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秦汉部分

秦汉文学概述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至嬴子婴即位(公元前207)不久为刘邦所灭,仅历时15年,文学上无重要建树。

秦王朝在统一全国之初,实行极端的文化专制主义,秦王朝还对儒生实行肉体消灭政策,曾一举坑杀儒生460余人。在秦王朝统治期间,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遭受了一次严重的挫折,先秦时代的文书典籍几乎全遭毁灭。“秦世不文,颇有杂赋”(《文心雕龙·诠赋》),“秦皇灭典,亦造仙诗”(《文心雕龙·明诗》),即使遗留一些杂赋、仙诗(仙真人诗)亦皆亡佚。现在能看到的,仅仅是秦始皇巡行各地时,李斯等人写作的歌颂功德的文字,在形式上模仿雅颂,为四言韵文,多以三句为韵。文学价值不高,但由于它们是今存最古的碑文,对后世的碑志文有一定影响。秦代文学家十分萧条,有影响的作家正如鲁迅所说:“秦之散文,李斯一人而已。”李斯的散文不多,《谏逐客书》为代表作。

汉王朝建立初期,统治者汲取秦王朝短期覆灭的教训,在政治上恢复了分封同姓侯王制度,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而黄老的“无为而治”学说成为当时的统治思想。在文化思想上,不同于秦王朝的专横,而采取较温和开明的政策,这就为文学事业的兴旺发达提供了客观条件。

汉代诗歌有了进一步发展,也取得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成就。其代表为汉乐府民歌以及五言诗体的成熟。

汉乐府民歌直接继承《诗经》中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较全面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思想感情,“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其收录西汉民歌篇目即有一百三十八篇之多,而两汉乐府民歌总共不过四十首。但正是这些为数不多的篇章代表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汉乐府民歌以叙事为其特色,与《诗经》民歌以抒情为主不同。汉乐府民歌内容描写了惨重的劳役和剥削;揭露上层社会的奢淫与腐朽;反映长期对外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人们对封建媒姻的抗争、对自由爱情的热烈向往;为后代提供了一幅幅生动具体的汉代现实生活图景。汉乐府民歌是我国叙事诗成熟的里程碑。

到了东汉在班固、张衡等人倡导下,东汉文人注意学习汉乐府民歌,五言诗创作更趋向成熟。

《古诗十九首》代表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表现了浓重的感伤情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不安。

汉代散文是在继承战国散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汉的政论文,主要指书、疏,著名的有贾谊的《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晁错的《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邹阳的《谏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司马相如的《上书谏猎》《难蜀父老》及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等。东汉的政论文,著名的有桓宽的《盐铁论》、王符的《潜夫论》、仲长统的《昌言》等,这些政论文继承了西汉政论文的批判精神的文风,唯文采气势稍逊而已。

史传散文,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既有史家的实录精神,又有鲜明的情感倾向。其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通过战争场面或政治事件写人,并在叙述中穿插行动的生活细节,从帝王将相到市民百姓,都栩栩如生,构成了一个历史人物的生活图景。《史记》语言精炼通俗,富于表现力,其中有很多句子已凝固为成语,是我国古代散文语言的典范。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功地继承《史记》的传统。有些篇章人物形象鲜明,描写生动,不愧为史传散文的典范之作。在语言上受汉赋的影响,讲究词藻华美,典雅严谨。

辞赋是汉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它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相当于散文诗。它借鉴楚辞及战国纵横之文主客问答形式铺陈恣肆、规模宏大。如司马相如是汉赋创作最有成就的代表作家。他的《子虚赋》《上林赋》,以宏大的结构、绚烂的文采和夸张铺陈的手法,描写了汉天子上林苑的壮丽和天子田猎的盛大,迎合了汉武帝好大喜功的心理,因而受到重视,表现出汉赋作为宫廷文学的特质。枚乘的《七发》虽然不是以赋名篇,但其写法和格局都可以说是汉代新体赋——汉大赋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汉赋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东汉辞赋仍在司马相如的影响之下,模拟因袭的风气盛行,但以班固《两都赋》为开始的京都大赋,由宫苑而都城,在题材开拓上是一个进步。东汉中叶以后,政治极端黑暗,赋风开始转变。张衡的《归田赋》以清丽的语言、情景交融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归隐田园的恬静心绪,是这一转变的标志。桓灵以后,一些愤世疾俗的人士,也写有揭露现实、抨击社会黑暗的短赋。这类抒情小赋数量虽然不多,但它突破了沿袭已久的赋颂传统,是魏晋六朝抒情赋的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