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组长现场管理使用手册:方法、实例和工具
- 张平亮
- 4273字
- 2024-10-30 01:17:50
第二节 班组生产作业如何安排
一、影响生产日程安排的因素
生产日程安排主要影响因素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类,如图1-7所示。
图1-7 生产日程安排内外影响因素
二、如何做好月、周、日生产计划
1.月生产计划
计划生产型的生产计划就期间而言,一般有月份生产计划、季度生产计划、半年(6个月)生产计划和年度生产计划。班组周、日生产计划主要依据月份生产计划编制。月生产计划可以是一个月个别日的计划,也可以是三至四个月期间的计划。但都须每月拟订,并且随时重新检讨修正。
月份生产计划确定生产产品品种和数量,并且要确定生产的地点等。并随时修正,如产品的变更、库存的调整、销售计划的修订、生产能力的变化。
2.进行生产能力、负荷分析、管理
将要生产的工作量(负荷)与生产能力比较、分析加以调整取得平衡,这样,才能使生产计划切实可行。因此,只有做好生产能力、负荷分析(包括技术、人力、设备能力等方面的分析),才能为生产计划制订打下良好的基础。
(1)生产能力负荷核算与平衡。生产能力主要包括设备和生产面积,通过核算生产能力负荷程度,找出薄弱环节和生产能力利用不足的环节,预先制订相应的调整措施,使生产能力负荷均衡、饱满。
生产能力核算一般以车间、班组为单位,对于某些关键设备与关键工序则需要按设备和工作地核算。大批量生产一般按年核算;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可根据实际情况按月进行核算,有时还按旬、周进行核算,以保证生产能力负荷的平衡。
设备生产能力=设备台数×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h)×单位时间产量定额(实物量/台·h)
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h)=年制度工作日×日工作小时×(1-设备必要修理停工率)
生产面积生产能力=生产面积数量(m2)×生产面积利用时间(h)×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生产定额(实物量/m2·h)
将作业计划所需的生产能力与核算的实际生产能力相比较,即可找出薄弱环节与富余生产能力。
薄弱环节可以通过企业内设备与人员的调整、安排加班或外协加工等方法来实现。如果仍不能消除薄弱环节,则需要调整作业计划。
(2)技术能力分析。班组现有技术力量与各工序技术要求进行比较,找出技术差距,采取解决办法,满足生产技术需要。
(3)人力负荷分析
1)计算人力需求。依据生产计划,针对各种产品的数量和作业标准时间,计算出生产每种产品所需的人力,再将各种产品所需人力加总。
2)比较现有人力与实际需要人力,求出差额。
3)想办法解决人力不足。一是调整负荷,加长工作时间或增长工作天数;二是向人力资源部申请补充人员。
4)可设计并运用人力补充申请表。
(4)设备负荷分析
1)将所需设备进行分类。根据生产计划,分析完成计划的生产任务需要使用哪些设备,如车床、数控机床、冲压机、注塑机、反应釜、印刷机等。
2)计算各种机器设备的产能负荷。其计算公式如下:
单台设备产能=作业时间/单位产品标准时间
所有设备产能=(总作业时间+总标准时间)×设备台数×开机率
每日应生产数=每种机器设备的合计计划生产数/计划生产日期
3)比较现有设备负荷。将按上述方法计算出来的产能负荷减去现有设备产能
负荷,则为产能负荷不足或剩余。
4)解决设备负荷不足或剩余问题。
3.制订周、日程生产计划
在一定期间的生产计划基础上,班组应制订周、日程生产计划。班组作业的时间一般以一个星期为准,具体表现为班组的作业日程安排。制订日程计划时,应按照交期先后安排班组作业;按照客户情况安排班组作业;按照制程瓶颈程度安排班组作业;同样也要与实际生产能力进行比较,进行负荷调整整,以确保其是具有保证能力的计划。
(1)编制生产计划的依据资料。要编制好周、日程生产计划,必须有充分可靠的依据资料,如图1-8所示。
图1-8 编制班组周、日生产作业计划所需要的资料
(2)编制方法。不同的生产类型和不同的生产组织方式,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也大不相同。常用的方法有在制品定额法、累计编号法、生产周期法和“看板”法等。
1)在制品定额法。在制品定额是指在一定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生产各个环节所必须占用的最低限度的在制品数量。在制品定额的计算按照产品生产的反工艺顺序,从成品出产向前推算各车间的在制品定额。
各车间在制品的计算公式为:
某车间出产量=后车间投入量+该车间外销量+(库存半成品定额-期初库存半成品预计结存量)
某车间投入量=该车间出产量+该车间计划废品量+(车间在制品定额-期初车间在制品预计结存量)
【实例3】在制品定额法在生产作业计划中的应用
表1-6所示为在制品定额法制订转动臂生产作业计划。
表1-6 转动臂生产作业计划 (单位:件)
2)生产周期法。生产周期法即根据产品生产周期来规定车间生产任务安排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这种方法的关键是期限上的衔接。
3)“看板”法。“看板”法就是准时生产法或者拉动生产方式,是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所推行的一种生产管理制度。如图1-9所示,在拉动生产方式中,根据需要加工多少产品下达指标给最后一道工序,并要求前一作业工序生产加工出年需的零部件。从而生产并补充必要的储备。如此层层向上推动,形成准时生产线。实行拉动生产方式后,能避免不必要的产品生产;避免和减少非急需品的库存量;使得库存降低到最小限度,进而降低制造成本。
图1-9 拉动生产方式
