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规模、体系与小国脆弱性

小国就是脆弱的吗?或者说,“小”[1]就意味着脆弱吗?这是小国研究的基本问题。对许多人而言,小国“脆弱性”[2]是个一望而知、不证自明抑或理所当然的客观现象。但在小国研究者看来,这绝不是一个想当然的简单问题,而是一个既重要且复杂的学术难题。有关小国脆弱性及其影响的争论,是小国研究中的重要议题。一些小国理论家将脆弱性视为小国的基本共性[3]、小国界定的标准[4]、小国行为归因的客观变量[5]。基于利益驱动或同情弱小的学者则极力倡导小国的脆弱性,且试图以此为依据为小国争取更多的国际关注与外来援助。[6]也有一些学者倾向于认为小国脆弱性虽是客观事实,但时代的变化已经大大缓解了小国的传统脆弱性,因而将脆弱性作为小国研究的中心议题似乎有些不合时宜。[7]脆弱性无疑是小国研究难以回避的核心问题之一,那么,小国脆弱性的内涵是如何演进的?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从理论上来看,上述争论也隐含着两个彼此相关的逻辑:一方面,国家规模与脆弱性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或关联性,因为规模具有不容否认的政治经济意义;另一方面,全球语境对该关联性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而国家脆弱性是个动态的概念。

显而易见,“小”是小国“脆弱性”的传统根源。以传统眼光视之,规模大小与实力强弱相互关联,“小”与“弱”“、大”与“强”相互对应、互为因果。受制于人口、领土规模的相对局限,小国实力相对有限,国际影响力相对低微。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下,小国往往是一个“易碎品”,且被归类于相对脆弱的国家类型之中。在国家与体系的关系中,它们往往是体系的“服从者”而不是“建构者”,安全的“消费者”而不是“供应者”,经济的“依赖者”而不是“自主者”。小国是脆弱的,相对于规模更大的国家而言,这就意味着它们因为先天的“小”而存在许多生存与发展的缺陷,来自内外的挑战与冲击所产生的影响更为普遍和严重,国家治理与对外政策的波动性与难度更为显著一。但是,小国脆弱性绝非根深蒂固和成不变。

与此同时,国际体系的演进是小国脆弱性内涵变动的基本动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规模与国家脆弱性之间具有程度和性质各异的相关性。随着全球体系的不断演进,小国已经成为国际体系中的一个庞大群体,许多小国在经济成就、社会建设和国际影响等方面表现惊人。在这些事实面前,规模等同实力的传统观念逐渐弱化,人们开始认识到国家大小(国家规模)是数量差异,而国家强弱则是质量差异,大小并不完全等同于强弱。国际现实和观念的变迁使人们对小国脆弱的观点有了新的认识,或者说,在时代变迁的全球背景下,“小”衍生的国家脆弱性所具有的传统政治经济意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因而,在小国研究中有必要结合理论与实际重新评估其脆弱性内涵与外延的演进及影响。

因此,规模、体系是探索小国脆弱性演进的主要理论途径。在不同的国际体系下,规模都具有显著的政治经济意义,作为一个基本背景,规模影响着国内政治、经济、社会乃至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国家特性的形成和变迁中发挥着建构性作用。小国脆弱性本质上决定于规模的政治经济意义,因而“小”与脆弱性之间是相关的。“小”是小国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是小国的基本特征,因而“小”所建构的小国脆弱性毋庸置疑。与此同时,体系的性质或者特定的全球语境则影响着小国脆弱性的内涵及其政治经济影响。在强权政治思维横行天下、贸易相互封闭的世界上,小国极端脆弱,甚至毫无生存的机会;在国际机制相对完善、贸易开放自由的世界上,规模的政治经济意义就大不一样了——小国不仅有容身之所,而且有发展之机,脆弱性的内涵与影响也就有了革命性的变迁一。言以蔽之,“小”建构了小国脆弱性,体系的变化影响着小国脆弱性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