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柳斌杰

人类历史活动有两部分重要内容:一是经济活动维持生存,二是文化活动促进精神成长。人类最大的能力就是文化创造。在文化创造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大知识产权:一是在自然科学领域、经济领域,主要是发明和以发明权为核心的专利权;二是著作权,也就是版权,包括了科学、文学、艺术领域,科学研究也涉及版权问题,这就覆盖了精神劳动所产生的成果;三是企业的市场活动创造的品牌商标,尤其在当前,商标也是一个巨大的财富资源。这些构成了整个的知识产权。

在文化领域,是以版权为中心,版权是文化创造的成果,也是创造的重要杠杆,没有版权保护就没有文化创新。我们强调的文化发展是创造新的版权,它代表着我们的创新水平。

为什么要加强版权的保护呢?因为版权是文化核心竞争力,保护版权就是保护民族创新能力,文化领域的东西是最需要创新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就指出:文化领域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要创新,就必须加大对知识产权、版权的保护力度,这是我们版权工作重要的出发点。我们的文化能不能很好地发展,关键在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否完善,是否能够起到发展杠杆的作用,这一点也决定了文化发展的未来命运和全民族创造能力的提升。

现在文化产品的产量不少,品种也不少,上市公司也很多,但是为什么在国内、国际都没有什么影响力?根本原因就是缺少创新。内容、形式、技术、平台的创新都不够,不能站在世界文化的制高点上影响全球。这些年来,国家一直在强调这个问题并实施了国家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提出建立创新型经济,也提出要转变到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发展轨道上来,并采取一些措施推进创新发展。要把创新视为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事实上,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还没有把知识产权当成发展的核心。

现在大家都在谈中国梦,都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复兴的进程来看,任何一个国家要想站在世界的前列,就必须在文化上首先复兴,只有文化成为国家的精神旗帜和向导的时候整个民族才能复兴。

实际上,文化是否先进决定了一个民族能否复兴。从历史上看,欧洲首先完成了文艺复兴,所以欧洲最早有了现代社会。当英国的制度和文化引领了全世界,英国就成了世界霸主。后来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一套概念也影响了世界,法国也成为世界大国。西欧那些小国家,像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这样的国家,它们是很小的国家,但它们兴起了海洋文化,一度也成为世界强国。它们的崛起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开放的海洋文化使它们打开了眼界。像我们国家的台湾、澳门,都曾被荷兰和葡萄牙占领过。荷兰和葡萄牙那么小的国家,怎么会成为全球的霸主呢?关键就是在文化领域引领了海洋文化。而我们国家当时正处在明清两朝封闭落后的情况下,统治者愚昧无知。所以,我们讲民族复兴,首先是精神上要振作起来,文化上要强大起来,只有这样复兴才有希望。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实际上我们谈复兴都是空话。

文化不仅让你对前景的判断有了自信,它还会给你无穷的智慧。知识的力量,也是一种文明的传承,会引导你往前走。我们中国人曾经创造了优秀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灵魂。这么一个大的国家,几千年来由几百个、几千个小地方国融合而成,而不是四分五裂,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文化的力量、文化的血脉。

今天我们国家遇到的问题,仍然是文化的隔阂,比如“台独”问题、西藏问题、新疆问题、宗教问题,都是文化的问题。全世界两千多年来的矛盾,归根结底都是文化差异引发的矛盾。我们不解决文化上的隔阂问题,不形成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认同、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的国家要实现伟大复兴也是不可能的。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这条路,要走得好,必须在文化建设上下一番工夫。那么,为什么要把文化作为民族复兴的先导呢?我想,应该是再进一步提升认识,不能简单地把文化看成是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保障人民最基本的文化权益,那是低估了文化本质的功能。文化的功能不是这样的,它是引导人民前进的灯塔、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动力。

第一,文化认同是社会共识的基础。我们中国目前文化认同度还不够高。我们现在大体上是多样性的文化,主要存在四大块影响我们的文化。第一块当然就是主流文化,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我们现在的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第二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人民群众当中有很大的影响。虽然经历了五四运动,还有“文化大革命”这样全面批判、毁灭传统文化的过程,但是传统文化仍扎根在人民群众中间,在一些方面传统文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第三块是西方文化。由于网络的传播,打破了新闻、舆论和文化的国界,防火墙和国境线已经不能隔离世界文化,所以西方的主流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也很大。现在很多年轻人实际上吃着中国饭做着美国梦,向往的是美国的文化价值。不要不承认这个现实,相当多的年轻人并不认同现有的传统文化,或者是革命文化。第四块是宗教文化。不管是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佛教,它们的影响力、渗透力越来越大,是底层群众文化追求的一部分。

