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必要的陈述

从事吟诵的推广、普及,已有数十载,总有师友催我成书,以解吟诵之渴。然而,从当初“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的夜阑之境,到如今“融融向暖”“暗香在鼎”的回暖之时,已有诸多吟诵专家、学者的吟诵专著先后问世。拜读之后,才疏学浅的我,就愈加不敢下笔了。

2014年我携手原名师工作室和海燕吟诵社众位弟子,合作完成了名为《古韵今咏燕之声》的吟诵光盘,盘中附有一本书册,透露了一些自己对吟诵的肤浅认识。由于“书”隐于“盘”,其影响,颇显不足。

近年来,我先后被徐汇、零陵学区和上师大学区聘为传统文化——吟诵教学和普及推广的指导教师,又承蒙两个学区领导曾宪一校长、刘晓艳书记、郑敏芳校长的鼎力相助和热情扶持,《涵诗咏词》一书,才得以呱呱坠地。

我对此书的定位思考是——不敢奢求学术价值,只求通俗易懂,能为一线师生所接受。

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篇是“吟诵教程”(共八讲),以供吟诵拓展课之用。

下篇是“吟诵鉴赏”,指的是诗词吟诵品赏讲座(或展示)稿。汇集其中的有六份独立的讲座稿(或展示脚本),一份诗人专题系列讲座稿(内含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五位诗人的专题)。这些讲座(或展示)稿,实际上是我十三年(2005—2018年)探索实践的主要痕迹。十三年来,由于语文教学环境的变化,我不得不探索与之相适应的讲课(展示)形式和内容。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修改,才留下这一系列文字。

我反复琢磨而得“涵诗咏词”之名。“涵”者,涵咏、沉浸、滋润者也,强调诗词学习应该提倡“沉潜其意,浸润其情”;“咏”者,诵读、吟咏者也,强调“吟诵”是一种值得恢复、倡导的传统的学习手段。一堂堂讲课,一次次诵读、吟咏(唱),无非就是为了激起习者的品赏兴趣,激发涵咏的动力。其实,这正是笔者长期实践的体会和追求。

涵咏是目的,也是过程。吟咏是手段,诗词是内容。涵咏、滋润以养心,诗词品赏为育人,此之谓“涵诗咏词”也!

彭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