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形陶塑

人面形陶塑的出现,应该先于其他材质(比如石头),青铜就更不用说了。因为陶土质地柔软,容易拿捏,不管是成形还是五官的刻画,用泥土和水就行了,顶多捏完了用火再烧一下。我怀疑最开始连火都不用,直接放太阳底下晒干。而石头太过坚硬,还要费力开采、琢磨。但是不要小看这些陶塑面具,它们金木水火土五大要素都全了,当年女娲抟土造人,用的就是陶土而不是什么其他材料。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类型划分更是以陶器作为判定依据,比如是单色陶还是彩色陶,是深腹筒形罐还是双扣连体壶,陶器材质中含多少沙土,上面是绳纹还是方格纹,这些陶器是日用品还是用于祭祀等。

人面陶塑面具在史前遗址已经发现了数十件,一种是通体呈薄片状,人面五官俱全,耳朵或额上有穿孔,整体尺寸与真人面部大致相当或稍小,适合作为面具佩戴。大多在西北地区发现的,如甘肃天水柴家坪出土的一件仰韶文化雕塑人面,残高达25.5厘米。另外还有陕西安康县五里乡柳家河遗址出土的一件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夹砂陶人面形陶塑。陕西宝鸡北首岭发现的一件仰韶文化人面形陶塑,用细泥红陶塑制,男性形象。

2017年5月,首博有一个考古成果展览,其中有一件展品就是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杨官寨遗址出土的人面陶器,它小眼睛尖鼻子,嘴往下撇(都是镂空的),面部涂着朱砂,据认为其功能应与巫术活动有关。奇怪的是,该陶器从面部轮廓往后延伸了几厘米,看上去就像个瓦当。

杨官寨遗址位于高陵县姬家乡杨官寨村四组东侧泾河左岸的一级阶地上,面积约80万平方米。2004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了长达4年多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逾17278平方米,发现各类房址49座、灰坑896个、壕沟9条、陶窑26个、瓮棺葬32个、墓葬45座、水井5口,出土各类可复原的器物7000余件。

此外,陕西合阳关家营、陕西华县柳子镇、西安半坡,均出土有新石器时期陶制人面。此外,甘肃永昌鸳鸯池还出土过一件陶制人面石镶嵌。值得特别一提的是,陕西扶风姜西村出土了一件陶制面具,跟狗子几乎一模一样。其中一些面具保存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在半坡遗址,出土过数件绘有人面鱼纹的彩陶盆,据考证这些彩陶盆就是最早的面具,死者下葬的时候,扣在死者的面部。

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一件夹砂黑陶制作的人面雕塑,湖南安乡县汤家岗遗址出土了一件红陶的人面雕塑,拉萨曲贡遗址出土了一件陶塑猴面,辽宁大连市北吴屯遗址下层文化遗存出土了三件刻画陶人面像,这些彩陶都属新石器时期。河南陕县七里铺出土的仰韶文化人面形陶塑,出土时已残,呈薄片状,正面虽存眼、鼻、口,但已不知原状大小。在河北博物院也看到过几件北福地遗址出土的陶制面具。2012年,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沟遗址出土了一尊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通高55厘米,造型为盘坐、口呼状,似以当时的巫者或王者为原型雕塑而成。

商周时期,曾经流行于史前时期的人面形陶塑虽已经大为减少,但遗风仍存。郑州上街出土了一件商代人形面具陶塑,残高10厘米,除鼻子为塑制外,耳、目、口均是刻划而成。

比起石制(包括玉制)和青铜面具,人面形陶塑保存到现在比登天都难,它们是真正意义上的面具中的幸存者。而它们保留下来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它们看上去太没有价值了,就连盗墓者都不屑一顾。

仰韶文化。

由于年代久远,别说面具,就连这种材质也无从考据。

祭祀坑出土。

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