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调词(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① 《清平调》为唐大曲中调名,李白按调制词,故称《清平调词》。李濬《松窗杂录》:“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会花方繁开,上乘月夜,召太真妃以步辇从。诏特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进《清平调词》三章。白欣然承诏旨,犹苦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

② 云想句:以云与花比杨妃衣裳容貌之美。

③ 春风句:写牡丹受春风露华之滋润而盛开,以喻杨妃得玄宗之宠幸而愈增美艳。

④ 若非二句:谓杨妃之美非人世所有。群玉山,西王母所居之地,见《穆天子传》。会,应也。瑶台,西王母宫殿。

【集评】

黄生《唐诗摘钞》:“三首皆咏妃子,而以花旁映之,其命意自有宾主。或谓初首咏人,次首咏花,三首合咏,非知诗者。二‘想’字是咏妃后语。”

黄叔灿《唐诗笺注》:“此首咏太真,着二‘想’字妙。次句人接不出,却映花说,是‘想’字之魂。‘春风拂槛’想其绰约,‘露华浓’想其芳艳,脱胎烘染,化工笔也。”

李锳《诗法易简录》:“三首人皆知合花与人言之,而不知意实重在人,不在花也,故以‘花想容’三字领起。‘春风拂槛露华浓’,乃花最鲜艳、最风韵之时,则其容之美为何如?说花处即是说人,故下二句极赞其人。”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① 一枝句:写牡丹之秾艳,以喻杨妃之美。

② 云雨句:楚王游于高唐,梦与巫山神女欢会。神女临行致辞:“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见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句谓楚王与神女欢会,究属虚渺,徒生惆怅。

③ 可怜句:可怜,可爱。飞燕,赵飞燕,汉成帝皇后,以美貌著称。

【集评】

黄生《唐诗摘钞》:“首句承‘花想容’来,言妃之美,惟花可比,彼巫山神女,徒成梦幻,岂非‘枉断肠’乎!必求其似,惟汉宫飞燕,倚其新妆,或庶几耳。”

黄叔灿《唐诗笺注》:“此首亦咏太真,却竟以花比起,接上首来。”

李锳《诗法易简录》:“仍承‘花想容’言之,以‘一枝’作指实之笔,紧承前首三四句作转,言如花之容,虽世非常有,而现有此人,实如一枝名花,俨然在前也。两首一气相生,次首即承前首作转。如此空灵飞动之笔,非谪仙孰能有之?”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① 倾国:汉李延年《佳人歌》:“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世遂以倾城、倾国为美人之代称。

② 解释二句:谓玄宗赏名花,对妃子,纵有春愁,亦将消释。沉香亭,在兴庆宫龙池东,亭以沉香木建成。

【集评】

胡应麟《诗薮》:“‘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解释东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崔鲁、李白同咏玉环事,崔则意极精工,李则语由信笔,然不堪并论者,直是气象不同。”

陈继儒《唐诗三集合编》:“三诗俱戛金石,此篇尤胜,字字得沉香亭真境。”

黄生《唐诗摘钞》:“释恨即从‘带笑’来。本无恨可释,而云然者,即《左传》(晋太子申生):‘君非姬氏(指骊姬),居不安,食不饱’之意。”

沈德潜《唐诗别裁》:“三章合人与花言之,风流旖旎,绝世丰神。或谓首章咏妃子,次章咏花,三章合咏,殊近滞执。”又曰:“本言释天子之愁恨,托以‘春风’,措词微婉。”

黄叔灿《唐诗笺注》:“此首花与太真合写,‘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合人与花在内,写照入神。三首章法如此。”

李锳《诗法易简录》:“此首乃实赋其事而结归明皇也。只‘两相欢’三字,直写出美人绝代风神,并写得花亦栩栩欲活,所谓诗中有魂。第三句承次句,末句应首句,章法最佳。”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第一首前二句,名花、妃子双写,而以春风比恩幸。后两句又以玉山、瑶台之仙灵,双绾名花、妃子以见其娇贵。第二首前两句写名花,后两句写妃子:曰‘枉断肠’,神女不如名花也;曰‘可怜’,飞燕不如妃子也。第三首总结,点明名花、妃子皆能长邀帝宠者,以能‘解释春风无限恨’也。三首皆能以绮丽高华之笔,为名花、妃子传神写照。”按“可怜飞燕倚新妆”,“可怜”为可爱之意,此句乃以飞燕比杨妃之美艳。

【评解】

三诗虽应制之作,而高华秾丽,风韵绝世,使事灵变,烘染入神,极布局运笔之妙。前人谓有所托讽,美中有刺,则未免失之穿凿矣。(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