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政治基础知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构成(三个组成部分)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多选】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欧。英、法、德三国是其发源地。它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了人类自然科学、思维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其主要理论来源包括(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C.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欧洲古典主义文学

答案:ABC。解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思想理论条件。因此,本题应选ABC三个选项。

习题2.【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 )

A.剩余价值学说

B.辩证唯物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一个正确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旨在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生产剩余价值,而科学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得出的必然的逻辑结论。正如恩格斯所说,由于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科学。所以,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因此,本题应选D项。

习题3.【单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中,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

B.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学说

C.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答案:D。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理论基础。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学说、阶级斗争学说,都是唯物史观的内容。因此,本题应选D项。

二、哲学、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两大基本派别

(一)哲学的概念

所谓哲学,是指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如水果与苹果的关系,整体和部分如一个苹果与半个苹果的关系)。

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离开具体科学纯粹抽象的哲学;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必须以哲学为指导。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哲学是( )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总汇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答案:C。解析: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因此,本题应选C项。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

所谓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指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多选】下列问题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

A.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

B.世界的本源是一个还是多个

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D.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认识

答案:CD。解析:哲学基本问题指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两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本题应选CD两个选项。

习题2.【单选】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精神和物质何为第一性问题是( )

A.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B.区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

C.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标准

D.区分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标准

答案:A。解析: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派别的依据。因此,本题应选A项。

习题3.【单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答案:D。解析:哲学基本问题是指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是任何哲学家首先必须讨论并且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本题应选D项。

(三)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所谓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就是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

所谓唯物主义,就是指把世界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认为某种具体物质是世界的本源,这类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答案:A。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源。因此,本题应选A项。

习题2.【单选】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提出,“凡可状者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 )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D。解析:此话指凡是有形态看得见的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一些大自然现象的表现,这些现象都可以解释为灵气驱动的自然,即万物有灵有性的意思。“气”实际上成为张载概括一切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在一定意义上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物质存在。所以,这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因此,本题应选D项。

习题3.【单选】恩格斯把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者称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并指出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时是“按照它本身在每一个不以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来对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除此以外,唯物主义并没有别的意义”。这里的“半截子”主要指的是( )

A.在坚持唯物论的同时,没有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结合

B.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否认物质与意识的同一性

C.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

D.把客观事物看作既成的事实,但不承认事物的变化发展

答案:C。解析:旧唯物主义有三大缺点,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本题题意指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即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但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所以旧唯物主义作为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是不彻底的,选项C正确。选项A意指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选项D意指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静止的观点);唯物主义者一般来说都是可知论者,即唯物主义一般都承认物质和意识的同一性。因此,本题应选C项。

2.唯心主义

所谓唯心主义,就是指把世界本源归结为意识,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心主义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1)主观唯心主义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万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这是( )的思想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答案:B。解析:陆九渊、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被称为“陆王心学”,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范畴。因此,本题应选B项。

习题2.【单选】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

A.理在气中,理随事变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理在事先,事随理变

D.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答案:B。解析:选项A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选项C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选项D是宿命论,也即客观唯心主义。因此,本题应选B项。

(2)客观唯心主义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根本点是( )

A.对世界本源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

C.对运动是否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不同回答

D.对意识是否具有能动性的不同回答

答案:A。解析:对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源,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核心问题。因此,本题应选A项。

习题2.【单选】人们常说“心想事成”,这一观点在哲学上是( )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能动反映论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B。解析:“心想事成”就是说只要“想”就能直接把想的东西变成现实,这在哲学上是典型的精神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因此,本题应选B项。

习题3.【多选】下列说法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A.万物皆备于我

B.吾心即宇宙

C.理在事先

D.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答案:CD。解析:“万物皆备于我”语出孟子,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选项A错误;“吾心即宇宙”语出陆九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选项B错误;“理在事先”语出朱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选项C正确;“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没有把成功与失败归结为后天的努力与否而是归结为上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选项D正确。因此,本题应选CD两个选项。

习题4.【单选】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观念外化或异化的结果。黑格尔观点是(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答案:A。解析: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范畴。因此,本题应选A项。

习题5.【单选】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

A.世界是精神的产物

B.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

C.上帝创造世界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答案:A。解析: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世界是精神的产物,选项A正确;“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上帝创造世界”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而“世界是不可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论,均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应选A项。

第一节 唯物论(辩证唯物论)

唯物五观:物质观、意识观、运动观、时空观、实践观

一、物质观

所谓物质,就是指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反对二元论。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方法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提出这一物质定义的是( )