所以说,我们现在的文化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混合体。我们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主流文化,能够融合和改造这些来自传统的、来自国外的、来自宗教的文化,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但是这个难度很大,文化多样性存在和多元化发展仍是事实。

我们是世界文化认同度最低的国家之一,大家一定要认清这个形势。不要以为我们掌握着报纸、广播、电视,主流文化就一定占主导地位,不见得,老百姓不是这样看的。现在形成了两个文化圈,主流文化圈的人数变得越来越少,包括党报、党刊的读者,包括国家办的广播和电视的收视率都在下降。另一个文化圈就是互联网、新媒体和手机的传播,这形成了另外一个圈子,人们交流的圈子在这里。前一个圈子体现主流文化;而后一个圈子,有时候过分地放大负面消息,给人们的精神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每天都有舆论分析,从对国家的每件事情的反馈信息可以看到,认同度高的事情很少,即使你认为最好的事情也是如此。这反映了当前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我们缺乏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很多世界著名的人物都讲,我的祖国不是一块国土,我的祖国是祖国的文化,这是民族的根,这是民族的一个标志。我们非常迫切地需要增强我们认同的基础和我们文化建设的基础。

第二,文化自信是一切自信的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家都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但是文化自信是这些自信的基础。如果没有文化上的认同,这些自信是建立不起来的。

我们现在就要通过文化建设,让我们的公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自信。现在很多人认为,我们这个文化、我们这个制度、我们这条道路为什么在世界上没人认同呢?没有另外一个国家来选择呢?这就说明很多人,对我们整个文化的选择还不自信。不要说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就算是一些很有影响力的中老年人对我们的文化也不是很自信,甚至对曾为我们人民做出重要贡献和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有怀疑,对这样的文化不是很有信心。

要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首先是文化工作者要自信。我们的文化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中国的文化是从哪儿来的搞不清楚,中国的民族是怎么形成的也搞不清楚,中国这个国家到底是怎么来的也搞不清楚。西方是很明确的,一个民族,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就是一个国家,是清清楚楚的。而我们中国是融合而来的,历史上八百诸侯,大的吃小的,慢慢合并融合,逐步形成盟主、王朝政权。特别是清朝以后,推广汉文化,崇尚汉文化,用汉文化统一全国,再加上它的武力,就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个统一国家是形成了,结束了多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但并没有解决整个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辛亥革命以后,我们以三民主义为主的文化对抗封建文化,后来以马克思主义为主的革命文化,改造其他文化,一直是这样的状态。

所以,我们真正的文化自信在全民族并没有建立起来。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统一人民的思想、理想和信念。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利益的多元化、文化的多样性、国际化等一系列的因素,我们的文化认同确实始终没有在自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文化追求也是多元的。

只有解决了文化自信的问题,我们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才能有一个根基。如果大家对这种文化就不认同,含含糊糊,你的政治文化里边的东西怎么能建设起来?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可以看得出来,我们对理论的自信、道路的自信和制度的自信还是充满着希望。通过国家治理体系的改革,增强人民群众归依感。这就是文化的自信。

第三,文化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修养。现在社会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乱象,我们大家也会看到千奇百怪的事情,人伦丧失、非理性的事情时有发生。另外,我们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形象也不大好。据调查,越是华人多的地方,中国的形象越差,成反比;相反没有华人的地方,中国形象还好些。再加上我们在国外的一些活动,由于对国际环境、国际文化不是十分了解,往往引起所在国家的一些反感,产生了一些误会,使我们公民和国家的形象都大受影响。

目前,我们与南海地区的周边国家关系趋紧,整个外贸非常艰难,这些从整体上与国家形象有关系,所以现在我们要重视国家形象的设计研究。我们现在正在成立一个国家形象的研究机构,逐步重塑我们的国家形象。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公民的文化素养,要通过我们的文化建设,把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培养成文明社会的公民。

按照西方人的说法,一个贵族必须要经过三代造就。我们要把一个农民工改造成合格的市民,也得假以时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跟城市不能融入,又回不了农村,现在处于一种困境,对整个城市的生活也造成很大的影响。现在人们普遍地感觉到,我们整个城市的素质都在下降,其实本质上不是这样的,只是因为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做好,所以需要通过文化建设,来使得我们的公民尽快实现个人素质现代化,达到现代社会对公民的要求。

