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韩(盐城)产业园探索:“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
- 刘吉双 朱广东 张跃敏
- 5084字
- 2020-06-24 22:59:20
第一节 “一带一路”倡议概况
一、“一带一路”倡议布局
从国际布局来看,我国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划分为三个方向:“一是从我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二是我国经中亚、西亚到波斯湾、地中海;三是我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划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从我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向南太平洋延伸;二是从我国沿海港口,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在这其中,我国与其他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备忘录,并共同商讨了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国从信息化、产业资源、经贸与金融合作以及人文生态等多方面重点着手。例如,在信息化方面,我国凭借自身互联网技术优势,帮助亚洲多个国家改善网络基础设施,扩大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宽带使用的范围。我国的4G和5G网络发展具有较大的优势,并且我国的智能手机生产量大、销售也好,作为外贸产品便会流动到这些国家。像缅甸、老挝、印度、孟加拉国这些国家,他们的宽带普及率甚至低于10%,这样一来,不仅帮助这些国家实现宽带网络的普及,促进他们的互联网发展,而且加强了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将我国生产的产品带向世界,让国内品牌更好地“走出去”,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增强了我国的影响力。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我国在信息化方面的互联互通行动是十分正确的。同时我国以海陆为临界点,分别以“经济走廊”和“港口”作为支点,打造“六大经济合作走廊”以及发展面向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合作经济带。
从国内布局来讲,“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围绕18个省份,形成了“自东向西、陆海统筹、立体推进的格局”。例如,“走在最前列”的陕西省,其本来处于大陆的内腹地区,是中国的“大后方”,但由于“一带一路”的发展需要,陕西省的地理劣势变成了总体布局里的优势方面。陕西省的产业结构与亚欧各国具有互补性,而且丰富的产能也打开了陕西省“走出去”的局面,与此同时,陕西省“将构建国际产能合作中心,力争新增进出口企业1 500家,遴选支持200家陕西品牌产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快丝绸之路世界贸易中心项目建设”。(2)行动计划使得陕西省的品牌逐步向外发展,拉动了陕西省的经济。在这几年里,陕西省的大唐西市着力打造于“五丝工程”,多次举办国际旅行以及国际电影节等活动,不断促进了陕西省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和平丝绸之路”概念要求。在带动我国国内发展中,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中始终贯彻“五通原则”,并将其拓展到“基础设施、贸易、投资与产业、能源资源、金融、生态环保、海洋以及人文”这八个具体的合作领域,以此全面展开“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在国内的总体布局,实现国家新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我们既要看到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更要看到“一带一路”充满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发展前景。(3)“一带一路”倡议带给周边国家所需要的有形公共品乃至无形公共品,不仅是在铁路、桥梁、油气管道等交通要道上,而且于互联网乃至生态保护等方面,帮助新兴市场国家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并致力于解决周边国家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带动其前进。推升至欧洲等边远国家,同样在资源方面进行友好交换与商业上的流通,在此之中进行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为发达国家带来新的资源与动力,协助其突破发展的瓶颈。在我国国内城市之中,“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直接与间接地促进占国土面积2/3的地区的发展。总体来说,对“一带一路”建设工作进行总体布局,一方面加强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综合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我国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相关数据资料表明,“一带一路”涉及亚、欧、非三大洲60多个国家、90多个大中城市,覆盖地区总人口数超过44亿,经济总量高达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比重的63%和29%。这是在一个巨大的地理空间上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国际资源大整合”。(4)
二、“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在各国寻求发展机遇的需求之下,同时尊重各自发展道路选择基础之上所形成的合作平台。因为立足于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基本国际关系准则,聚焦于各国发展实际与现实需要,着力于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在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世界认可与赞誉的同时,也取得了日益显著的早期收获,给相关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给世界带来了走向普惠、均衡、可持续繁荣的信心。
(1)政策沟通。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得以实行的重要内容。只有在政策上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才能促进各方合作的顺利进行,经济稳步发展。在合作中,各国秉承着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求同存异,采取积极方法,解决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合作顺利展开。在积极的政策沟通下,至2019年3月,中国已与12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3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其中包括G7成员国之一的意大利。意大利总理孔特表示,加入“一带一路”对意大利而言是机遇,是战略选择。
(2)设施联通。设施联通,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等方面,在尊重国家的法律与领土主权下,双方或多方展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进行国家间能源技术等方面的联通,建设“一带一路”联通网络,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在设施联通下,网络化、立体化效果显著。在铁路、公路、港口、管道等基础设施上建成效果突出:蒙内铁路、亚吉铁路开通运营;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开工建设;汉班托塔港二期投入使用,瓜达尔港具备作业能力。在产能合作上,中国已经同20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涉及金额达1 000亿美元。除此之外,中国也与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开展关于“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达成一定共识,并与俄罗斯等国开展核电方面的合作。