A.费尔巴哈

B.黑格尔

C.列宁

D.马克思

答案:C。解析:列宁提出上述物质定义。因此,本题应选C项。

习题2.【单选】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发展

D.辩证性

答案:A。解析: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因此,本题应选A项。

习题3.【单选】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个论断说明( )

A.理论可以代替实践

B.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C.理论的作用是无限的

D.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答案:B。解析:“理论可以代替实践”与“理论的作用是无限的”这两种表述本身就是错误的,选项A与选项C不正确;题干中“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是在强调“理论可以指导实践”而非“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因此,本题应选B项。

二、意识观

1.意识的概念

所谓意识,就是指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劳动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在人类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人脑的形成

B.语言和思维的形成

C.自然界的变化

D.能够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劳动

答案:D。解析:“劳动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因此,本题应选D项。

习题2.【单选】宋朝画家文与可住宅周围有很多竹子,他一年四季注意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透彻的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苏轼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就是物质世界本身

B.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C.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答案:B。解析:文与可能把竹子画得生动逼真缘于其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足够透彻的了解,这体现了意识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因此,本题应选B项。

习题3.【单选】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

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物质

答案:A。解析:意识的源泉是物质而不是人脑,选项B表述错误;观念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有着本质的区别,选项C表述错误;根据意识的定义,意识源于物质但不是物质,选项D表述错误;马克思的话体现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因此,本题应选A项。

2.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就是指意识依赖物质,没有被反映者也就没有反映。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就是指意识具有主观特征。

3.意识的能动作用

所谓意识的能动性,就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为:

①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③意识活动对人体活动的控制;

④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李克强总理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这句话表明( )

①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巨大的 ②精神状态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进程

③信心、信念、意志是成功的必备要素 ④有了信心就可以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战胜困难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答案:A。解析:李克强总理所言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但是并不是说意识能够代替物质、信心可以战胜一切,选项②与选项④的表述本身错误。因此,本题应选A项。

习题2.【单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 )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C.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答案:B。解析:意识来源于物质而非主体的自由创造,选项A错误;认识客体对人的意识具有很大的制约性,选项C错误;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选项D错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人的意识要受到主体状态的影响。因此,本题应选B项。

三、运动观

1.运动的概念

所谓运动,就是指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和人类思维运动

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1)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

(2)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的错误。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多选】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B.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C.思维运动的主体是思维

D.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答案:ABD。解析:运动的主体是物质,选项C表述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因此,本题应选ABD三个选项。

习题2.【单选】《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慧能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也即他认为“精神是运动的主体”;其他三项都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因此,本题应选D项。

习题3.【单选】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是( )运动

A.化学

B.物理

C.生物

D.社会

答案:D。解析: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物质运动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五种基本形式。因此,本题应选D项。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所谓静止,就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具体表现在:

(1)一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运动(物理变化);

(2)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化学变化)。

运动和静止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割裂二者的关系就会犯两种错误:

(1)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错误;

(2)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运动观的错误。

此外,运动和静止也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关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答案:D。解析: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体现了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因此,本题应选D项。

习题2.【多选】南朝诗人王籍吟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句话的哲学道理是( )

A.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的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D.静极则动,动极则静

答案:AB。解析:“蝉噪林逾静”生动体现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哲学思想,当然也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的。因此,本题应选AB两个选项。

四、时空观

1.时间与空间的概念

所谓时间,就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所谓空间,就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面。

2.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

(1)如果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认为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运动而存在,是一种与物质无关的空洞形式,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2)相反,认为时间、空间是纯粹的流逝或主观自生的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

人的时空观念既有相对性又有可变性。

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人愉快时感觉光阴似箭,痛苦时感觉度日如年,这说明了( )

A.时间是人的主观感觉

B.时间随着人的感觉变化而变化

C.客观存在的时间是可变的

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可变性

答案:D。解析:人们在愉快与痛苦的时候对时间的感觉不一样,体现了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与可变性,选项D正确;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人的主观感受,也不随着人的感觉变化而变化,并且,客观存在的时间是客观的,选项A、选项B、选项C的表述本身都是错误的。因此,本题应选D项。

习题2.【单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说明了( )

A.时间的持续性

B.时间的绝对性

C.时间的一维性

D.时间的无限性

答案:C。解析:时间,就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其最鲜明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因此,本题应选C项。

五、实践观

1.实践的概念

所谓实践,就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是人的存在方式。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客观物质性;(2)自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4)直接现实性(最主要的特点)。

