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章 仕女年画概说

仕女年画其实就是美女年画。因为年画是吉利喜庆的,代表了民众的理想,集合了人间的一切美好,所以年画中的女子,是年画艺人按民间审美标准塑造出来的最美形象。尽管每个人对美有不同标准,年画中的女子总是符合大多数人审美的标准美女。

各地年画都有很多仕女年画,总体而言,这些仕女年画都力图塑造尽善尽美的美女形象,而艺术风格上则或多或少有所不同。

如桃花坞仕女年画端庄典雅,杨柳青仕女年画雍容华贵,武强仕女年画艳丽淳朴,杨家埠仕女年画乡土味浓。再如平阳仕女年画清纯脱俗,如同清晨的露珠、如同幽谷的清溪,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觉。

或许,这是因为平阳是中国第一幅仕女年画《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产地,该年画也称《四美图》,是我国的雕版印刷从宗教题材转向世俗内容的标志性作品,为中国年画史上仕女画的主导地位开了先河。所以平阳年画史上出现了很多仕女年画代表作品,有《四季美人图》《渔妇》《吉庆有余》《渔樵喜乐图》等,这些仕女年画可以用“清”字来概括:清丽、清新、清爽。

中国仕女年画艺术的繁荣与我国汉民族民俗内涵的母性特征的影响分不开。母性是人性的本源,母性特征就是传统家庭特征,母性的光辉照亮人类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弥漫温馨气息,母性又是人类借以世代繁衍的根本所在,所以,女性魅力是社会群体的黏合剂,这正是仕女年画世代不衰的原因。

中国仕女年画艺术的繁荣与我国汉民族民俗内涵的母性特征的影响分不开。

对母性特征的展示,对生殖繁衍意识的赞颂,加之对传统文化忠孝节义的道德宣扬,综合而成为世俗画表现的主要范畴。

仕女年画的繁荣,也与女性文化引人入胜有关。女子小时候叫闺女,长大了有闺房,同性朋友称为闺蜜,这个闺字就有文化来由。闺本是一道门,“闺门”之内,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

闺是怎样的门?

《说文》:“闺,特立之门户,上圆下方,似圭。”闺门与拱顶门洞是形相近的。

《墨子·备城门》称城上小门为闺门,是相对而言:“大城丈五为闺门”,城门则要比这高大得多。因此,《荀子》中有“俯而出”所误以为闺者——宫苑里、府宅中的小门。

《公羊传·宣公六年》“有人荷畚,自闺而出者”,何体注:“宫中之门谓之闱,其小者谓之闺。”不同于中轴线上的重重宫门,闱、闺是小门,是宫室,或者说具体房间的出入口。宫殿重重,闺是内宫小门;庭院深深,闺是后院房门。纵观“闺”字的历史,越来越侧重于表示后者,即内宅里的闺房,及由此引申的意义。

就像“大门小户”可以指代院落人家一样,“闺”也被用来以门代室,所表示的自然不是门脸房屋,而是内室,如汉代枚乘《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

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男主外,女主内”。闺为内室,正好作为女子生活空间的称谓。于是,“闺”由内室进而特指妇女的居室。

明代《三才图绘》画闺,院内居室,一形状似圭的闺门,房内为妇人课子的情景。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闺门之内,自上而下提倡那么一种行为规范。这规范被称为“礼教”是后来的事。汉代《白虎通义》说:“或曰:夫人有谥。夫人一国之母,修闺门之内,则群下亦化之,故设谥以彰其善恶。”

晋代似乎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葛洪《抱朴子·外篇·疾谬》:“而今俗,妇女……之适亲戚,承星举火,不已于行……游戏佛寺,观视渔畋,登高临水,出境庆吊,开车褰帏,周章城邑,杯觞路酌,弦歌行奏……”

可见当时风俗,妇女并非是囿于闺门内之小天地的。

南北朝时,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说:“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

这有点像当代了,妇女持门户,抛头露面做得比男人还强。

不过,“闺”最终还是成为专为女子设置的“门”。“闺流”即女流,“闺娃”即女孩;种种礼教,“闺训”“闺教”“闺箴”“闺德”“闺风”“闺范”,都以女子为传授对象;闺苑之内,“闺心”“闺情”“闺怨”,全系女儿的感情生活。

