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兵的忏悔
1980年秋,美国人类学家夏皮罗博士踏上了中国大地,在北京稍作停留,就直奔天津,因为他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档案库中查到:北京人头盖骨,当年似乎在天津的美军兵营中停放过。因为有一个美国老兵回忆说,曾目睹有人将两个大木箱埋在兵营的地下。在天津博物馆负责人陪同下,夏皮罗来到军营旧址,夏博士拿出随身携带的照片仔细辨认,验证了自己站立的这个地方,就是当年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军营。
然而,40年过去了,天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年的军营已经成为了医科大学的卫生学校。夏皮罗认为当年有可能存放“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六号楼,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坍塌,之后被夷为平地改成操场。据陆战队员回忆说,六号楼的地下室是“木板地面”,但是学校负责人介绍,在清理大楼废墟时连地基都挖开了,根本没有木板结构。这条线索也就此中断。
侵略中国的日本兵
天津没有,那北京呢?一旦有了调包计的推论,那各种情况就都有可能。多年来,中国学者们寻访过当年设在北京的美国公使馆旧址、协和医院,甚至周口店龙骨山原址,但都没有什么发现。直到20世纪90年代,一名当年参加了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在弥留之际,透露出了一段神秘的忏悔:头盖骨化石,就藏在北京城的中心。
这个日军老兵说他当年是日本“731”部队的上尉军医,在中国期间奉命在协和医学院进行细菌武器的秘密研究。日军侵占北平不久,就截获了“北京人”化石,并将化石继续放在协和医学院保存和进行研究,这位老兵,被指定为护卫保管“北京人”头盖骨的负责人。
日军老兵说,1945年日本失败后,他奉命迅速处理“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由于形势紧迫,这些东西已经没有运往日本的可能。取舍之间,老兵决定在北平找一个僻静之处,先将化石掩埋,留待日后再作打算。在一天黑夜,他把一箱化石掩埋在了协和医学院正东大约两公里,一个有着许多松柏古树的地方,为了方便日后识别,他还在埋藏地点旁的一棵松树干上,用军刀刮下一块长约1米、宽约20厘米的树皮。
人们根据这名老兵的回忆进行实地考察,只有日坛公园符合“僻静、有许多古树”的条件特征。而更令人兴奋的是:在日坛神道北侧不远的地方,人们的确找到了一棵被刮过树皮的松树,而且痕迹老旧。经过协商,中科院最终与北京日坛公园管理处达成了协议,在1996年6月3日上午正式发掘。挖掘过程非常低调,现场四周都用塑料布围裹起来。但是,挖掘成果令人失望:下挖近三米,没有发现任何埋藏物,所以决定停止发掘寻找。
青春不再,日月穿梭,和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有关的一些老人相继去世,多次调查无功而返,种种线索看似有迹可循,往往稍稍深入就戛然而止,令人神伤!多年来,寻找北京人头盖骨一直停留在民间操作和学者呼吁的层面。但由于牵涉到日本、美国等国外政府和相关人士,所以单纯靠民间的努力,很难取得进展。
失踪的5个北京人头骨化石
据悉,对于“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否在世这个问题,有关专家多年来基本持三种态度,一种认为化石还在世;另一种认为化石已经毁于战火;再一种就是对化石的去向态度模糊,认为无法推测。
认为头骨化石还在世,就是因为化石包装得相当考究。即使没有多少文化素养的人看到,也不会轻易将其扔掉或毁坏。北京人头盖骨在内的化石当时包了整整6层,而且由内到外相当仔细,即使装到两个没有特殊标志的木箱里,相信就是当时一般的日本兵发现也会上报的。但是,当时战争非常残酷、战事频繁,如果是金银珠宝书画,倒还可能保存下来,难说日军有如此高的辨别能力。头骨化石毁于战火也极有可能,如今来看,找到化石的希望应该比较渺茫。又有学者认为,“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应该在从北平到秦皇岛的运送船只“哈里逊总统”号上,实际上“哈里逊总统”号一直没有驶到目的地秦皇岛港去接应美国海军陆战队,它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开航以后,一直被一艘日本军舰追逐,最后,在上海以东长江口附近被日军击沉。
此外,还有一则消息,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可能在“里斯本丸”号沉船上。据有关资料记载:1942年10月2日凌晨,装载着700多名日军官兵以及1800多名英国被俘人员和财物的“里斯本丸”号运输船,途经浙江舟山附近海域时被鱼雷击沉,船上所载大量文物和奇珍异宝随之葬身海底。后来,附近渔民救起英军官兵384人,而据获救的英国战俘回忆,船上载有大批被日军掠夺的黄金财宝和文物,还可能有“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这些传闻其实不可信,因为从地点、航行路线上判断也不可能。头盖骨不可能在“里斯本丸”沉船上,英军战俘的说法值得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