3.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包括三大基本形式:牛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其中牛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

A.处理人与人交往的社会关系的实践

B.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产实践

C.以观察、实验为内容的科学活动

D.处理思维与存在之间关系的实践活动

答案:B。解析:实践包括三大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此,本题应选B项。

第二节 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两大特征、三大规律、五大范畴、四大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质量互变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答案:D。解析: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而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以及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因此,本题应选D项。

习题2.【判断】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 )

答案:×。解析: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概念

所谓联系,就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1)原理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包括三层含义:

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②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再次,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

最后,联系具有具体性、条件性。联系总是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任何事物的联系都要依赖于特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变化,事物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将发生变化。

(2)方法论

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办事情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有一首断言缺了钉马掌的钉子会导致战争失败、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D.事物的本质是由现象展示的

答案:B。解析:这个童谣说明了事物之间是有普遍联系的。因此,本题应选B项。

习题2.【单选】在全球化趋势下,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安全问题解决得好可以惠及别国,反之,则会殃及他国。国家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下列选项中与上述特点无关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D.事物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

答案:B。解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体现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选项A与选项D正确;一国安全的好与坏对其他国家有影响,这体现了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整个材料没有谈及内因。因此,本题应选B项。

3.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依赖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依赖于部分,只有深入认识部分才能清晰地把握整体;

(2)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部分依赖整体,只有从整体中才能真正认识部分。

亚里士多德:“整体不等于各个孤立部分的总和。”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水果与苹果、梨子、香蕉之间的关系是( )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D.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答案:B。解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犹如水果与苹果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因此,本题应选B项。

习题2.【多选】《东周列国志》记载,荆轲在宴会中看到捧酒的美人“双手如玉”,便啧啧赞道:“美哉手也!”太子便令断美人手送荆轲“欣赏”,而“从人身上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这主要说明了( )

A.部分依赖于整体

B.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C.整体是部分相加之和

D.整体把各个组成部分互相联结起来,发挥各部分的功能

答案:ABD。解析:整体不等于各个孤立部分相加。因此,本题应选ABD三个选项。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发展的概念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发展的实质是( )

A.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的转化

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事物的绝对运动

D.物质世界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答案:B。解析:发展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因此,本题应选B项。

习题2.【单选】“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一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

A.世界处于运动不居的状态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D.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答案:C。解析:“芳林新叶催陈叶”谈的是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因此,本题应选C项。

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指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所谓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所谓矛盾,就是指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指( )

A.同一性和斗争性

B.运动性和静止性

C.时间性和空间性

D.普遍性和特殊性

答案:A。解析: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因此,本题应选A项。

习题2.【单选】对立统一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的( )

A.动力和源泉

B.状态和形式

C.方向和道路

D.原因和结果

答案:A。解析: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因此,本题应选A项

习题3.【单选】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 )

A.人的主观能动性

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事物的内部矛盾

D.外力的推动力

答案:C。解析:矛盾是指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事物自身存在矛盾。因此,本题应选C项。

原理1: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矛盾的同一性就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就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3)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原理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相互依存);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相互渗透);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原理3: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

(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量变);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质变)。

原理4: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1)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2)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近年来,我国西南部地区遭受世纪大旱灾害,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有关部门也多次下拨抗旱救灾资金。同时,也有专家指出抗旱救灾,要“输血”,更要“造血”,激发农民的造血能力才是最好的救助方式。专家的建议从哲学上看反映出( )

A.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同等重要的作用

B.外因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可以忽视

C.内因在事物发展变化中起决定作用

D.重视外因的作用

答案:C。解析:要“输血”,更要“造血”,体现了内因在事物发展变化中起决定作用,选项C正确;选项A与选项B表述本身就错误;选项D不是题干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因此,本题应选C项。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方法论:我们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矛盾无时不在,反映的是( )

A.矛盾的普遍性

B.辩证法

C.形而上学

D.矛盾的特殊性

答案:A。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表现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本题应选A项。

原理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第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第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第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方法论: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原理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相互区别:参见各自的定义。

相互联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中包含着共性,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方法论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原理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所谓主要矛盾,就是指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所谓次要矛盾,就是指在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1)相互区别:参见各自定义。

(2)相互联系: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处理得好,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

(3)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

(1)要求我们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首先抓住主要矛盾,也就是抓住重点,抓住中心;

(2)同时也要注意次要矛盾,在抓重点时也要照顾一般;