(3)贸易畅通。贸易合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而贸易也是“一带一路”进行的目的。“一带一路”沿途涉及多个国家,人口多达数十亿,具有庞大的市场,再加上各国的差异,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具有互补性和增长潜力,贸易合作存在着必然性。但是,也由于涉及国家过多,各国法律等差异,贸易存在极多壁垒,合作困难加大,因此只有消除贸易壁垒,有效降低成本与风险,才能促进贸易畅通。在不断的努力合作中,“一带一路”各个国家间的贸易合作取得不小成果,如中巴经济走廊的建成,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筹建,自贸区的设立等。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中国签署的自贸协定17个,涉及国家和地区25个;正在进行谈判的9个,涉及国家超过30个。
(4)资金融通。资金融通无疑是“一带一路”建设有序向好发展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再次强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血脉通,增长才有力。我们要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服务网络。”(5)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新平台的建设,推动亚投行的发展及促进金砖国家进行新的银行开发以及金融保障体系。我国在世界银行设立5 000万美元的中国-世行伙伴基金,与世界银行在贷款以及新能源开发等领域进行合作,并以此获得他国认可与吸引他国参与。
(5)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强劲动力,也是合作的基础。“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只有以人民为社会根基,才能实现民心相通,从而实现国相交。”(6)通过文化交流和志愿服务等拉近人民的距离,使社会群众对“一带一路”建设更加认同,为区域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都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都试图提供机会、全球公共产品和双赢合作,都致力于深化国家和区域间的联系。为了让相关国家能够充分从增加联系产生的潜力中获益,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联系至关重要。“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顺利实现。“一带一路”为全球均衡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提供了新平台。“一带一路”涵盖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实现了“南南合作”与“南北合作”的统一,有助于推动全球均衡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着眼点,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推动了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宏观政策协调。对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一次搭中国经济发展“快车”“便车”,实现自身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性机遇,有力推动“南南合作”的广泛展开,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南北对话”,促进“南北合作”的深度发展。
进入新阶段,发展理念也出现了新变化。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已经从总体布局的“大写意”阶段转向精雕细琢的“工笔画”阶段。(7)今天的“一带一路”,不再是满足于铺摊子,更在创新与跨越上找路子。高质量、高标准和高水平的“三高”理念,成为“一带一路”内涵式发展的初心所在、民心所向。面对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带一路”,原先的“一带一路”建设理念已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发展需要。深耕细作及高质量发展,是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需要秉承“三共”原则。只有共商共建共享,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开放带来机遇,这是“一带一路”的初心。绿色发展一直是我国新时代的重要理念。推动绿色基础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是“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让一切合作在阳光下进行,建立一个风清气正的丝绸之路。要坚持高标准,惠民生的目标。在尊重各国的法律法规下,设立各国普遍支持的国际标准,并严格遵守标准。坚持以人为本,只有让“一带一路”沿线人民感受到真实的好,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与支持。
四、“一带一路”倡议展望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领导小组办公室2019年4月22日发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报告。报告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方共同努力,共建“一带一路”一定会走深走实,行稳致远,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廉洁之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1)要将“一带一路”建设成和平之路。“一带一路”的和平发展离不开稳定安宁的环境,各国之间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做到尊重彼此主权、尊严、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及其发展成果,树立共同、可持续的发展观、安全观。营造共同建设共同分享的安全格局,坚持公平正义,消除贫穷落后和社会不公。
(2)要将“一带一路”建设成繁荣之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的融合、发展的联动、建设的成果等的共享。应该深入开展产业合作,推动各国产业发展规划相互兼容、相互促进,抓好大项目建设,抓住发展的新机遇,保持经济的稳固增长,使经济发展时刻充满新鲜的血液与活力。同时我们要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市场,不断完善与提高金融体系。我们要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要完善跨区域物流网建设。
(3)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要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创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贸易体系,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与利用、市场深度的融合。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4)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要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5)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要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加强各国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促进包容发展。
(6)加强国际反腐合作,让“一带一路”成为廉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