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祸于人

嫁祸于人是儿童能快速学会的另一种躲避法,通常在3岁前就能学会。在进行手足关系的研究时,我会寻找那些观察儿童的特殊机会(通常不到5分钟)——当家长需要去做饭、上厕所或休息几分钟,孩子自己在屋里待着时。有一次,3岁的利娅和4岁的杰瑞德两人互相连踢带打,不可开交。等家长回来之后,两个人都立即坚持:“是他(她)起的头!”他们甚至还会责备他人,利娅指着还不会走路的妹妹说:“宝宝弄洒了我的果汁。”

对于一个刚刚开始理解其他人会根据他们的个人经历组建观点(而且这一观点很可能与自己的不同)的孩子来说,嫁祸于人并非易事。不过,责怪他人的冲动实在过于根深蒂固,我们甚至能在其他灵长类动物身上观察到。动物心理学家弗朗辛·派特森(Francine Patterson)曾教会一只名叫可可的西部低地大猩猩使用手语,她报告说,当可可被问到为什么一只猫咪玩具被弄坏了时,虽然的确是可可弄坏了玩具,她却用手语回答:“是夜间管理员做的。”

“的确有人犯了错误,但那不是我。”卡罗尔·塔夫里斯和艾略特·阿伦森写道,“这是用来转移责备这一恐怖力量的常见手段。”我们往往会利用因果关系的复杂性来保护自己不受责备。人的行为,它们的前因以及后果,并非像一条简单链子上的一个个环扣那么单纯。因此,它们也更容易被扭曲和修改。

即便是一个直截了当的问题,比如“谁起头的?”也能让人吵个不休。究竟是打了妹妹的哥哥,还是故意嘲笑哥哥、促使他动手打人的妹妹?是大孩子从小孩子手里夺走了玩具,还是那个小孩子拿走了大孩子本来正在玩的玩具?是孩子粗心大意弄洒了果汁,还是那张桌子摇晃不平?关于疏忽、过失、品格问题和缺陷、动机、企图、责任的激烈争吵早在我们童年期就开始了,之后则会持续贯穿我们的一生。只要有机会利用复杂的事件原因来躲避责备,我们大家就都是精明的投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