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瑞典春季滑雪的诗意旅行(2014.3.18-4.2)

撰文:醉雪(卢建)

摄影:小西儿

瑞典

每年春天,踩着雪板追随雪花飘落时前人走过而尚未完全掩盖的踪迹,向地球北方高纬度地区迁徙,已成为小西儿和我的生活习惯。与往期略有不同之处在于,我们这次选择进入瑞典内陆。我随身携带一卷本土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集,特意搭乘火车,沿途体验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此行的目的地是北欧最大的国际滑雪度假区——瑞典中部依山傍水的小镇奥勒(Are),它位于北纬63°24′,东经13°05′。奥勒幅员辽阔,山形地貌和气候环境复杂多样,冰雪运动项目丰富多彩。山峰主峰Aretopp海拔1430米,而山脚下的Aresjon湖面海拔372米,垂直落差超过1000米。该滑雪大区拥有103条各种难度级别的滑雪道,另有不计其数的深林滑雪路线和大面积的野雪陡坡地形;配套提升设备44条,其中80人大吊厢1条,岗多拉吊厢2条,其余为8人、4人高速吊椅和普通双人吊椅及若干条T型大拖牵,彼此之间与山下免费公交车相互联网运行,效率之高,堪比法国的夏蒙尼小镇。

奥勒小镇配套的住宿和餐饮服务能够适应各种需求且形式多样,多数都是围绕缆车站而布局的直接滑雪进出(Ski in-Ski out)概念,出门上山滑雪和返回驻地非常方便。如果逗留天数较长,可选择配备炉台灶具和锅碗瓢盆的酒店式公寓,去小镇上2个中型超市选择来自世界各地的生鲜或冷冻食材和调料,自己烹调可口的食物。

奥勒小镇是通往瑞典和挪威北部的咽喉要道,公路、铁路和航空线路于此交会,奥勒机场距离此镇约130千米。我主张自助滑雪旅行,机票和住宿全部都能够在国内提前完成预订,通过互联网可以简单搞定,不由得慨叹这一快捷方便的时代。

Day1:春季就该滑春雪,一直滑到“五一”国际劳动节。目的地:北欧最大的滑雪度假区奥勒。

从瑞典斯德哥尔摩(Stockholm)的国际机场Arianda Central楼下直接换乘国际列车去中部的奥勒滑雪小镇,全程大约11个小时,有卧铺或软座车厢,安睡一夜就可到站。如果睡过头,列车就开到挪威北部的终点站纳尔维克(Narvik)港了,那里也是我俩3年前暮春去滑雪旅行的地方。

Day2:当地时间上午8点多顺利抵达奥勒滑雪小镇车站,路边招手拦了一辆出租车,在坐落于半山腰的酒店公寓TOTT办理入住,含免费早餐。房间里有两眼电磁炉,锅碗瓢盆若干,晚餐可自主烹调,相当惬意。餐厅窗外即是一片雪景,十分养眼。下午上山滑雪热身3小时,也是为了消耗精力,以利于倒时差自然入眠。傍晚在小镇内四处闲逛,去小镇超市采购了海鲜和蔬菜瓜果等食材。

天空多云,间或小到中雪。

“衣帽上的阳光像黄蜂身上的花粉,阳光在‘冬天’的名字上坐着,坐到冬天消隐。雪中的圆木静物画使我深思,我问:‘你们想跟我去童年吗?’”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冰雪消融》的诗句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

入夜,气温骤降。雪越下越大,看着窗外,想起那首夜歌:“风暴把嘴贴向房屋,想吹奏一个曲子。我不安地躺着,翻身,闭眼,默读风暴的歌词。”这是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作《冬夜》中的诗句,此篇获诺贝尔文学奖。

Day3:瑞典奥勒滑雪场的海拔高度与日本北海道类似,但山顶的雪景却能给人身处北极圈冰原的幻觉。降雪已持续20个小时,四周是一片如凝脂般的色彩,峰顶的滑行路线能见度很低,全靠脚下的自然反应。午餐后果断下撤,穿过山洞返回驻地附近的松林和灌丛,玩轻粉雪弹转,亦乐在其中。

Day4:天空终于放晴,前山大风,数条吊空索道关闭。上午乘坐超长的地面大拖牵上山,排队的队伍竟长达200米,不禁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一整天在窝风的东区Are Bjornen进行慢节奏活动,林间雪道十分有趣,雪况也不错。学习到几种另类雪道的规划方式,也算是此行的一个意外收获吧。

瑞典奥勒滑雪度假小镇东区,昼与夜。“太阳离冰很远,在冷暖交界处飞舞。风像推着童车在慢慢地走着。全家倾巢而出,看久违的蓝天。”引自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冰雪消融》。

Day5:雪过天晴,再上奥勒山顶,眼前却呈现了另一番景象。以各种登顶方式登顶,然后滑降而下的雪友不少。西区几条拖牵关闭,人烟稀少。冰原的雪景,让人恍惚置身北极。小西儿腰病再犯,却在千层饼般的野雪坡上无所畏惧地任意回转,不禁使我惊叹。

跳一跳,十年少;飞一飞,天马威。已到了花甲之年的我,仍然能在奥勒冰原的西坡野雪上纵情驰骋。

Day6:又是一个粉雪天(Powder day)。凌晨醒来,欣喜若狂,窗外雪舞轻扬。北纬63℃的春天,降雪真是频繁。一会儿就踩着雪板去奥勒西区的松林和灌丛,扬起一片松散的粉雪。

