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女儿似父亲,儿子似母亲

有一位22个月大的男孩子,重9.28千克(刚低于第3百分位),高77.5厘米(刚低于第3百分位),妈妈说:“儿子出生时身体不差,有3千克,之后吃奶粉,三个月开始胃口变小,每餐只吃120毫升;一岁后,每日三餐奶,每餐200毫升出头,另两餐稀饭,但只吃两汤匙,生长像停顿了似的。”两个月前,妈妈辞去工作,全职照顾孩子,很是用心,还把奶粉减至每天只有睡前的180毫升奶。结果初见成效,日间吃饭的胃口增加了,一天三餐,饮茶时还可以吃两个叉烧包。可是,身长、体重并未因此而改变其百分位,甚至慢慢下滑至低于第3百分位!而当时3岁的姐姐却一直生长在第25百分位上,爷爷、奶奶责怪媳妇不会做饭,使孙子儿时长不好,影响他的将来。

随后,有人向父母建议打针——打增高针。父母上网查看,原来生长不好可能是生长激素缺乏,要注射生长激素,或者是甲状腺不足,需要服食甲状腺药物,若不及时医治,后果严重。可见母亲的压力何等巨大。

她在陈述时,差点儿掉下泪来,期望着医生检查后确诊,开出灵丹妙药,把孩子变高、变重。

其实他所需要的检查并不是抽血,治疗也不是打针、吃药。只要深入了解其父母身材、发育史及儿子的饮食习惯,便有答案:女儿似父亲,小儿子似母亲。

首先,要明白,孩子的身高、体重大部分遗传自父母,他父亲高167厘米,属25百分位,母亲高146厘米,低于3百分位,父母亲发育时年龄属于中等。所以大女儿似父亲,生长在第25百分位上,小儿子像母亲,要生长在第3百分位上。只是在怀孕时母亲营养太好,儿子出生时体重有3千克,接近25百分位,这样,他必须在第一年内将生长速度减慢,以致能到达第3百分位以下。这个内置的“指挥”,使他三个月后胃口下降,吃奶减少。一岁后,仍让他吃三餐奶,稀饭、吃饭的胃口自然更小。对于他来说,他吃得很舒服,并无被疏忽和被虐待的感觉,反而他感觉到周围家人的气氛颇为紧张。

一个身高在第3百分位的孩子,体重在第3百分位很正常。身高别体重身高别体重:又称“身高的体重”,是梁淑芳医生根据1993年的香港儿童生长调查结果,将0~18岁人群的身高、体重数据,按身高的不同水平,每隔5厘米或10厘米,分成小组,计算其体重的分布,取其百分位然后画出曲线图(见第36页图)。其功能是评估儿童的肥胖和消瘦。肥胖的标准:身高别体重的中位数×120%及以上;消瘦的标准:身高别体重中位数×80%及以下。中位数即第50百分位数值。处于第50百分位,属不肥不瘦,只是个子小,也是正常。有病当然要医治,但没有病就没有必要用药,否则会弄巧成拙。

实在有太多的例子,父母硬要把小个子催谷,结果成了小胖子。又或者得了情绪病,不只母亲而且孩子也有,那又何苦呢?父母需要达成共识,两代也需要达成共识,一起了解儿童生长的自然规律,接纳孩子因为遗传因素而致个子小。个子小不是坏事,也有他独特的长处,饮食同样要均衡,进餐时要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