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特训班,倪海夏讲的《人纪》中的《针灸大成》讲完以后是讲《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我一本常见书籍,但凡在卖书的地方都一般都能看到,很多人也应该买过一本或两本。在没学习中医之前我也买过,也看过。然后基本就是看完了前几页就放弃了。内容一个是比较晦涩难懂,然后就是文言文比较枯燥无味,有些有白话文翻译,但是看着还是很难看懂。
在魔鬼特训班跟着倪师学习了《黄帝内经》,说实话,还是很枯燥,虽然比以前懂得多一些了,兴趣也提高了一些,但是还是很难全部看完。
这部分作业我基本就是抄写原文。课程主要是讲《素问》篇,我把原文抄写了一遍。
说点我懂的吧。
《黄帝内经》主要是一本医理经典,《素问》篇主要是通过黄帝与老师岐伯用问答形式来阐述中医的基础知识的内容。
中医中的阴阳,五行,脏腑,包括人的生长规律,人的各种各样的生理规律都在书中有所描述。
如果一个人可以学好《黄帝内经》,他不一定能治疗疾病,但他可以知道疾病的原因,发展,及结果。所以说这本书主要是理论知识,实际的治病方法,方剂内容很少。
作为一个初学者来说,我认为可以看看《黄帝内经》,看懂了更好,看不懂也先不要着急,这本书本来就不容易看懂。想要看懂它,需要太多的基础知识。
有些人直接就不建议先看《黄帝内经》,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书里的内容完全就是另一个新的世界,新的规律。与其费劲那九牛二虎之力研究它,还不如把精力先放在一些通俗易懂的书籍上。等有些基础再回看它,说不定学习效果会更好。
关于“内经”,就说这么多吧,看与不看,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再往后是《神农本草经》的视频课程,中医离不开中药,一个传统的中医,医药是分不开的。一个合格的中医,对中药的性味归经应该掌握它的知识。对中药的采收,炮制也应该有深刻的了解。
前面更多的内容在聊针灸,这我们应该聊聊中药。
我的能力有限,一个初级中医学习者对中药的认识。
我不能一味一味的中药的聊,来个总结式的整理分析。
1:人体脏腑对应五行,分别是: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那么中药也对应五行,中药中的五行属性是升降浮沉,应该还有个平(土)。
2:中国人都知道“神农尝百草”的故事,那么中药到底是怎么尝出来的呢?
实际上根据五行的性质,对应色(青赤黄白黑),对应五味(酸苦甘辛咸),再根据阴阳(植物的向阳与背阴),就可以大致来判断草药的属性,一个经验丰富的中医不次于植物学家,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属性大致判断它的药性。
3:再根据草药采收部分可以判断,一般花朵类的药物都是具有上升的功能,比如治疗头部疾病。中医有句话说“诸花皆升,旋复独降”,就是说的大部分花的药性是上升的,但是旋复花的药性是下降的。
4:根据气味,一般味道比较厚重(浓)的药物入血分,一般气味清淡的药物入气分。这个也好理解,当归的味道很重,所有它就有补血活血的作用。黄芪,人参的气味很清淡,可以起到补气的作用。
5:再根据味道,酸味的药物一般入肝脏,苦味的药物入心脏,甜味的药物入脾脏,辛辣的药物入肺,咸味的药物入肾。
6:根据颜色判断,黑色的药物一般有对肾脏作用的功能,而白色药物大多有对肺脏起到作用的功能,黄色入脾脏,青色入肝脏,红色入心脏。
7:这么直接讲听着很枯燥,知识太干了。举几个例子,比如中药第一神药,人参,一般生长在东北,长白山,大兴安岭一代。而高丽人参生在在朝鲜,韩国地带,这些地方共同特点是冬季特别寒冷,而且冬天的时间很长。能在这种地方生长的草本植物大多有抵抗严寒的能力,所以人参药性是温热的。
人参生长周期很长,野山参一般可以生长几十年,人参大量的吸收了土壤的能量,据说人参生长过得土地,几年内土壤会变得很贫瘠,很难生长其他作物。因此想要连续种植人参需要更换现场的泥土才可以继续种植。
人们发现了人参的特性,再经过古人多次的测试。人参,味甘,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附子:再说说附子,是大热之药。附子生长环境是喜欢湿冷的环境,它最高可以在-10度的环境下安全过冬。因此从生长环境,我们就大致可以判断附子的药性可以除湿散寒。附子对于风湿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称附子为神奇的中药,如果附子用好了,它具有回阳救逆的作用,《伤寒论》里面很多经典的方剂都有附子的身影,比如“四逆汤”。