白居易《长恨歌》:“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人未识,正由于闺之深——同闺外世界的隔绝。

在旧时,浙江《金华县志》“女事妇工,不出闺门,鲜钻穴逾墙之行”,广东《徐闻县志》“大家妇女不出闺门,唯事纺绩”,讲的就是闺门之内女性的生活。

宋、明两代,社会提倡“理学”,把“闺”门弄得如同一道屏障——有言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闺范”。

明代汤显祖《牡丹亭》有出《训女》,描写了闺中生活的单调。于是,杜家为女儿延师。于是,《牡丹亭》有了一出《闺塾》。

“闺”和“女”连在一起是闺女。什么时候就不再是闺女了呢?女子行笄礼之后,也就是十五六岁时;或于订婚以后出嫁之前。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岁时也要行笄礼。

尽管古代“闺范”对女子要求“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然而,从民间年画上看,到了清代,“闺范”似乎逐渐放开,《仕女游春图》《游园赏春》《佳人爱菊》《倩女寻梅》《放风筝》《渔乐图》之类的年画层出不穷,而且到了清末,还出现了描绘女子习武、女子比武的年画。仕女年画记录了女性开放史。

在年画形式上,仕女年画多以贡笺、条屏的形式表现,艺术风格清雅严谨,设色明丽而丰富,以印刷、手绘、晕染相结合,线条疏密合理,流畅轻松,背景处理除主要道具外,以大量空白形成一种空灵含蓄的气氛。这些作品除满足受众审美需要以外,还是研究各个时期女性服饰、习俗、生活方式的宝贵资料。

很多文化名人也钟爱仕女年画,如贾平凹除了收藏有《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外,还收藏了一幅《天仙送子》。他得意地说:“两年之间,陡然有两位天仙四大美人来我陋屋,试想想,古往今来谁有过此等福分?可收藏其实是藏品在收藏人,我的福分却正是让我来护佑和奉敬她们的。今夜里,在两幅年画前设案焚香,默想着那些雕刻木版的人,印制的人,数百年曾辗转护佑的人,能否在什么时候两位天仙四大美人破纸而出就坐在我的书房里慢声细语呢?看着香烟袅袅而起,我席地而坐,也燃起了一支烟吸着,便两句话生出心头——焚香供仙,吸烟自敬。”

“焚香供仙”,表明贾平凹不仅很喜欢仕女年画,还将其视为圣洁。确实,千百年来,民间年画艺人为我们创作的众多仕女年画,不仅放射出美的魅力,还闪烁着圣洁的光辉。

十美踢球图/桃花坞年画

表现清末女子的文娱生活。球即鞠,游戏用具。蹴踢为戏,称为“蹴鞠”,由宫廷逐渐传入民间。画面上有十女二童,个个形态栩栩如生,洋溢着西风东渐时期女性逐渐解放的活泼萌动气息。

要咱发福/杨家埠年画

童子骑金鱼,金鱼多子,古人观念里多子则多福。

童子手托一盘,盘中一马,马上一聚宝盆,寓意马上发财,古人观念里发财多金就是福。

女子手持一枝牡丹,牡丹是富贵花,富贵当然是福。

画面上所有物品都有寓意,所有的寓意都聚集在一个主题——要咱发福。这么多的意象都凝聚在一个焦点,看来是不发福都不行了。

游春图/高密年画

春不多,有花则春。地上生长的是欣欣向荣的花朵,衣服上生长着花,折扇上也是花草,整个画面给人春风扑面、欣欣向荣的喜气。

孩童的脸如初生之日,增添了这种一切都在茁壮成长的自然之气。

坐椅仕女/高密年画

坐椅仕女,端庄而沉静,沉静如一汪碧塘,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风,就是孩子手拎起的三个水果,给画面增添了动感。

动与静的哲学,在这幅年画上表现得如此协调,不着痕迹。

踢毽子/高密年画

踢毽子/高密年画

《踢毽子》是高密年画的代表作,流传两百多年,构图并没有改变,然而,今天看来仍然是如此清新,而且健美。

坐凳仕女/高密年画

和《坐椅仕女》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缺少了那风乍起的感觉。但娃娃一扬脸的流转眼波,仍给沉静的画面带来了动感,并与女子下垂的目光形成了照应。