大家也看到了,打开互联网,那个语言,用低级来形容都不够了,这就说明了公民的素质问题,我们是欢迎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但是你必须要有素质,你必须要有一点人格的尊严,起码要说人话,这也使我们的文化建设更具有了迫切性。

第四,文化培养人的价值观。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是两个不完全等同的东西。价值体系,我们现在提出了一个完整的东西,既包括西方的也包括中国的,既包括国家的也包括个人的,既有社会的也有家庭的,这是我们大家多年来形成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判断。但是在这个基本体系下要形成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价值观,首先要有文化的判断力和文化的价值取向,然后用这个价值尺度来判断我们面临的是非和国家事务,解决核心价值观建设方面的问题。

价值观的问题完全是一个文化精神问题。它是人的内心产生的问题、绝对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你们每一个人仔细研究你们的子女成长历程,就会看出这绝不是一个小问题。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是要靠长期文化的积累,家长的教育、读书、上学,一步步地让孩子有一些是非判断和价值取向。只有培养文化的价值观,才能进一步完善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价值观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问题,只有长期的阅读、教育、学习、引导,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我们通过文化建设,必须和可以解决的问题。

第五,文化引领社会前进方向。我们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首先是思想认识的问题,是文化领域的问题。只有思想认识明确了,有了理想、蓝图,社会才能够按照我们的愿望前进。思想认识本质上是文化价值问题,这一点对我们现在的社会建设来说非常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地讲,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决我们思想上对现实社会的判断和认识问题,理解我们今天确定的一个走向未来的目标,没有这个目标我们将来就会失去方向。现在大家对中国未来的走向争论是很大的,包括目前的工作或者态势,社会上也有很多的反映。这个就需要从思想、理论、价值判断上,坚定我们对未来社会的信心,引导全体人民为“两个一百年”、“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的目标而奋斗,这就是文化的责任。

第六,各项工作都离不开文化创造力。无论是经济建设、社会建设还是人的全面发展,都离不开文化发展这个推动力。版权产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支柱产业,中央已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今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工作报告里就讲了,文化产业增加值要超过15%,这是明确的要求,要快于其他产业的发展。国家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文化精神方面的一些问题,它还直接关系到经济。软实力也关系到硬实力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美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的版权产业已经占到了GDP的40%以上,当然它的版权产业范围比我们的大一点,电信包括在版权产业里边。美国使用的版权产业就是文化产业的概念。美国的版权产业已经成为其经济中最主要的成分,好莱坞的电影、苹果的知识商店、微软的软件、亚马逊全球的网络,四大公司使它的文化市场占到了全球的70%以上。之所以美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大,是因为有这一系列知名的公司支撑它的文化产业站在这个舞台上,支撑经济发展。

我国也提出文化产业五年时间要变成支柱产业,实际上再有两年就到了规定时间,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强大动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更是离不开文化建设。我们今天搞文化建设,不是过去那种概念,一讲文化建设,就是国家要投入,你出钱、我办事,现在不是这样的,文化本身有强大的产业能力,能生产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我们要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去认识文化建设,不仅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保障人民的最基本的文化权益,而且是国家、民族、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我们要从这个角度来看待目前发展文化的重要性。

今天就处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我们民族的文化共识,我们的文化自信能不能建立起来,可以说影响中国未来的走向。如果连文化共识都建立不起来,那么我们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就无从谈起。

文化发展要有新思路。自党的十五大以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作为全党工作的重大布局作了部署,党的十五大报告就用了三个篇章——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占有相当的分量。十多年来,文化建设实际上一直没有搞好,东摇西摆、忽左忽右,缺少定力,许多地方还没有把它和经济建设放在一起,同等重视起来。

目前,许多人认为文化政策偏紧,文化发展不起来。为什么社会有这样的看法?这就是我们没有能够把文化像经济那样很好地去研究,制订一些长远的、稳定的文化政策。过去,我们往往会研究税收、财务、基金、补贴这样具体的生产经营政策,但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大政策是缺失的。这是从我们工作的角度来讲的。

那么,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现在的文化态势和发展变化,导致全社会的一种焦虑。很多时候,大家感觉到无奈、焦虑,甚至于恐惧。我们今天发展的文化,和我们当年搞的文化建设,已经大大不一样了。怎么适应当前公众对于文化的需求,来更好地发展我们的主流文化,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现在,互联网、数字化的新媒体传播,不仅是在技术上改变了,也不仅是平台渠道改变了,最大的不同是改变了文化生态,它把所有的文化传播都变成自由、平等、民主、互动的模式,变成了亿万个生意同时传播。

