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本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贡献:

第一,我们通过检验具有不同特征和不同起源地的金融危机传导非对称机制的存在性提供了关于传染金融理论的新证据。本书运用的DCC-GARCH模型非常适合检验对于不利冲击的非对称反应(不利冲击期间更强的传染效应)。

第二,鉴于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研究非常有限,本书与以前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更关注来自不同区域和全世界的新兴股票和债券市场,而不是单一成熟经济体。在这种框架下,我们能分辨出新兴市场经济体中的这两种资产市场中哪个更容易受到金融传染效应影响。针对以债务为主要融资来源的新兴经济体的债券市场的传染效应成为一个被较少实证研究的课题,现有研究大部分关注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冲击传播机制。

第三,次贷危机的传染分析也非常重要,考虑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传染效应是否被缓和化的争论。

第四,检验危机动态的差别揭示了一些解释变量,为关于新兴市场政策表现的弹性和持续性的争论以及新的国际或区域金融体系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统一的分析框架研究了包括国内传导、国外传导以及危机传导在内的主权债务危机传导机制,丰富了主权债务危机传导理论。

第二,在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内传导环节,完善了金融市场对债务危机的传导理论,分析了金融市场通过利率变动、资产负债表效应、流动性等因素将债务危机从债券市场向金融其他子市场进行风险传导的机制,并提出了在资本账户开放情况下,信心、预期以及国际投机因素在危机传导中的重要性。

第三,在主权债务危机的国际传导环节,丰富了对危机传导的主体、路径和范围的讨论,并提出一国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相对位置决定了对主权债务危机的传导方向。

第四,以美国债务危机和欧债危机为例,对金融中心国家及非金融中心国家在主权危机传导过程中自体影响及被影响的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