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 张梅
- 5054字
- 2021-04-02 08:19:32
1.3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1817年,李嘉图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Principles on Political Economyand Taxation一书在该书中,他论证了以比较优势思想为中心的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在许多方面是相同的:都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都主张分工,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假定前提大同小异;政策主张基本一样。但是,比较优势理论是对绝对优势理论的发展,它把国际分工的基础从绝对优势扩展到了比较优势,从而使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基本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直到今天,比较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仍是一项最重要的、还未受到挑战的经济学的普遍原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解释能力。在其产生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有关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补充、发展和修正。
知识小专栏1.4
大卫·李嘉图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富有的交易所经纪人家庭,犹太人。他所受的学校教育不多,14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在交易所做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岁时,由于他执意娶一位异教徒为妻,被其父剥夺了财产继承权。此后,大卫·李嘉图开始自立门户,独立从事证券交易和房地产买卖,很快就取得了成功,25岁时便拥有200万英镑的财产,成为一名百万富翁。
在商界取得成就之后,他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了自然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矿物学和地理学等。17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读到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对政治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在分析、批判前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提出的问题,于1817年4月,出版了在经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名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在该书的《论对外贸易》一章中,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原则。这个基本思想在后来被无数经济学者们引用并发展。《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也被誉为继《国富论》之后的经济学巨著。1819年,他被选为下院议员,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对《谷物法》,主张对经济应自由放任,积极倡导自由贸易。
(本文由作者改编自:伊特韦尔,米尔盖特,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第四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1.3.1 比较优势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大卫·李嘉图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以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工业革命时期。当时,英国的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工业生产急剧增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到19世纪,英国已成为了“世界工厂”。
在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得到不断加强的同时,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生活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当时英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正是工业资产阶级同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由于工业革命的快速进展达到了异常尖锐的程度。在经济方面,他们的斗争表现在《谷物法》的存废问题上。1815年,英国政府修订实施了《谷物法》。《谷物法》是一项保护法案,它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该法令规定,必须在国内谷物价格上涨到限额以上时,才准许进口,而且《谷物法》的每次修正都在不断提高这个价格限额。由于限制了谷物进口,国内粮价和地租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上。这项法令保障了地主阶级继续获取高额利润,这大大有利于地主贵族阶级,却严重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因为在《谷物法》颁布后,由于限制谷物进口,导致英国国内粮价上涨,地租猛增。粮价的上涨,导致居民对工业品的需求由于食品费用增加而相应减少,而工业资产阶级被迫提高工资,生产成本上升,削弱了英国工业品的竞争力。同时,外国对英国限制谷物进口的报复措施也不利于英国工业品出口的扩大。所有这些都极大伤害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于是,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围绕《谷物法》的存废展开了长期的斗争。地主贵族阶级拼命维护《谷物法》,极力阻止谷物自由贸易。而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论证实行谷物自由贸易的优越性,并要求议会废除《谷物法》。于是,作为工业资产阶级代言人的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这为工业资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锐利的理论武器。而这场《谷物法》存废之争的结果是1846年皮尔政府正式废除了《谷物法》,自由贸易思想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英国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主义得到了充分体现。与此同时,英国在19世纪4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使英国成功登上了世界工业霸主的地位。1851年在伦敦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向全世界展示了英国工业化的成果,并宣告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化国家。
1.3.2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都认为个人追求私利的意图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在他们看来,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利益就是社会成员利益的总和。因此,只要实行自由放任,让每个人自由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也就可以实现了。因此,政府对于经济活动不要采取干预。在对外贸易上,政府也应如此,因为自由贸易会使各国把资源用于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可以最有效地配置资源。正如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所说的那样,国际贸易“增加了用收入购买的物品的数量和种类,并且由于商品丰富和价格低廉而为节约和资本积累提供刺激”。
李嘉图用“比较优势”的概念来分析国际贸易的基础,并建立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如果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有利地位,而另一国在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两国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两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在这里,所谓的比较优势就是更大的绝对优势和更小的绝对劣势,而比较优势的存在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可以专门生产那个优势比较大的产品,而处于绝对劣势地位的国家则可以生产劣势比较小的那种产品。这样,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双方仍可从中获利。简而言之,两国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实际上是“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1.3.3 比较优势理论的实例论证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与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条件基本相同。假设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两国都生产X、Y两种产品,劳动是唯一的同质投入要素,两国的劳动生产率见表1.3。
