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精益商业的方法论
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对任何一门生意来说,什么是第一重要的?
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会说赚钱;当然还有人会说要有好的产品,为消费者、为社会带来价值;还有人会说商业模式最重要,也有人说找人组团队最重要。这些其实都没错,但如果回归到商业本质,我认为被需要是第一重要的!
做任何一门生意,被需要绝对是第一重要的。因为只有被需要,你才能做后面的事情,比如怎么组团队、做产品,怎么赚钱,怎么扩大营收,怎么增长,怎么做大做强回馈社会。但如果没有需求,那么其他都无从谈起。
虽然我们知道需求很重要,但在做生意的时候,往往想象中的用户需求或痛点,与实际的用户需求有很大的差别。正如图1-1所示,想象中的用户痛点是一个圆,真实的用户痛点是另一个圆,它们的交集只有很小的一部分。
图1-1
比如非常著名的谷歌眼镜,我有一个朋友,格灵深瞳的创始人赵勇,就是当年谷歌眼镜研发团队的成员。他跟我聊过谷歌眼镜十分有趣的开发过程。
那时他们团队在讨论,当把计算机从一个房间里(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占地面积达170平方米,重达30吨),搬到了一个铁壳子(机箱)里,又搬到了人们的手机里,下一阶段的载体形式会是什么?大家讨论说那一定是Wearable(可穿戴设备)。
但到底是手表还是眼镜?谷歌这个团队先做了一个内部调研,结果发现用户对于手表的需求排序,第一是饰品,第二是时尚,第三是看时间,而对于智能需求他们根本就不关注。
然后这个团队又开始做眼镜的功能调查,把很多搜索需求放入其中,比如说通过眼镜能搜索时间、天气、日历、通用的知识等。在调查中,这个项目得到了很多谷歌同事的正面反馈,他们就很开心地去开发了这款智能眼镜——Google Glass。
最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个团队成员表示,他以前跟女孩在网上聊天时都会聊得很尽兴。因为碰到不会的知识,他就会去网上搜索,关于音乐、关于文学、关于历史等。但把女孩真正约出来之后,这事就没那么容易了。他就想,如果有一个东西,能自动根据听到的对话,把知识放映在眼前,这个体验会有多棒。
所以Google Glass这个项目的最早名称是Project Wingman,也就是帮你约会的那个人。当时那帮谷歌的极客们都觉得这个需求想法简直是棒极了,但他们忘记了一件事——他们都是极客,而极客本身又是非常小众的群体,所以他们的需求并不代表普通消费者的需求。
最终,他们凭着这个需求,还成功地说服了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轰轰烈烈地创造一个了“billion dollar mistake”(十亿美元的错误)。
结果很有意思,实际使用中最高频的应用功能并不是搜索,而是拍照和录像,比如有小孩子的、无法腾开手的家长,以及极限运动爱好者、医生、驾驶员、警察等,都是因为在工作或生活场景中不方便用手拍照,才购买了这款产品。但这个用户人群与谷歌团队当初的设想出现了非常大的偏差。
和预期出现如此大的偏差,导致Google Glass这款在2013年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产品,后来逐渐变为了一个To B(商业客户)的生意,到今天已没有多少消费者再去使用这款眼镜了。
这款眼镜后来在专业领域的垂直市场找到了一些应用场景。比如美国执法机构就采购了数亿美元的谷歌眼镜,在医疗领域也有一些应用,还有像波音、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这样的大企业的工厂里面也有一些使用。这和当初设计这款眼镜的初衷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从理论上说谷歌的极客们都是最聪明的人,但聪明人在真实的用户需求面前也出现了失误。
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亚马逊的Echo智能音箱。亚马逊在做Echo的时候,最初希望大家用这个音箱来干什么?其实是购物。当然这件事听起来有点悬,我用手机购物很方便,为什么要用音箱?实际上亚马逊最初的目的是让用户重复购物,比如一周前买了大米,这周可以通过语音再订一次。
但在产品上线后,用户的反馈与亚马逊的想象完全不一样。亚马逊Echo目前已有了上万项功能,用户使用最多的前三项功能是什么呢?第一是听音乐,第二是闹铃。有人可能想象不到,为何闹钟在美国这么流行。因为Echo的核心用户是家庭主妇,她们把Echo放在自家的厨房里,做饭、烧水,到时间了自动提示。包括我自己也用智能音箱,其实闹铃正是我用得最多的功能。排名第三位的功能大家知道是什么吗?智能家居,主要就是关灯开灯之类。
这与亚马逊最初的想法完全不一样,估计购物功能连应用前十名都没排上。
总之,即使是很聪明的人、很厉害的科技企业,其想象中的用户需求和实际的用户需求依然会有很大偏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判断误差?