(3)编制日程计划。如何对计划进行的生产预先设定时间、顺序、不同产品、批量的衔接等,是日程计划要明确的事项或中心内容。
班组日程计划的编制步骤如图1-10所示。
图1-10 班组日程计划编制步骤
三、日程分析(生产周期分析)与生产排程的高明做法
1.常见生产日程排程问题
图1-11所示为常见生产日程排程问题。
图1-11 常见生产日程排程问题
2.班组作业计划
班组长在接受作业任务后,要为及时制订班组的作业计划做好准备。首先要了解班组作业计划与生产计划之间的关系,如图1-12所示。其次,班组长应与生产主管充分沟通,了解生产计划的基准日程和月份生产计划。生产计划的基准日程通常以生产作业的制程单、材料单表示开始和完成时的基准和先后顺序。月份生产计划通常依基准日程、生产能力及出货计划要求制订。
图1-12 班组作业计划与生产计划之间的关系
3.确定基准日程
图1-13 基准日程构成图
如图1-13所示的是基准日程构成图。从图113可以看出,基准日程的构成部分从时间的角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主体作业时间。b.辅助作业时间。c.宽裕时间(即等待加工、待检、待搬运等的停滞时间)。预留宽裕时间的目的是处理生产计划的变动及负荷的平衡。一般基准日程可以用基准日程表来体现,反映生产作业的各制程。编制日程表使生产各环节目标明确,生产各环节节奏一致,保证备料时间、运输时间和供料品质;减少积压和短缺,保证按时出货而又不造成浪费。
【实例4】××公司×产品的基准日程表
表1-7所示为××公司×产品的基准日程表。
表1-7 ××公司×产品的基准日程表
四、工时消耗、标准工时与工时定额的计算
1.工时消耗及其分类
要使用工业工程的时间研究方法来分析与研究作业时间消耗,首先要能清楚地辨识作业中各类时间及概念的界定。
工人在生产中的工时消耗,可分为定额时间和非定额时间两大部分,其构成情况如图1-14所示。
图1-14 工时分类示意图
为了简洁明快地识记上述代号示意图,更好地了解具体含义。对图114中各类时间概念界定见表1-8。
表1-8 工时类别概念界定
时间研究就是基于工时分类对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时耗进行测量,然后对定额时间逐项加以标定来确定时间定额标准。
2.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的含义是: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标准时间是由正常时间加宽放时间而得到的。
1)正常时间。正常时间是操作者以其速度稳定工作且无停顿或休息所需的时间。正常时间是由最初用秒表测得的时间,即观测时间,经对观测时间评比(即时间研究人员将所观测到的操作者的操作时间,与自己理想的正常时间做一比较)、修正(评比因数)而得到的。
2)宽放时间。宽放时间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进行非纯作业所消耗的附加时间,以及补偿某些影响作业的时间,如用于补偿个人需要、不可避免地延迟以及由于疲劳而引起的效能下降。它是标准时间的组成部分之一,而非指所消耗的时间。宽放时间一般分为以下五种:私事宽放、疲劳宽放、程序宽放、特别宽放及政策宽放。私事宽放,一般情形时,宽放率多为5%;疲劳宽放,轻作业的宽放率为5%~10%,重作业的宽放率为20%~30%,特重作业的宽放率为30%~60%等。
标准时间的构成如图1-15所示。
图1-15 标准时间的构成
标准时间是通过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求得某一标准作业所需时间的一个唯一量值。测定标准时间的主要方法有:时间分析法、连续观测法、瞬时观测法、预定时间标准法和标准资料法等。标准时间主要用于确定作业或产品制造的工作量,编制生产、成本计划,制订工作标准,以便改进工作。
标准时间常用的计算公式为
TS=TN(1+A)
式中 TS——标准时间;
TN——正常时间;
A——宽放率。
标准时间的计算步骤可以概括为图1-16所示的框图。
图1-16 标准时间的计算步骤框图
3.劳动定额与工时定额制订方法
劳动定额制定方法一般有经验估计法、统计分析法、类推比较法、技术测定法四种,见表1-9,制订劳动定额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定额方法。要制订劳动定额,需要研究工序结构和工时消耗的分类问题,以此确定劳动定额的对象和定额时间。
表1-9 劳动定额制订方法
工时定额是劳动定额标准中的一种。标准时间是制订工时定额的依据。一般来讲“现行定额”往往就是标准时间,有了标准时间,就可以知道自己单位的标准时间与上级下达定额的差异。技术测定法制订劳动定额的步骤是:
1)把制订定额的工序初步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如工步、操作、动作等)。
2)分析工序结构和操作方法的合理性及组成部分的时间消耗因素。如能否取消不必要的动作,有无可合并、简化代替、交叉的动作,以达到工时消耗的经济合理。
3)计算确定各组成部分和整个工序时间的定额。
【实例5】工时定额计算实例
车轴套外圆共有9个操作单元:①取零件并安装在心轴上;②取垫圈螺母装在心轴上拧紧;③开动主轴;④移动刀架并对刀;⑤车削;⑥退刀;⑦停车退刀架;⑧拧下螺母,拿下垫圈;⑨拿下零件并放入零件箱。进行秒表测时,结果为:T定=480min,T作=420min,T布=30min,T休=30min;测得正常时间为:TN=1.4067分钟/件。计算工时定额和班产量定额。
解析:计算工时定额为
或
【中外班组管理经验2】班组作业工序清单
如图1-17所示为斜支架工件。计划制订以后,要针对工单的工艺和作业要求制订工序同时将日程计划分解到各个工序中。班组作业工序清单见表1-10。
表1-10 班组作业工序清单
图1-17 斜支架工件
【实例6】零件生产进度表
表1-11所示为××月份零件生产进度表。
表1-11 ××月份零件生产进度表 (单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