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盐城金融业现状分析

(一)盐城金融业运行现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是对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科学界定。金融在市场资源配置中起着核心作用。近些年来,盐城市着力抢抓江苏沿海发展和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叠加机遇,积极打造长三角北翼金融高地,采取了一系列金融发展举措,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动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的有效融合与相互协调,为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 盐城金融业与经济

根据盐城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末,盐城城镇单位从业人数88.63万人(不含私营与个体),金融行业从业人数2.55万人,占城镇从业人数的2.88%,创造了3.64%的地区生产总值。

2013年度,盐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 475.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2.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 350.3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126.44亿元,同比增长19.9%,金融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地区生产总值6.5%。

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2013年期间,年度投资资金来源总额2 687.33亿元,国内贷款资金来源262.48亿元,占比9.77%,比财政性资金来源0.5%与利用外资等资金来源1.31%高出很多,是除自筹资金(占年度投资资金来源的78.3%)以外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近年来,盐城各银行机构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改善金融服务,增加信贷投入,为盐城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了宽松的金融环境。截至2013年末,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 219.90亿元,新增503.03亿元,同比增长18.52%,其中:单位存款1 342.15亿元,个人存款1 828.46亿元。在贷款业务上,2013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 214.59亿元,新增358亿元,同比增长19.34%,其中:短期贷款1 125.10亿元,中长期贷款951.49亿元,票据融资137.08亿元。银行贷款总额占GDP的比重一直很高,2013年末银行贷款占GDP的比重为63.72%,说明了盐城的金融业与盐城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2. 金融体系与机构的发展

目前,盐城金融机构基本形成了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区域性商业银行和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

除了传统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华夏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全国股份制银行先后在盐城设立分行。近年来,区域性银行也加快进驻盐城的步伐,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太仓农商行、昆山农商行纷纷设立分行。盐城农村信用社改革已基本完成,目前,全市8家农村信用社全部完成股份制改造,转型升级为农村商业银行。东台稠州村镇银行、建湖中成村镇银行等多家村镇银行相继设立。另外,全市先后成立了26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有着覆盖各乡镇的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128家,融资性担保机构50家,为金融业更好地服务“三农”与中小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直接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证券营业机构不断增加,全市共有光大证券、国元证券、南京证券等证券期货营业部15家。企业上市工作不断推进,2011年,盐都翔宇疏浚在香港主板上市,融资5.6亿港元,江淮动力公开配售2.4亿股,募集资金6.75亿元。2012年,全市建立了110多家上市公司后备企业资源库,新增股改企业19家,新增上市辅导企业4家,东强股份进入证监会待审,东方交投债、盐城东方债、盐城城南债、大丰债等4个城投债公开发行,募集资金47亿元。此外,盐城国投集团10亿元小微企业扶持债券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发行。创投基金与风投基金快速发展,全市现有股权投资基金20多家,其中在江苏省发改委备案的有6家,数量列苏北第一。

4. 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与“三农”的支持力度

金融机构把握好机遇,积极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地方经济重大发展战略相匹配,引导信贷资源进一步投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主要环节。2012年年内,全市新增制造业贷款70.53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3.7%,居各行业首位,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123.8亿元,同比增长16%。

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合作信用社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原先的8家农村信用社与合作银行都已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射阳农商行和黄海农商行在外省异地设立村镇银行。201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972.2亿元,占整个贷款余额的52.4%,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比例超过90%。农村金融机构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与政策性农村保险在推进农村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5. 外汇业务发展迅速

近年来,盐城市对外经济合作日益频繁,盐城的进出口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发展迅速。

2013年期间,盐城市进出口总额65.28亿美元,同比增长13.45%,其中:进口27.50亿美元,出口37.79亿美元。2013年全年,盐城市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262个,合同外商直接投资金额30.46亿美元,实际投资15.50亿美元。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 533亿美元。按2013年年平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2元人民币/美元计算,2013年盐城市进出口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64%,盐城经济外向性越发明显。

2012年年内,全市跨境收支总额91.93亿美元,同比增长29%,其中跨境资金流入56.14亿美元,同比增长18.22%,跨境资金支出35.79亿美元,同比下降13.79%,全年银行结售汇总额75.57亿美元,同比增长27.68%,其中银行结汇额49.06亿美元,实现净结汇22.56亿美元。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12.13亿美元,同比增长123%,外汇存款额2.79亿美元,外汇贷款余额3.92亿美元,其中贸易融资3.28亿美元。盐城市跨境收支业务与跨境人民币业务为盐城市金融全面对接上海自贸区打下了良好的业务基础。

(二)盐城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总体来说,盐城金融业发展势头良好,为盐城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保障,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有着一定差距,需进一步增强自身实力,为盐城经济“促转型、调结构”做出贡献。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金融业发展仍不充分,金融总量偏小。目前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量列在江苏省第10位,与经济总量列第7的位置不相匹配。2013年,全市金融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与服务业增加值的2.1%和5.5%,比江苏省平均水平低了3个和6.8个百分点。

二是金融机构聚集程度不高。从数量上看,全市现有的银行机构比徐州与南通分别少3家与8家。从结构上看,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偏少,至今还没有一家外资银行落户。从类型上看,虽然一些知名金融机构落户盐城,但大多数是设立分支机构,设立区域总部的只有昆山农商行一家。盐城虽然是全省最大的乘用车制造基地,但汽车金融仍处于起步阶段。

三是金融创新力度不大。金融产品品种单一,各金融机构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有特色、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对林权、滩涂与海域使用权、知识产权等新型抵质押方式开拓力度不够。此外,银行国际业务品种不丰富,以传统的结售汇与贸易融资为主。

四是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力度仍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投放规模还不大,难以满足其信贷资金需求;针对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开发力度不够,不能适应其差异化的金融需求。

五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容乐观。近年来,全市发生由非法集资和高利贷引发的诈骗、非法拘禁等刑事案件多起,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民间借贷缺乏正确的引导,企业民间融资额较大,年利率偏高,存在较高的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