花能解语/杨家埠年画

本年画主题取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咏石诗句:“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此诗句又源自《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帝(唐明皇)与妃子(杨贵妃)共赏太液池千叶莲,指妃子与左右曰:‘何如此解语花也。'”

花即女子,即使是聪明伶俐的女子,也会生出是非。这是相对于石头而言。即使是最美妙的女子,也不如冷冰冰的石头可人。显然,这是一种偏见和偏激。

然而,我们也能理解陆游的偏激,只要看看他写的另一首名词《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读罢,我们自然就可以理解陆游被迫休弃唐婉的情感,心的隐痛,让他对女人生出“花能解语还多事”的感慨。

不过,民间艺人不知道陆游和唐婉的故事,年画艺人是正面理解“花能解语”的,将“花能解语”作为最美好的寓意,寄托在最美丽可爱的女子形象上。

晚玉生香/杨家埠年画

典出苏鹗《杜阳杂编》:唐肃宗赐李辅国香玉辟邪二,各高一尺五寸,奇巧殆非人间所有,其玉之香,可闻于数百步。

玉生香、花解语是一对妙对,见于王实甫《西厢记》杂剧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的第二折:“娇羞花解语,温柔玉生香。”

此句也成为《红楼梦》第十九回的压题诗,诗句为“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晚玉生香》和《花能解语》一样,都是赞美女子之尽善尽美,从这两幅年画的描绘就可形象地感知。

欢乐新年/杨家埠年画

欢乐新年/杨家埠年画

题是《欢乐新年》,也可作《新年欢乐》,画面是母子情深,牡丹富贵。大红大绿的色彩,恰当地表现了欢乐的气氛。

女十忙/凤翔年画

《女十忙》是一张表现女子劳动场面的年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古代农家妇女将棉花制成布的经过:①弹花;②搓股卷;③纺线;④拐线;⑤浆线;⑥打筒;⑦接线;⑧引线;⑨缠纬纱;⑩织布。这十个操作程序,表现为“女十忙”。

年画作品以简练概括、大胆装饰的艺术手法刻画出早年农家妇女典型的发式和装束,以及人物的劳作动态和生产用的各种工具。

中国盛产棉花,自古“男耕女织”的分工,使妇女从小就熟悉种植棉花,且人人都是纺线的能手。

莲花女子/清

莲花女子/高密年画

莲花多子,多子则多福。莲花如女子,女子如莲花。年画表现了古人对女子繁殖生育的祈祷和祝愿,新婚之家都要贴这幅年画。

我们今天欣赏这幅年画,不再在意它的寓意,更多地是欣赏它的美丽。

连年有余/高密年画

连年有余/杨家埠年画

童子扛鱼,“鱼”谐音“余”,故画名为《连年有余》,祈愿生活富裕。

何仙姑/桃花坞年画

何仙姑/清

何仙姑是神话传说“八仙过海”中的八仙之一,也是八仙中唯一的女仙,她的随身道具是荷花。

莲花女子/高密年画

坐在莲花上的女子,称为莲花女子。莲花、莲子象征女性旺盛的生育力。

为什么民间年画中有如此多的“莲花女子”题材的年画呢?因为古代观念里不孝有三、无后乃大,多子多福,所以古代新婚夫妻最关心的是生孩子,如不能生育,则不仅是不幸,而且是最大的罪过。而古代医学不发达,没有办法治愈不育症,那么,受不育症困扰的家庭,就只有两种办法,一是拜观音,二是贴《莲花女子》年画。这是造成《莲花女子》年画的需求广泛和市场广大的原因之一。

仕女游春/高密年画

仕女游春是古代民间年画艺人乐于表现的题材。春天是美好的,仕女是美丽的,在美好的春天中踏青,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这类年画的画面都十分美妙。

放风筝/杨家埠年画

比仕女游春更活泼的画面是仕女放风筝。女子带着孩子一起放风筝,本身就是其乐融融的事情。动感的画面上,孩子手持风筝线,女子手举风筝,风筝即将升天,而女子也似乎飘飘然要飞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