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会偷懒代表“高效+高质”

你肯定见过那种会学习的人:同样的科目,他们就是比你学得更快,记得更牢。

他们能成为“学霸”,先天的天赋肯定占有一定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恰当的“偷懒”方法。

聪明人都会“偷懒”。这里的偷懒不是偷工减料、好吃懒做,而是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更快速、更轻松地完成工作。所以,我一直自称“懒人诺壹乔”,这是因为我希望自己能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更快地完成PPT。

我对我的学员做过统计,他们完成一页简洁风格的PPT平均需要10-15分钟,而我能把这个时间压缩到3分钟。这个时间差意味着什么呢?——同样是做20页的PPT,我会提前1-2小时完成。

所以,我经常鼓励学员多“偷懒”,高效率地完成PPT。

会偷懒,做PPT创意更多

很多人做PPT,最痛苦的就是没有灵感和创意——排版没灵感,配色没灵感,素材没灵感,拖上一天也做不出几页来。

会偷懒的人是如何摆脱“灵感荒”带来的影响呢?我的建议是四个字——归纳总结。很多人做PPT没灵感的时候就去看网上的模板或者优秀作品,看一个仿一个,最后筛选出自己能用的设计。

而会偷懒的人则会把自己见过的设计进行归类,实现“四两拨千斤”,把创意性工作转换成机械性的排列组合,这样自然就不容易缺灵感了。

举个例子,电商APP(应用程序)首页的图片Banner(横幅)呈现方式会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和喜好而变化。也就是说,几乎每一位消费者看到的淘宝首页都是不同的。每年“双十一购物节”期间,阿里旗下的天猫和淘宝每天要展示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张不同的Banner。

你可能会想,这样巨大的工作量得需要多少设计师啊?

阿里有很多聪明人,他们设计了人工智能设计程序“鹿班”。

“鹿班”首先通过学习Banner设计常见的成百上千种版式,建立Banner排版的基本模型。然后,它会根据模型的分类收集不同的素材:文案、产品、背景、点缀元素、logo(标志),等等。通过“排版+素材”的排列组合,“鹿班”几乎可以无限生产各种各样的Banner。

而通过“鹿班”设计出的Banner,不但风格统一,而且美观大方。

2017年的“双十一”期间,“鹿班”共设计了约四亿张Banner,平均每秒8000张!

低效的勤奋者喜欢等待灵感出现,而聪明的偷懒者会通过构建模型,彻底解决“灵感荒”的问题。至于构建模型的具体方法,我会在2.2章中为你进行详细的剖析。

会偷懒,做PPT速度更快

除了灵感问题,还有一个常见的困扰就是制作PPT的速度太慢。很多时候,速度的快慢决定了你下班时间的早晚。

有人说,制作PPT的速度是靠练的,练多了就好了,就像是语文课本中《卖油翁》里的那句话:“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话是没错,可是如何练习才能最快速地提高速度才是关键。想要提高技能,普通人会“刻苦练习”,而聪明人则会“刻意练习”。

别看只是一字之差,其实它背后的差别非常大。刻苦练习好理解,就是起早贪黑不怕累,可“刻意练习”是什么意思呢?总结起来是五个字:破除自动化。

相信你肯定有过技能“自动化”的经历:骑车的同时还能和朋友聊天;吃饭的同时还能给同事打电话;做饭的同时还能追电视剧……我们的大脑允许我们下意识地完成某些技能,但副作用就是——这些技能无法继续提高。

高手会用“刻意练习”来打破自动化状态。比如跑步,人人都会,可是好的跑者永远不会让跑步陷入“自动化”——他们会在迈出每一步时分析是脚尖落地还是脚跟落地,落地是靠前还是靠后,呼吸和步伐的配合是否协调,等等。

美国著名高尔夫球球星“老虎”伍兹有一项绝技:如果挥杆途中发生意外,或他感觉自己状态不对,可以硬生生地停止挥杆,重新开始——宁可停止,也不让动作“自动化”完成。是的,你只有走出舒适区,破除自动化,才能快速提升技能。