第一,我们过去习惯于当教师爷教导别人、指手画脚,而对今天这样一种新方式的文化传播不适应。所以,这个心态极其复杂。有人把社会上发生的一切坏事都归因于媒体的传播,一说媒体就咬牙切齿。原来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呢?原来有没有不同意见呢?原来有没有反对的声音呢?当然是有的。但是那个时候传播是单向的,从上往下传,不让社会反馈,你不知道,现在表达是自由的、平等的,你作为领导在电视上说,他作为公民在网上说,双方是平等的,交流活动,这就是民主,大家都可以说。一件事情,一个政策,任何一句话,大家都可以去评论,在明辨中接近真理。

第二,公开互动,人说我也说,这是最大的改变。大家现在从事文化工作,一定要掌握这个最大的变化。你别误解为只是技术改变了,平台多了,其实内容、形式、机制都变了。数字化、互联网并没有改变文化的内容。他要批评,他要提意见,他要表达不满,并不是互联网导致的,这本来就是社会情绪,只是过去表达不出来,现在把它表达出来了。舆论、观点不那么“一律”了,这是大进步。互联网数字化的传播方式,第一改变了人的形态,人的概念已经不是你想象的没有思想的人。第二是改变了传播的生态。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除了我们媒体的播出权、出版权这两个特殊的国家权以外,全部要放开,这就改变了整个的传播生态。各种渠道都有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发声,所以你很难看到没有批评的东西。比如说有一些报纸,有一些广播电视节目,公众的评价是相反的,有些人评价很主流、很先锋,有些人就说它是假大空、神经病,这就是生态变化引起的价值之争。

第三,传播技术的变革改变了我们的业态。过去我们文化的业态是比较单一的,办报就办报,办刊就办刊,办电视的办电视,搞广播的搞广播,搞电影的搞电影,楚河汉界,互不招惹。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这个业态变了,多媒体兼容,一种信息多渠道传播,已经是普遍现象了。整个文化传播的业态还在融合中,在网上、手机上,谁愿意传播什么谁都可以传播,已经不是媒体可以垄断的时代了。

第四,生产方式改变了运行常态。六十多年来,我们形成了一种文化的稳定的常态,生产文化产品,先写计划写报告要钱,然后我们来生产,用我们自己的渠道来传播。现在完全不是这样的,我们百分之八九十的文化产品,是社会和个人自愿生产的,是市场决定的,人民需要的。我们这些国有单位生产的文化产品,是指令性的,是领导需要的,进不了市场,已经不占主体,引领主流的能力下降。

十年前我就讲过,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我们的主流媒体搞不好将不再成为传播的主体。现在差不多已经是这样了,主流媒体的市场、受众、空间越来越小。现在跟我们原来常态的做法不一样了,要按照现在出现的业态去组织、生产、传播我们的文化,要按新的规律办事。

如果不按照新媒体规律去做,不仅在国内没有影响力,而且在国际上也没有竞争力,我们文化的劣势就还会存在。今年我们要采取几招,争取改变我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文化影响力。要适应当前整个全球文化产业发展变化,就要有一些新的开拓,以创新发展我们的文化,重点有几个方面。

第一,要适应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现在多元、多样、多变、竞争、比较、融合,已经是文化发展的常态,任何一个国家文化从内容到形式到样式,都有国际比较,让公众去比较,让读者去比较。所以,我们在很多方面,要按照我们中国的特色,按照我们的文化价值观,创造和国际文化发展趋势相一致的文化。今年3月份中央就连发了好几个文件,要求改变我们的内宣外宣,改变网上网下旧有的思路,各个机构的工作、各方面都要调整,从心态、业态、生态都需要适应新文化的规律。所以我们的文化单位要深入探讨,把握世界文化的发展变化大势。

第二,适应国内经济领域所发生的变化。文化与经济其实是连在一起的,国内经济领域所发生的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大变化,生产、流通、消费,整个态势发生的变化,对文化势必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很多单位至今还没有融入市场经济体系,还是官办文化的模式,这是不行的。不管是什么所有制性质,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体系来构建生产经营的模式。现在要求是一律的,不管是转企改制的还是没有转企改制的,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体系走,对带有经营性质的文化事业单位,一律实行企业化的管理,以政府采购的方式解决公益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问题。我们还有一些单位,游离于市场体系之外,完全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大势,自己也非常苦闷。有些人还想从前那一套,让政府包养起来,这是不可能的。再过七年时间就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市场的作用更加突出,跟不上就会被淘汰。