但是附子毒性很强,使用时要非常谨慎。
8:再说说清热的药物,一般清热解毒的药物都喜欢长在向阳的地方。比如西瓜,能在夏天+30到+40度的环境下生长。而保湿的药物一般喜欢生长在干旱的地方地方,比如芦荟,现在有很多人喜欢用芦荟来美容,就是它具有保湿的作用。
9:古人都讲究“地道药材”,就是说的药材要讲究产地,生长环境。我看过一些文章,写过中医必毁于中药,文章写的就是现在很多中药的种植不仅仅采用农药化肥的种植,还采取跨地区种植,哪种药材贵种哪种药材,不管药材是否适应当地环境。
比如附子应该在它湿冷的环境下生长才能发挥它的药性,人们为了它长得快,长得好,不仅仅给它用农药化肥,还把它种到向阳的环境下。虽然附子长得很好,重量足,但是药性却大打折扣。
10:药材的炮制:百年老店同仁堂的店训就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同仁堂能经过百年时间的洗礼,就是因为它的药物确实效果很好,质量可靠。
我并非想为它打个广告,而是确实有过真实的用药经历,才发现关键的药物还是同仁堂的可靠。用药经历请看后面道来。
再说个反面教材,现在很多中药造假,有些手段令人发指。越是贵重的药物造假就越严重,比如人参提纯,把人参煮过药性流失后,再上市销售。虫草造假,虫草里面加入重金属来提高它的重量,本来是治病的,最后有些人导致重金属中毒。
有的造假者用石灰和矿物粉制成骨头模型,煅烧成型后,打碎,充龙骨卖
阿胶造假,我看现在到处在卖阿胶,我都怀疑哪有这么多驴皮来做阿胶,我上网一查,还真是有不少,我们国家把非洲的驴都进口过来了。但那也不够遍地阿胶的销量,里面到底多少是真阿胶,可想而知,再说效果,你买个假阿胶还想治疗贫血,别中毒就行了。
11:自学中医,传播正能量,少看负能量。但是我们要了解一些中药知识,才能治疗疾病。中药有上千种,但是常用中药根据每个医生的喜好,也就上百种。
很多中药都有自己的故事,如果想带动自学中医的兴趣,就可以常常看看这些故事,不但能了解药性,还能提高兴趣。
举个例子,比如何首乌,又叫夜交藤,就有个传奇的故事。
何首乌原本是一个人的名字,因何首乌久服此药而得名。关于它的来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何首乌乃顺州南县人,祖父名叫“能嗣”,父亲名叫“延秀”。能嗣原名叫“田儿”,体弱多病,不能生育,年五十八岁,尚未娶妻成家,常常羡慕思念仙家道术,随师居于深山老林之中。有一天夜里,他酒醉后睡卧于山野间,朦胧中看见两株藤本植物,相距三尺多,苗蔓忽然相交在一起,久而始解,解后又交。田儿见此情景,甚为惊异,次日晨就连根掘回。遍问众人,没有一人能够认得这是什么植物。后来有一位山老忽然走来,田儿出示询问,山老回答道:“你既然年老无子,此二藤相距三尺多,苗蔓忽然相交在一起,久而始解,解后又交,实在奇异,这恐怕是天赐的神药吧,你何不服用试试呢?”。于是田儿便将所挖之根捣为细末,每天早晨空腹时以酒送服一钱。七天后即思念家室,连服数月后更感强健,因此常服不断,又加至每日二钱。一年后所患诸病完全痊愈,原已花白的头发变得乌黑油亮,原已苍老的容颜变得光彩焕发,遂娶妻成家。十年之内,生了好几个男孩,于是将本名“田儿”改为“能嗣”。从此以后,他家即将此药当作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能嗣又让儿子延秀依法照服,父子二人都活了一百六十多岁。延秀生儿名“首乌”,首乌依爷爷、父亲之法亦服此药,也生了好几个儿子,活了一百三十多岁,虽为百岁老人,头发却乌黑如漆。有一个叫李安期的人,与何首乌的同乡关系亲密,偷偷打听到这一秘方后服用,也成了一个老寿星,于是遂将这事广加传播,一直流传至今。
12:总结一下,一个人找中医看病。
(1)首先要找到一个靠谱的中医,中医基础扎实,经验丰富。这个就不容易了,现在庸医不少。
(2)诊断,对于一个复杂的病症,技术经验丰富的中医师也有诊断失误的可能,但多给医生两次机会。一般的病情大多能一次诊断准确,复杂的病症有可能多诊断两次也可以找到根源。
(3)诊断准确了,还要对症下药,这是到了考验中医开方用药方面技术的时候了。也是非常关键的一布。
(4)开对了方子,还要看中药是否纯正,药效是否可靠,药材是否地道。
(5)以上步骤都没问题了,还要看患者自己是否遵医嘱,是否煎药正确,服药正确。才能保证药到病除。
(5)如果以上每一步都能过关,这样才能治好疾病。所以一次中医的治病是很复杂的。一步走错,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