瑞典奥勒滑雪度假区的西区Duved &Tegefjall,人烟稀少、风景优美、地形变化丰富,特别适合家庭滑雪度假。既可扛板出门,借助拖牵上山,然后滑向任何缆车的山下大站;也可到公交车站,乘坐免费大巴一刻钟即可抵达该区高速缆车站。林间轻粉雪让众雪友心旷神怡;冰原上偶遇一大群麋鹿,真是意外的惊喜。

“雪中的三棵黑橡树,粗糙但细腻。它们巨大的瓶身,在春天将喷溅绿荫的泡沫”这是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句。

Day7:在连续滑行几日之后打算彻底休息一天。在小镇逛街、购物,做一顿泰式晚餐,米饭配蘑菇蔬菜汤,热乎乎火辣辣的,抚慰一下我那忌生冷的东方肠胃。

Day8:从山上下来后,与奥勒当地玩超级大回转的教练朋友喝一杯,明天需要请他们多多指教道外滑雪。上楼,给小西儿做好吃的:黄油香煎七味北欧鳕鱼,佐以新世界干白。东西合璧的即兴创作,博得佳人一笑。

天晴无风,登山,到后山玩35°极陡坡野雪、越野滑雪。瑞典的奥勒毕竟是北欧最大的雪场,北坡的大碗里盛满了干粉雪,垂直落差1000米。小西儿大弯回转,掀起雪浪,在身后拖起一道长长的冰晶彩虹。

瑞典奥勒的后山北坡大碗,满满的都是干粉雪。我以疯狂的方式度过自己的花甲之年:起步,然后35°极陡坡,甩几个大弯,喷个大浪拉个烟,跳两个小崖,小试牛刀。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我到国外滑雪,不知不觉中养成了避开机压雪道而专找道外野坡且滑且跳的习惯,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滑雪者。

Day9:在野雪上用大胖板玩机压雪道回转实在累腿,中午我们果断与当地朋友告别,再次背板爬上奥勒雪场主峰,滑降东北坡野雪路线。小西儿一路雪中冲浪,对双黑野坡硬壳雪毫无恐惧,兴奋得无以复加。收工时她对我今日的拍摄技术予以高度肯定。大喜过望之下,她表示今晚要亲自下厨做饭,以庆祝自己的雪季圆满结束。至于我的雪季,歇息数日后还将继续。

冒着凌厉的侧风我再次背板徒步爬山1000米,经奥勒主峰去后山玩野雪,大风已将坡面刮成鱼鳞坑。大角度立刃,利用极陡坡的速度,切开表层硬壳。粉饼状的硬壳如车轮一样在身后炸开、滚动。滑降双黑道外野雪确实很刺激。途中偶遇滑雪者自由双板Pro跳大崖抡360°,十分潇洒帅气。

Day10:商务访问瑞典Areco造雪机工厂。北京南山滑雪场12年来人工造雪的主力机型一直是Areco & Sufag雪炮。

Areco & Sufag雪炮为当地森林里世界杯越野滑雪锦标赛场地准备了堆积如山的人造雪,可以保存一年。技术诀窍我也偷偷学到了。午餐为瑞典厄斯特松德(Ostersund)的驯鹿肉和土豆主食,相当可口。

Day11:逗留瑞典中部小镇厄斯特松德,沿着Storsjon大湖徒步半日。据古老传说记载,此湖曾有水怪出没。耳旁仿佛飘来大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的吟唱:“三月的一天我到湖边聆听,冰像天空一样蓝,在阳光下破裂。而阳光也在冰被下的麦克风里低语,喧响,膨胀。仿佛有人在远处掀动着床单。”

厄斯特松德,瑞典中部一座拥有约6万居民的城镇,距奥勒滑雪度假区约120千米,通飞机、火车。镇上没有多少中国人,却开了数家中餐馆。品尝了数日的北欧风情之后我特别怀念米饭的滋味,便选了商业街的一家上海餐厅,点了“麻婆豆腐烧牛柳”解馋,觉得比西餐牛排可口得多。

Day12:赶火车,5个小时后重返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沿途观赏了森林、湖泊、池塘、村庄等诸多景色,倍感亲切。抵达宾馆放下行李后,马上逛街,找东方口味的餐馆,吃白米饭,喝泰国冬阴功汤解馋。

Day13:参观皇宫和诺贝尔博物馆,博物馆里有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生平简介与著作,在纪念品小店买了中文译本,回国再细细品味。

Day14:坐有轨电车,于斯德哥尔摩附近一处造船遗址参观著名的瓦萨沉船博物馆。1628年秋某日,这艘巨大的瑞典木制战舰下水才航行1海里就沉没了,不禁令人扼腕叹息。333年后,瑞典政府花巨资完整地将其打捞出来并修复如初,使得这艘古战舰重见天日,令人叹为观止。

我在外游荡期间,饮食上一重果腹,二重口味,在意特别料理对我的肠胃舒适与否。在寒气重的地方,比如斯德哥尔摩街边的中餐馆,来一碗江南小葱薄皮馄饨汤,一盘煎饺,足以使我因旅途劳顿的身体感到慰藉。另外,喝着啤酒,与来自江南的老板娘聊点关于瑞典的中国同胞们的事情,长长见识。

Day15:瑞典姑娘们特别推崇东方美食,也一直为自己高大挺拔的身姿与强壮健美的体格而自豪,这次我终于眼见为实,可以说我在瑞典这两周不虚此行。

瑞典春滑旅行结束,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