第三,适应文化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化。今天的文化生产,已经是社会化的生产;今天的文化消费,是大众的、市场化的消费;不是过去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要改造自我,适应我们现在的生产方式。比如说电影、电视剧,过去我们报选题、审批,现在我们全部是放开的,谁想生产都可以生产,我只管播出权;出版也是一样的,谁策划、谁制作都是可以的,但是出版权是在我们这儿。因为生产方式变了,消费方式变了,管理方式变了,所以你要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去发展。这几年我们的电视剧、电影发展这么快,95%的资本是私人资本和社会资本,生产方式变了。我们官方现在仅仅是生产一些大型的纪念性的电影。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门票收入的变化,广告收入的变化,市场分量的变化,充分体现了竞争,这个大家更有体会,都会感受社会消费方式的变化。

第四,适应文化传播的变化。现在是全媒体传播的时代,传播力决定了影响力。实现文化最大效益的传播方式是什么?用哪一种平台、哪一种渠道去传播?有了十几种的选项,不只是报纸、电视。提出改造党报党刊的发行系统,改革电视广播收视率的调查,都是为了更加适合当前传播的变化。文化产品不是自己欣赏,不是土特产放在家里,而是要传播给社会才能带来效益,这个传播形态的变化,就对文化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传播形式的发展变化。对各种文化生产主体,特别是内容生产而言,就有一个怎么利用新闻媒体来发展思想内容的问题。

第五,适应文化消费需求的变化。这方面的变化是最大的。过去我们的文化消费水平比较低,比方说我们八个样板戏演十年,全国人都来看。如今就不行了,这样的事情根本就做不到。要关注市场的需求,它跟吃饭不一样,不吃饭是要死人的,所以人每天必须要吃饭。文化,他可以喜欢这个,也可以不喜欢这个,是有选择性的。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的,不喜欢他就不消费。我国现在的文化消费,总的趋势是什么?一是市场化,即由市场来选择,包括我们主流的传播,包括我们的党报党刊,现在也是由市场来选择,所以一定要适应市场化的要求。市场化的要求就是对路产品,你要拿出非常优秀的产品、读者需要的产品,来吸引读者,让他愿意把钱掏出来买,这就叫市场化的需求。二是个性化。文化产品的个性化越来越突出,这个大家都理解。三是对象化,特别是互联网社交媒体,它之所以能够兴起,是因为非常对象化。四是分众化,一群一群的受众,青年群需要这个,老年群需要那个。追求过去的一统市场已经没必要了,我们要按照个性化、对象化、分众化这样的方式去进行文化的生产。总的来说,你要适应市场,而不是相反。

有些文化单位发展比较好,有生机,有活力,比如出版集团、发行集团,原因有三:一是体制改革比较到位,尤其是上市公司;二是走进了市场,竞争的优势出来了;三是发现了行业变化并找到对策,创新运行模式。所以我们的文化单位正在两极分化,好的更好,差的半死不活。下一步改革就要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只有从多样化、多元资本、多种业态、多种目标、多种选择的方式谋发展,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化产业才会更好地壮大起来。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能不能发展,关键在创新,不在多而在新。我们讲著作权,这是精神文化创作的成果,保护著作权,实际上就是保护文化创造的能力。我希望我们能够创造出新的文化。实话实说,我们的文化创造力不高,两千年的文化,一个文字狱和文化专制,一个皇权至上的思想,导致文化创造和突破非常艰难,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还没有激活。

这就导致我们的文化创新能力很低。当一百多年前欧风美雨吹向我们的时候,我们对付不了,也应付不了。就那几本《四书》《五经》,背来背去背了一两千年。自然科学浑然不知,医疗卫生的科学道理也不懂得。所以,一批知识分子就开始睁眼看世界,引进西方知识,中国才开始有科学,摆脱了形而上,注意了形而下的问题。形而上就是文化道德,形而下就是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过去人们认为科学的东西是不入流的,圣人是对其很排斥,所以我们对世界的文化创造贡献不多。现在打开高等学校的教科书,这个定理、那个公式,这个理论,那个学说,你看有几个是中国人归纳总结的?没有。就是马克思主义也是西方来的。这就是创造的问题,这是中国文化的弱势造成的。

创新也是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发展的基础。没有创新,搬来搬去是没有生命力的。像有些电视剧,从秦始皇到溥仪,中国的皇帝一个一个都演完了,然后演皇后,皇后演完了演妃子,妃子演完了演才人、丫鬟。这些内容没有什么意思,不能正确说明历史,更谈不上什么先进性。这种类型,在我们的文化里面太多了。

