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随心
与超男超女同行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今年十月初与我同行的五个人中,我觉得个个都是我师;不仅如此,他们还可以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超男超女。
先说超女A。A是美国管理学界的著名学者,不仅多次得到论文大奖,而且还担任过美国顶尖学术期刊的主编(华人学者中的第一位),以及全美管理学会的主席。该学会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和两万名来自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A在中国内地出生,中国香港长大,到美国读大学、工作,后又读博士并留在美国大学任教。20世纪90年代中回到中国香港刚刚成立的一所新大学,担任创系系主任.90年代末第一次去中国内地,为中国经济和商学院的发展所吸引,但又发现中国学者的研究水平参差不齐,遂决定从研究方法入手帮助中国学者。A通过系里一个研究中心的支持,创办了研究方法培训班,每年从中国大学招收几十名有潜力的年轻学者,为他们免费提供为期一周的培训。后来这个培训班被称为中国管理学界的“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目前活跃在中国管理学术第一线的优秀学者。更有历史意义的是,在这个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管理研究在整个学术界的水平和地位,在2002年,A又倡导创立了一个专门做中国管理研究的国际学会,成为该学会的创会主席,同时兼任学会会刊的创刊主编。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学会已经有超过六千名来自全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成功召开了五次大型学术会议,以及八个研究方法培训班。更令人鼓舞的是,学会的会刊已经加入世界一流学术期刊的行列,中国的管理研究也开始进入主流学术研究的领域。令人特别佩服的是,所有这一切事情都是A在教授本职工作之外的业余活动,既无报酬亦无奖励。现在A虽然已经退休,却还在孜孜不倦地经营着学会、会刊,并且继续带领年轻学子做有意义的研究,在中国、美国之间频繁飞行,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超女A的行为和思想对我的影响深远,与之同行,人生的境界迥然不同。
再说超女B。B是新加坡某大学的著名教授,早年曾在美国留学,之后回到新加坡,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研究,近十多年来对文化研究着迷,创办了文化智商研究中心,不仅每年都有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发表,而且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开发测量文化智商的软件和产品,为跨国公司选拔和培养国际化人才做出直接的贡献。该中心的培训录像都到好莱坞制作,非常专业。与此同时,B多年来还担任系主任的工作,管理一个有近五十名教授的大系,做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吸引了许多优秀的美国大学的学者前去工作。此外,B还创建了世界一流的心理学实验室,拥有各种最前沿的研究器械和实验空间,让我这个热爱实验的人羡慕不已。不仅如此,B还兼任大学与新加坡政府联合项目的主管,并且经常被邀请去企业或中小学做管理咨询。她办公室外面有两个小办公室,每个小办公室里有一名秘书,由此就可以想象她一人身兼数职的工作的繁重,但她却是举重若轻的模样,自己的办公室桌面上一干二净,墙上只有一幅巨型照片,是驶向一大片原始森林的道路,名为“Into the Woods”。第一次与B深度接触,即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更让我敬佩的是,B最近又接受了一项新的工作,担任一本全新的学术期刊的副主编。“能者多劳”这个成语用来形容B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与这样的超女同行,我从中得到的鼓舞可想而知。
现在来说超男C。C是英国某大学的著名教授,从小在印度出生成长,后来到美国留学,博士毕业后先在美国的一所大学任教,之后又去了英国伦敦的一所大学任教。C常年做与创业有关的研究,发表、出版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论文和著作。从他现在担任的职务来看,就能发现他为什么是超男了。首先,他是学院的副院长,主管学院的教授管理(招聘、升迁、绩效评估等)。众所周知,知识分子大概是最难管理的群体了,由此可以想见其管理工作的难度之大。其次,他还担任学院创新创业研究中心的主任,主要责任在于与印度的大学和商业机构建立联系,共同进行研究课题,等等。更不要说他多年来还担任管理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副主编的工作,最近他又欣然接受了主编的工作,开始了每天平均要审阅三篇学术论文的生活。对一个普通学者而言,只要担任这三项工作中的任何一项就可能会达到焦头烂额的程度,而C能够同时抛三个重磅橘子还不让任何一个落地,只能让我佩服不已。然而,这一次我们在一起闲聊的时候,我还有了一个新发现,原来他还同时做着另外一件伟大的事情,那就是在印度建一所全新的私立大学!从校园的设计、系科的建设到教授的招聘等全程参与。他一年在英国、美国、中国、印度之间飞行之频繁叫我瞠目,却还能够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位,绝对是我学习的榜样。
超男D也非常令人震撼。首先是他的学术高产。在过去的15年中,他出版了16本英文专著,发表了134篇学术论文。这在美国管理学界的学者中实属罕见。不仅如此,多年来他还担任一本重要学术期刊的主编,审阅大量论文,并曾担任系主任.D出生成长于中国,对中国国情非常了解,也与中国的大学有着情感上的联系。因此,三年之前他又勇敢地承担了中国某大学商学院院长的职务,每个月在美国、中国之间飞行。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他在担任院长之后,对学院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升级,把美国大学的教授资源充分运用到提升学院的学术水平和学生的学术活动之中,比如请名师来做讲座、带学生做研究课题等;同时整合国内的企业家资源和政府资源,提升学院与商界的联系以及社会影响。短短三年时间,就让学院拿到了国际上最权威的三项认证。D的个人学术成就和领导学院的成就均令人瞩目,让普通人望尘莫及。
超男E是英国某大学的著名教授,从事与创新有关的研究,对创新金字塔的底部情有独钟。他的研究基地多在非洲和东南亚,每年花很多时间在亚非国家讲学、做研究,还带儿子去非洲登山攀岩。E多年来为美国管理学会服务,曾经担任其权威杂志的副主编(欧洲学者中的第一位)。特别有意思的是,与超女A相似,E也热衷于创立新的组织和项目。E是荷兰人,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曾经先后在荷兰的两所大学任教,后来又去了英国。在荷兰的大学,他是学院管理博士项目的创始人,该项目后来在荷兰所有大学中排名第一。后来他又创建了学院的国际商学中心,成为中心的创始主任。到了英国的大学后,他又创立了共同创新实验室(Innovation Co-creation Lab),成为该实验室的创始主任。这项工作需要与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的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以及地方企业合作,研究如何设计创新团队、网络、科技园和商业模式,对提高落后地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E一年中有几个月的时间在英国、美国、东南亚、南美和非洲之间来回奔波,他给我们的邮件大部分是在旅途中写的。特别值得钦佩的是,在每一封邮件里,他都有非常实质性的重要信息传达,而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话,显示出其做事情的认真和专注。
我之所以把A、B、C、D、E视为我师,是因为他们不仅是非常优秀的个体,更重要的是他们都为别人和社会做了很多事情。超女A和超男E是创始者(Founder),他们在不断创造新的组织的时候为社会创造价值。超女B、超男C和D是建设者(Builder),他们通过自己的贡献把已有的组织变得更有价值。与此同时,他们的工作也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学子和民众,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能够与这些超男超女同行,我深感荣幸。
2013年11月于美国西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