原因有很多,比如产品设计者不是核心用户,或者他们是太核心的用户,当然,最常见的一个原因我把它称为“基因惰性”:公司擅长什么,就把擅长的东西硬往新产品里面塞,不管用户需不需要。
比如上文的例子,谷歌是做搜索的,所以他们天然地想到用户买眼镜是为了搜索;亚马逊是做电商的,自然想到用户能否通过音箱买东西;迅雷当年也一样,不论做什么创新产品,都会把下载的“基因”种进去,而这很容易导致对需求判断出现偏差。
所以,找到真正的痛点很重要。但即使痛点找准了,我们还面临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想象中的用户解决方案和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可能千差万别。就像两个圆,中间交集的部分就这么小,如图1-2所示。
图1-2
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很多一线城市,交通拥堵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以北京为例,不论是否高峰期,三环路上堵车都很严重。另外大家还会发现:北京的国际会议比较多,有时会采取一些限流措施,例如单双号限行。
大家发现,在单双号限行时,交通状况就非常好。但这是不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短期可以,长期肯定不行,因为老百姓不干:我花全价买车,却只开一半时间,这自然不合理。本质上问题并没有解决。
所以,解决方案虽然很多,但并非每一个方案都是合理的。我们想象中的解决方案,并不一定是有效的解决方案,有时甚至是完全不可行的。
那么,有没有好的方法能让我一击即中,直接找到最准确的需求和最准确的解决方案呢?不好意思,没有!
我们此处要讲的不是方法,而是方法论。
这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商业模式
精益商业思维认为,我们找到用户的准确需求以及准确解决方案的唯一手段:就是通过尝试不断去逼近这个方案,直到被验证。因为这世上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商业模式。
以百度为例,百度早期有很多业务,主要是三块:门户搜索业务,也就是baidu.com;企业搜索业务,这是我当年加入百度时所在的部门;CDN业务。到今天,百度最后走通的只有门户搜索,其他几块业务几年后都被砍掉了。
腾讯也一样,最初创立时,做的是一套BP机的寻呼系统,跟今天的QQ没关系。另外,大家知道当年腾讯是靠什么上市吗?实际上是靠SP业务(Service Provider,电信增值服务)。SP业务虽然不正规,但当时救活了一堆互联网公司。
SP业务不会长久,小马哥对此有非常清醒的判断,所以后来出现了各种钻石业务、QQ会员业务,还做了一个QQ秀,之后又有了游戏、微信和广告业务。
今天腾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什么呢?是游戏。腾讯2018年的财报收入是3126.94亿元人民币,其中手游业务和端游业务的收入加起来是1284亿元,占全部收入的41%。以大家最熟悉的《王者荣耀》为例,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累计营收已超过42亿美元。单是这一款游戏,90%的上市公司都比不了。
而游戏业务在腾讯的收入占比是2009年才开始提上来的,当时腾讯从韩国代理了《地下城与勇士》和《穿越火线》,从那一波游戏后才开始赚钱。总之,没有一家公司能一下子就找到自己的大招,都要经历各种探索。
大家会发现,即使像腾讯这么厉害的一家企业,它最开始做的业务和现在做的也很不一样。甚至上市时的赚钱模式,与今天也完全不一样了。
迅雷也是如此,我们最早做的是分布式邮箱,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呢?是邮箱容量太小的问题。2003年的时候大家用电子邮件,体验其实非常不好,因为早期的电子邮箱都太小了。那时最大的雅虎邮箱只有6MB的容量,Hotmail是2MB,所以那时用邮箱很不方便,甚至每收一个邮件就得先删一个邮件。
我们为了做分布式邮箱、解决邮箱容量的问题,至少尝试了大半年,才发现几个问题:一是互联网邮件服务就那么几家在运营,市场高度垄断,而且市场趋势也不对,存储硬件在飞速降价。直到后来Google推出Gmail,直接把邮箱容量扩大到1GB,通过一个粗暴但更有效的手段,解决了我们当时想解决的问题。后来我们经过不断尝试,才把迅雷的业务聚焦到下载。
对很多初创公司而言,假设创业是过一条河,此岸在A点,我们要到彼岸去,第一眼可能直接看到的就是正对面的B点,为什么?因为B点离得最近,直线走就能走到。结果走着走着,感觉B点越来越近,却突然没路了,走不过去怎么办?只有绕路,如图1-3所示。
图1-3
在绕路的过程中,公司士气会受到影响,公司业务也会受到一些挫折,而且可能离岸越来越远,一下子公司就到了谷底,这时候我们突然看到了C,觉得这次应该能走过去了,然后朝着C走,快走到C的时候,却发现此路又走不通了,又是一个小低谷。
我们又得继续尝试,直到发现彼岸的D,这次终于走到了。几乎所有企业的成长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没有哪家公司能够从A直接走到D。所以普遍的规律就是:你今天在做的事情,并不是你未来真正成功时做的事情。