表1.3 A、B两国的比较优势分析
从表1.3中可以看出,A国X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是B国的6倍,而A国Y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是B国的两倍,即A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B国是一个生产力绝对落后的国家,它与A国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如果按照亚当·斯密的理论,似乎不存在贸易发生的可能性。
但是,从表1.3中可以发现:B国X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仅是A国的六分之一,而产品Y的劳动生产率是A国的二分之一。所以,B国在Y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同样,A国的X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是B国的6倍,而A国Y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仅是B国的两倍,所以A国在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也可以通过相对价格(交换比率)看出两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在A国国内,产品的相对价格PX/PY(A)=2/3,即1单位X产品交换2/3单位Y产品。在B国国内,X产品的相对价格PX/PY(B)=2,即1单位的X产品交换2单位的Y产品。A、B两国的相对价格存在差异,即A国的X产品相对价格低,而B国的Y产品相对价格低。这样的相对价格差异就决定了贸易方向:A国将出口X产品和B国交换Y产品。
根据上一节内容已知,只要贸易的国际价格在两个参加贸易的国家的国内相对价格之间,参加国就可以从贸易中获利,各国间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国际分工就可以形成。比如,两国用1单位X产品交换1单位Y产品,即贸易条件为1,该价格是介于PX/PY(A)和PX/PY(B)之间的数值,符合两国互利的贸易条件取值范围。则A国通过国际贸易可以获利1/3单位的Y产品,因为在A国国内,用1单位X只能交换2/3单位Y;而B国可获利1单位的Y产品,因为在B国国内,要用2单位Y才能交换1单位X,而通过国际贸易可节约1单位Y。
1.3.4 比较优势理论的几何描述
假设A、B两国的两种产品的生产可能性组合如图1.3所示。
图1.3 A、B两国分工前后的市场均衡
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为图1.3(a)中的CB,B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为图1.3(b)中的C′B′,A、B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了产品X和产品Y的组合。从图1.3(a)中可知,若A国将全部资源用于生产X产品,可得18单位的X产品,而如果将全部资源用于生产Y产品,可得12单位的Y产品。从图1.3(b)中可知,B国最多可生产6单位X产品或12单位的Y产品。假定在封闭条件下,A国可能选择生产和消费的产品组合为点E,即9单位X产品和6单位Y产品,B国可能选择生产和消费的产品组合为点E′,即4单位X产品和4单位Y产品。
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说明该国生产产品的机会成本不变,而斜率的绝对值为2/3,则意味着A国X产品对于Y产品的相对价格,即PX/PY(A)=2/3。同理,B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的绝对值为2,意味着B国的X产品对于Y产品的相对价格,即PX/PY(B)=2。两国X产品的相对价格存在着差异:A国的X产品的相对价格较低。因此,A国在生产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B国在生产Y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这就为开展国际贸易提供了基础。
两国按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A国将其全部资源用来生产X产品,产量为18个单位,生产点是图1.3(a)中的点C。而B国将其全部资源用来生产Y产品,产量为12个单位,生产点是图1.3(b)中的点C′。在此基础上,两国进行交换,A国出口部分X产品以换回Y产品,B国出口部分Y产品以换回X产品。根据两国间互利的商品交换比例应介于两国封闭条件下各自国内的相对价格之间的原则,两国间的交换比例应大于2/3而小于2。
例如,A国用7个单位X产品与B国7单位Y产品进行交换,此条件符合互利贸易的贸易条件。那么,A国最终将在D点消费,而B国将在D′消费。和贸易之前相比,两国的总的劳动投入并没有增加,但A国多消费了2单位X产品和1单位Y产品,B国多消费了3单位产品和1单位Y产品。两国都比在封闭状态下消费到更多的物质产品,消费点都处于本国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这就是分工和贸易给两国带来的利益。
1.3.5 比较优势理论的简评
比较优势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提出了按照比较成本差异,采用“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可获利的思想,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萨缪尔森称其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其贡献主要表现在:
(1)李嘉图证明了比较成本差异可以是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基础,这就把只适用于某种特例的绝对优势贸易模型推广到适用于普遍存在的一般贸易现象。根据李嘉图的理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其经济发展水平如何,都可以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而获利。这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贸易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理论参考,有助于整个世界贸易的扩大和生产力的发展。
(2)李嘉图的理论还对两国国际交换比例的决定做了初步探讨,他认为由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造成的价格的相对差异实际上形成了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即两国封闭状态下的交换比例形成了两国商品交换的互利区间。
当然,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
(1)比较优势理论的不少假定条件与国际贸易的现实情况脱节。如劳动是唯一的同质投入要素,这一假定使得该理论只考虑劳动要素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没有考虑其他生产要素在决定产品生产成本和价格方面的作用,李嘉图的这种观点只有在要素比例不变的生产中才能成立,而在现实中,很多产品的要素比例是可变的。又如,根据其生产成本固定不变的假定,推论出各国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完全专业化的分工,而在现实中,生产的机会成本也可能是可变的,因而各国按比较优势原则进行的专业化生产,也可能不是完全的专业化分工,而是各国大都会生产一些与进口商品相替代的产品。
(2)李嘉图虽然正确地指出了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引起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但他并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
(3)李嘉图把多变的经济情况抽象成了静态和凝固的状态,是一种静态理论,只是以一国既定的劳动生产率作为分析的依据,并寻找各国在这方面的差异。这既容易使人忽视国际分工动态变化,也不利于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国家。事实上,劳动生产率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因素。落后国家可以通过技术引进和创新来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从而改变本国的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贸易发生相应变化。因此,在科学技术和劳动生产率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一国在参与国际分工时,不能仅局限于眼前的比较优势,而更应该着眼于长远利益,要注意培养本国的动态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