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募帝国:全球PE巨头统治世界的真相(经典版)
- (美)贾森·凯利
- 2311字
- 2020-06-25 17:18:58
中文版推荐序揭开私募王国的内幕
中国并购公会会长 王巍
中国这一代企业家和金融家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当私募还是国际资本市场中小圈子人的专业词汇,还有许多内幕仍在陆续展示的时候,我们这边已经如火如荼地热闹多年了。无论是否真正理解其核心要素,中国的各种私募基金在过去七八年里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临风而舞。据各种不同的统计渠道,我们已经有超过万家从事股权投资的私募基金了,其中,最早的推动城市天津据说曾经拥有超过3000家。不过,风向变化很快,这两年这个圈子突然鸦雀无声了,许多习惯在电视镜头前抛头露面的“大佬”们相当谦虚地声称要苦练内功,仿佛都是先买了昂贵时髦的行头后,发现穿衣戴帽的本领还没有学会。
所有经济中的资本战略设计运作都是高深的技巧,必须到了一定功力后,彼此才能欣赏借鉴、惺惺相惜一番。在我们这个习惯了“大干快上”群众运动的环境中,私募这个新生儿的成长实在是令人惊异,但也是可以理解的。我有幸曾亲身经历这个阶段,也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体验,记录几个片断,供本书读者参考。
其一,2006年秋,我有机会与书中提到的美国高收益债券(垃圾债券)大王米尔肯见面讨论中国的机会,他推荐我参加在佛罗里达迪士尼乐园附近召开的美国企业成长协会年会并致辞。看到3000人彼此在酒会上交头接耳地洽谈融资机会,我意识到这也许是中国中小企业成长中非常需要的一种交易方式。在全国工商联和天津市政府的支持下,我们邀请美国人来天津参加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融洽会),当年便有6000人到会,获得极大成功。同时我提议在天津建立了第一个协会“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原本考虑将英文的Private Equity译成私募股权投资,也有人译成私人股权投资等,但与时任发改委主管司长曹文炼、全国人大财经委吴晓灵和天津主管市长崔津渡等专家反复讨论后,还是去掉了“私”字,主要是对于许多高层领导而言,私字会带来太多联想,如私利、非法、阴谋等。名正才能言顺,概念建立是中国私募基金行业的先声。
其二,2010年秋,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地的投资界非常热闹,云集了全球各地的私募基金代理。当然,政府也创立了各种旨在带动跟风者的引导基金、创业基金或种子基金。民间有钱人和企业家更是看到私募投资给上市公司带来的巨大收益,纷纷从主业转行试水私募基金。池子大了鱼多了,自然要建立钓鱼的规则。于是各地纷纷成立基金协会以示权威。作为中国并购公会的创始人,我有一定民间发起协会的经验,于是也被朋友邀请来推动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的成立。在杭州的一次午宴上,我在吴晓灵、邵秉仁、衣锡群、方风雷等朋友的鼓动下,向时任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建议在杭州举办中国协会的发起会议,戏称如果未来发展好,这就是基金行业的“嘉兴游船会议”。结果,当时吕省长立即安排了政府的公务游艇,当晚便在西湖夜色中举办了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重庆和苏州六个城市金融主管部门和基金巨头们的会议,宣布中国协会的成立。政府主导、监管先行是中国私募基金行业的基础。
其三,2012年有几件大事搅动了中国私募基金市场的格局。一是基金投资中与企业和股东签署的对赌协议,被地方两级法院否定,却被最高法院肯定;二是国家税务局在市场上不断试探调整对私募基金收益的纳税基础,让业界心惊胆战;三是国家发改委动员几十个所谓民间协会上万民伞,恭请发改委统一监管,不久,中国证监会却暗渡陈仓,用上市审批权将全体私募基金纳入瓮中。这种诸侯利益和部门割据的博弈让本来是民间融资的规则变得九曲回肠机变百出。规则无道,在荒郊野岭上踩着石头到处找河是中国私募基金行业的指导原则。
私募基金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是非常成熟的行业,无论如何扭曲和包装,大体上有四个要素可以支撑:职业化的投资管理人,合格的投资人群体,市场化的企业和项目,交易市场。同样,私募基金也就是办四件事:筹资,投资,管理和退出。明眼人一看便知,前面四个要素在中国都是似是而非的特色国情产物。因而,中国私募基金的运作也将采取一个非常奇特的模式。以笔者经历看,目前中国的大多数私募基金多是这样几类:
·没有职业投资人的家族基金,根据投资人自己熟悉的产业和地区寻找机会,可以称为财团;
·没有任何决策权的代理人或顾问公司,作为境外投资人或真正投资人的探子和谈判助手,应该称为财务顾问;
·没有任何市场行为的政府投资公司,用基金的名义开辟了财政第二渠道,从事政府希望投资但被政策限制的领域和项目,应该称为小金库;
·政府和政府安排的国有企业投资为主体的引导基金,高薪雇用若干有海外留学经历或在外企工作过英文流利的管理人,从事政府安排的投资,可以称为投资公司;
·临时根据项目搭起的投资组合,一把一利索,根据业绩和信任不断重新组合投资人,随时解散团队成为标的的股东,可以称为“炒基团”,与炒房团一样;
·其他的各种培训班、项目对接会、项目考察团甚至一次饭局都可以用私募基金这样时尚的名字作为招牌。
最值得关注的许多动辄上百亿的产业基金,基本都是政府安排出资,选择项目,安排定价,直接管理甚至退出,只是支付了所谓行业待遇的惯例,就摇身一变称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了。我曾向一位领导明确提出,这种结构才是“国有资产的流失”。管理人除了当招牌,什么都不用干,就可以拿高薪。可以想象,这些年,有多少自称私募基金专家的骄兵悍将们。
如果读者熟悉上述对中国私募基金行业的描述——这显然是片面的,不客观的,不成熟的,也会引起业界不满的。因此,大家就有强大的理由来读读这本书,这本真正揭示私募基金业内幕的书,这个与我们所熟悉的故事完全不同的版本。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学习就没有进步。我期待本书读者能从这本书中受益,能参与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成为未来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力量。
2013年3月7日于北京
wangwei@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