再回到PPT制作的话题上来。

为什么会偷懒的人能做得更快呢?这是因为聪明人在做PPT的时候也会“刻意练习”。比如说复制文本,在PPT里复制一段文本有多种方法:

1.鼠标右键复制、粘贴;

2.用快捷键CTRL+c和CTRL+v;

3.用快捷键CTRL+d;

4.按住CTRL+鼠标拖拽。

这几种方式都可以实现“复制”。而且,理论上,用哪个方法都可以。

既然殊途同归,普通人也许从来不会研究这几个方法背后的优劣,而高手一定会提前花一点点时间去研究哪种方法更省时:比如,复制文本框的时候,“CTRL+鼠标拖拽”的方法是最快的。如果再加上SHIFT键,就可以在平移的同时实现复制,一步到位,效率最高。

于是,高手只要遇到复制文本框的情况,就一定会采用“CTRL+SHIFT+拖拽”的方法,因为它是所有方法中效率最高的。

同样的道理,在PPT中插入图片也有很多方法,哪种方法更快呢?把一段文字拆分成多个部分,怎样操作会更快?把多段文本的颜色、字号、行间距进行统一,如何操作更快?

高手一定会提前研究,找到最省时间的办法,刻意练习,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而这些习惯会在每一次操作中为你节省一点点时间,最后积少成多,让你花比别人少30%-50%的时间高效完成工作。

记得有一年,我需要为全部门两百多个课件的PPT统一风格,工作量极大。几乎每个工作日,我都要完成一份PPT的修改。当时,我并没有按照以往的习惯去制作PPT,而是先设计工作流程,为后期节省更多的时间。

每做一个PPT,我都会尝试1-2种可能提高效率的新办法:哪种风格的模板更好用?如何快速统一图片大小?同样的操作,用鼠标和快捷键哪个效率高?在刻意训练一年之后,我制作PPT的速度和效率突飞猛进。

低效的勤奋者喜欢多次重复练习,而聪明的偷懒者会不断破除自动化,刻意练习。在本书中,我会分享很多提高PPT制作速度的方法,也会讲解很多经典的案例,希望你也能做到刻意训练。

会偷懒,做PPT返工更少

设计得好,制作得快,这难道就可以了吗?其实它背后还有一个隐藏的陷阱——返工。如果你辛辛苦苦做完了一份PPT,结果客户不满意,让你重新返工,你是不是会很气馁呢?

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只会自认倒霉,客户要求怎么改就怎么改。可是像我这种懒人,实在是忍受不了反复修改带来的精力消耗。于是,我汇总了常见的返工意见,做了一个大致的分类:

风格不满返工,页面尺寸返工,页面底色返工,内容替换返工。然后,我研究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比如提前制作风格小样,页面尺寸样机展示,页面底色搭配建议,PPT内容四轮确认机制,等等。

这样,我在做PPT的时候就有了一份标准流程。实践证明,这份流程图帮我完成了超过一千份PPT,虽然不能完全避免返工的问题,但是使得返工的比例大大下降。

与其无效努力,不如聪明地偷懒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里提到“1万小时定律”——1万小时的持续练习,可以让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

有一次,我和朋友聊到“刻意练习”的话题。朋友说了句自嘲的话:“车龄10年,厨龄20年,加起来都超过1万小时了,可我哪个也没成大师。”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我周围很多人做过的PPT已经有一百多个了,可是PPT的水平和效率却没有明显提高。

如果一个人能够持续稳定、高效地完成PPT,那他一定善于思考和总结,能够刻意练习。所以,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会将自己总结的“偷懒秘籍”分享给你,让你学得更快,做得更好,水平更稳,思路更清晰。

第二章 解决三大难题,轻松掌握PPT

在上一章内容中,我们了解了学习PPT的必要性,以及我的“偷懒观”。而事实上,在学习PPT的路上,有相当一部分学员是被三个困惑“吓跑”的:

1.网上PPT教程那么多,到底怎么学;

2.技术都学会了,做起来还是没灵感;

3.有了灵感,却总找不到合适的素材。

不把这三个困惑想清楚,是无法进行后期学习的。要知道,我们接触的教程越多,脑子就越乱。因此,本篇内容将为你搬走这三座大山,化繁为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