⅱ相比,离原点较近,其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较低。而处在较高位置上的社会无差异曲线Ⅲ又无法同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切,意味着该国所拥有的生产资源无法达到其代表的效用水平。因此,该国国内均衡点就是社会无差异曲线Ⅱ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切的切点(点A)。该点处的边际转换率(MRT)=边际替代率(MRS)=商品的相对价格,这是一国经济实现均衡的条件。而过该点的切线(PA)的斜率给出了A国国内的均衡相对价格(1/4)。
图2.3 封闭状态下的均衡
同样,如图2.3(b)所示,B国在A1点也实现了均衡,在该点上,生产可能性边界与其所能达到的最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Ⅰ1相切,过点A1的切线(PA1)的斜率为4,即B国在封闭状态下的均衡相对价格是PA1=4。两国的同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同,其原因是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与位置均不相同。
两国之间同一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正是两国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的表现,从而构成了两国互利贸易的基础。由于PA<PA1,因此A国在商品X上具有比较优势,而B国则在商品Y上具有比较优势。两国应专门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将其部分出口以换取自己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2.1.4 开放状态下的均衡分析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两国应本着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即专业化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再拿部分商品与另一国交换本国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两国的福利水平都会提高。但是,两国在增加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的同时,其生产的机会成本也在不断递增,相对价格不断提高,而一旦两国同种商品的相对价格相同时,分工就会停止。这时,贸易就在这一价格水平上达到均衡状态。而两国的最终消费水平会高于封闭状态下的水平。我们用图2.4说明这一过程。
图2.4 开放状态下的均衡
两国开放以后,随着A国生产其比较优势商品X的深入,从点A开始,生产组合点沿着其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右下方移动,生产X的机会成本也在增加。这表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在递增;同时,随着B国生产其比较优势商品Y的深入,从点B开始,生产组合点沿着其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左上方移动,生产Y的机会成本也在增加,因为其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在递减。这种分工一直持续到商品的相对价格(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在两国相等时为止,而共同的相对价格会在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之间的某一点。如图2.4所示,这一相对价格为,在这一价格上,贸易达到均衡。
通过分工和贸易,A国的生产点从A点最终移到了B点,其消费组合点为无差异曲线Ⅱ上的点E,这是A国在的国际相对价格下进行贸易所能达到的最大福利水平。同样,B国的生产组合从A′点移到了B′点,其最终消费组合点为无差异曲线Ⅱ′上的E′点。在图2.4中,由一国的进口量、出口量和国际相对价格线围成的三角形称为“贸易三角形”,A国的贸易三角形为三角形ECB,B国的贸易三角形为三角形E′C′B′。这样,通过分工和贸易,两国都可以消费到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商品组合。这说明分工和贸易能够使一国的消费超过其既定的资源限制,提高其福利水平。而在封闭状态下,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就是其消费可能性曲线。
由以上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①通过专业化分工和贸易,每个国家都可以在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进行消费;②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介于贸易前两国国内相对价格之间;③成本递增条件下,两国进行的是不完全专业化分工。这与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模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根据上一章的知识,在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国家间会形成完全的专业化分工。例如,如果A国在X产品上有比较优势,A国就只生产X不生产Y,B国则只生产Y而不生产X。而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A国在生产更多的X的同时,仍继续生产一部分Y;而B国在生产更多的Y的同时,仍继续生产一部分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