我们原创性的、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非常少,这个问题非常突出。大家作为掌握出版权和播出权、播送权的人,怎么传送高质量的产品,让具有创新精神的产品能够传播,这是关键。大量地复制那些旧有的文化作品,那是很简单的事情,意义不大,产生不了大的、新的、有思想性的影响,也出不了大家、大师。

现在人民群众对我们文化的状态是非常不满意的,网络上一片骂声。所以我们要把创新放在发展的最主要的位置上,不能认为复制的量越大,复制得越多就越好。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有条件创造出与时代水平相适应的文化。

我个人认为:创新要集中在六个方面。第一,内容创新。要能够体现当代中国所达到的文化水准,要体现我们对社会、对自然界、对人类新的认识,我们要创造出这样的作品。

内容创新是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到的,要有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传播中国新形象。融通中外就是既融合中国也融合外国,让外国人听得懂听得明白,就是内容上不重复,有新东西。不然,我们讲了半天,传播了半天,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第二,形式要创新。一定的文化内容要有一个形式来表达,就是说利用一定的载体来传播精神价值。传播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在形式上也要创新,用新形式吸引人,要热情创造新形式。

第三,体制要创新。文化生产体制、管理体制、经营的体制,总体上说还没有达到市场经济的要求,要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完善我们的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十几条要求,从管理体制到经营体制,都讲了很多。要把市场主体改造成为完全的现代企业,应对市场发展,真正独立经营。管办分开,依法行政,不要随意干预微观主体。

第四,机制要创新。我们现在的一些单位,之所以活力没出来,就是因为机制没有创新。体制变了,但是机制还是老一套,仍然是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能生不能死的办法,管理还是比较散,要改变,要变革,要创新。

第五,技术要创新。不仅是互联网的业务技术问题,现在文化领域的技术,从生产技术,到制作技术,到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已经有专门的实验室在探索。最近有一个试验——在一堵隔音大墙外提问题,一边是智能机器人,一边是人来回答问题,提了十个问题,回答得最好的是智能机器人,这就是技术力量。知识生产的智能化、机械化、工业化的方向,已经开始有了,这个技术不是一点点的,它有多种关系。有人预测信息社会过后,下一个就是智能社会。现在信息是重要的资源,下一步智能就是更重要的资源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下一个是智能社会。过去我们认为机器人只能按照人设计的程序做事,现在事实证明并非如此,你没有设计的程序,它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方法也能做,所以要靠技术的创新来提高我们的效率和生产力。

第六,管理要创新。我们文化单位本身,也面临着科学管理企业的问题。国家宏观体制怎么管理,党委、政府、行业要创新,文化单位自身的管理也要创新。比如,现在国有企业实行的大量创新,互联网金融进来了,传统银行面临倒逼,再不创新存款全部都跑到别人那儿去了。我们的文化单位也是一样,企业的经营管理一定要创新,要使用能够适应本身业态发展的一些管理手段,更重要的是观念要创新,把管理重点放在资源和人才的优化上。大家现在做文化工作,一定要与时俱进,不能拿过去传统的观念和生产文化的方式,来对待今天的文化生产了。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方式,站在自由、平等、民主、互动这八个字的基础上去思考文化生产,全面地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文化发展的水平才会大大提高。

总的来说,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跨越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很大的突破。把数量、规模、水平、影响力和竞争力这些东西做好了,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地发展。如果文化不创新,还是在原来的模式上发展就是死路一条,顶多是多一点少一点;而现在要求文化真正有影响力,文化产业能够有适当的模式。核心问题就是我们的著作权、知识产权支撑我们整个文化领域的创新。所以,我国只有加大力度普及版权意识,提高全社会的创新能力,文化大发展才有希望。

从经济领域到文化领域,我们的弱项都是缺乏创新动力。我们的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我们的文化缺乏具有创新性的能够影响世界的产品。我们文化市场看起来很大,品种很多,数量也不少,但依然不能成为一个文化强国。三中全会提出了文化改革三个目标:建设文化强国、培育核心价值观、调动全体人民的文化创造力。我们的改革也要围绕这三个目标展开,文化战线应当认清形势,开拓进取,为建设文化强国而奋斗。

因为长期在文化战线工作,非常了解我们大家现在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的解决要靠改革和创新,这也是文化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希望大家进一步研究、进一步实践。

(本文根据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在2014年中国版权高级研修班上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发表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