那么有没有好的方法,能让我们尽可能快的从A验证到D?这正是《精益商业思维》这本书的最大价值。
好的生意,必须一句话让人听明白
在系统化地介绍精益商业之前,我想先问问大家:如果用两个字描述精益,你觉得是什么?为什么只用两个字?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电梯法则(Elevator Pitch)。
“电梯法则”是什么意思呢?假设我是一个老板,小张是另外一家公司的销售人员,之前约了我很多次,想推销一个产品给我。终于有一天约到了,安排了会面时间,通知小张下午2点到我办公室面谈。
小张刚到办公室,我就跟他说:哎呀小张,实在不好意思,我这边临时有一个紧急的事情,必须要外出一趟,这样,你跟我一起下楼,电梯里你给我讲讲你们的业务。
那么,这位销售员就必须要用最有吸引力的方式,非常简明扼要地把业务讲清楚,争取在电梯里就把我说服,这就叫“电梯法则”。
我自从转型做投资人以来,接触了非常多的项目。经常见到一类创业者,创业团队几个人断断续续讲了半小时,我却都没听懂他们想要做什么,或者这事有什么价值。不善言辞是小问题,大问题是团队自己也没想清楚。
所以我认为,好的生意一定要能用一句话讲清楚。很多特别牛的公司甚至都不用一句话,只需要两个字:百度就是搜索,阿里巴巴就是电商,腾讯就是社交,新浪就是新闻,360就是安全,滴滴就是出行。
当然也有反例,乐视为什么乱象频现,就是因为很难用一句话去概括它的业务。虽然乐视也总结了几个字,叫“生态化反”,但这四个字实在太虚无缥缈。
因此现在看项目,我问创业者的第一句话往往就是,你先别着急介绍自己,也别介绍项目,先用一句话说说你是干什么的,注意:就一句话,多了不行!如果以前没想过这个问题,给你一分钟时间想想,想好了再回答。
我觉得这一句话很重要,如果提炼不出这一句话,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创始人自己没想清楚,二是业务很杂不聚焦,无法用一句话表达清楚。
我认为所有的企业管理者都要有这种能力,对于自己负责的业务,能够化繁为简,一句话把自己做的事情讲清楚。
微软的CEO萨提亚·纳德拉在2014年上任之后,用七个字就提炼出了微软的战略,大家知道是哪七个字吗?就是“移动为先,云为先”,换成英文是“Mobile First,Cloud First”,只用4个单词,就把微软的战略说清楚了。对于微软这么庞大的公司,超过10万名员工,有如此复杂的业务线,萨提亚仍然能够用一句话就很清晰地把它的战略说清楚。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几十个人,一个产品线,还总结不出一句话,事实上这就会为你在融资、说服人才加盟等方面带来困难,也不利于在客户中的口碑传播。所以,一句话就能把生意说清楚是每个创业者必备的素质。而我对创业者更高一阶的要求是:还要用一句话就能让外行听懂。
这个难度显然更高,为什么这样要求?我来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美国实行陪审团制度。一个人涉嫌犯了刑事案件,判定他是否有罪,是陪审团说了算。如果陪审团判他无罪,必须当庭释放;如果陪审团判他有罪,法官会再具体给他量刑该怎么处罚。
一般大陪审团的法定人数是23人,小陪审团通常是12人,那么陪审团都是由什么人组成呢?很多人认为,这件事关乎一个人的自由甚至生命,如此重要,陪审团成员应该都是律师或法律行业的从业者吧?并不是!其实陪审团成员都是普通老百姓。大家看过证据证物,听完当事人、律师陈述观点和辩护后,一起讨论,最后给出一个统一的有罪或无罪的结论。这就要求当事人和律师必须要清晰、通俗地表达观点,让一群普通人能够理解复杂的案情和法律条款。
回到做企业,所有好的生意,都必须很直白且易于理解。就像讲课一样,好的老师能把复杂的东西讲得很简单,这就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对创业者非常重要,拿融资举例,特别是对技术创业者而言,真正熟悉你所从事领域的投资人其实很少。
我个人感觉自己对人工智能足够熟悉了,但人工智能之下有很多细分赛道,几乎涉及各行各业,我不可能对每个赛道都熟悉。所以创业者不仅要能用一句话把生意总结好,还要让对这个行业不熟悉的人听明白。讲得清楚,投资人才有兴趣继续深入了解。
所以,我建议任何一个领域的创业者,都要有能力把你所做的事情提炼成一句话,让外行人听明白,这本身也是一个帮你把事情想清楚的过程。除了帮助融资之外,对于吸引人才和客户、合作伙伴也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一句话讲清楚不代表这一句话就是对的,更不代表这一句话是永恒不变的,这是精益商业的核心观点。
我们回到精益,如果用两个字来描述是什么呢?就是——试错!因为只有试错才是不断靠近成功的唯一手段。
如果用四个字呢?那就是——快速试错。企业开启一项新业务,到底用一年试错,还是三个月试错,或者三个星期试错,甚至一个星期试错?所产生的商业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用七个字描述精益是什么呢?那就是——低成本快速试错。
当然,只要速度慢成本就会高,因为时间本身就是成本。另外,从财务角度看,你是花了1000万元去试错,还是100万元,或者10万元,甚至完全没花钱,这常常也决定了企业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