(3)在主次矛盾发生转化时,要及时地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原理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所谓矛盾的主要方面,指在矛盾对立的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所谓矛盾的次要方面,指在矛盾对立的双方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1)相互区别:参见各自定义。

(2)相互联系: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矛盾的总体变化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3)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

(1)我们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矛盾性质;

(2)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

(3)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转化。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2005年1月,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中央专门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出布置,提出要求,这种做法在哲学上的依据是( )

A.事物各有自己矛盾的特殊性

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有严格界限的

答案:A。解析:“中央专门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出布置”体现的是矛盾的特殊性而非矛盾的普遍性,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选项C不是哲学上的依据,错误;本题也没有谈到主次矛盾的区别,选项D错误。因此,本题应选A项。

习题2.【多选】李克强总理在谈到今年政府工作时强调,要“坚持把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作为宏观调控最重要的目标,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根本着力点”。从哲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A.主要矛盾是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B.解决了主要矛盾也就解决了其他矛盾

C.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D.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答案:AD。解析:解决了主要矛盾不一定其他矛盾就随之解决,选项B表述本身错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而非条件,选项C表述本身错误。因此,本题应选AD两个选项。

习题3.【单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 )

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坚持发展地看问题

答案:C。解析:毛泽东指出,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两点”里面又有“重点”,“重点”的前提是“两点”,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这是毛泽东同志关于矛盾学说的重要表述。因此,本题应选C项。

(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哲学原理: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第四,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方法论意义:

1.只有脚踏实地地创造质变条件,才能达成事物质的飞跃。

2.当事物质变已趋成熟时,则应把握契机,促成事物的转化。

3.坚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1)“激变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在政治上表现为“左”倾错误。

(2)“庸俗进化论”,只承认事物的量变,否认事物质变,在政治上表现为右倾错误。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是否显著激烈

B.是否迅速明显

C.是否超出度的界限

D.是否引起事物变化

答案:C。解析:度就是指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所以,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是否超出度的界限。因此,本题应选C项。

习题2.【单选】《荀子·劝学》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这说明( )

A.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B.量变在事物的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

C.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D.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答案:C。解析:质量互变规律表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说明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考生要注意选项B与选项D的表述本身都是错误的。因此,本题应选C项。

习题3.【单选】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事故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启示我们( )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创造和利用规律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答案:B。解析:所谓规律,就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不能被“创造”,选项A错误;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选项D错误;本题也没有谈到矛盾,选项C错误。因此,本题应选B项。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否定之否定规律)

1.否定之否定的概念

所谓肯定因素,就是指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所谓否定因素,就是指促成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否定之否定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1)否定之否定的实质是对立面的统一,体现事物自己运动的深刻内容,包括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对否定的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

(2)事物以其内在矛盾为动力,从自我肯定到自我否定,又到否定之否定。

①从事物发展过程看,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便形成一个展周期;

②从内容上看,这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③从表现形态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即曲折前进的过程。

(3)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哲学原理: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方法论:

1.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对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哲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其原理对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下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表述错误的是( )

A.黑格尔提出并解释了否定之否定规律

B.它反映了哲学上所说的事物发展的统一性

C.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表明了事物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

D.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是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首先阐述出来的。恩格斯将它从《逻辑学》中总结和提炼出来,从而使辩证法的规律变得更加清晰了

答案:B。解析: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选项B表述错误。因此,本题应选B项。

习题2.【单选】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相结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答案:D。解析:“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因此,本题应选D项。

习题3.【判断】辩证的否定是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彻底决裂。( )

答案:×。解析:辩证的否定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所以说“彻底决裂”表述不正确。

(四)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点。我们应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2.辩证法与形而上的判断标准

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

形而上:孤立、静止、片面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判断】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相对立。( )

答案:×。解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相对立。

习题2.【单选】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集中在是否承认( )

A.事物的普遍联系

B.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过渡到质变

C.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内部矛盾

D.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答案:C。解析: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点。因此,本题应选C项。

三、唯物辩证法的五大范畴

(一)原因与结果

1.原因与结果的含义

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关系,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或因果联系。其中,引起某一种现象的现象称为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称为结果。

因果联系是包括时间顺序在内的由某一现象引起另一现象的内在联系,但不是任何表现为先后顺序的都是因果联系。同时,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因果关系。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2.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

(1)原因与结果是对立的,二者不能混淆。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原因是原因,结果是结果,不能倒因为果,也不能倒果为因。

(2)原因与结果又是统一的。第一,原因与结果相互依存,世界上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第二,原因与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有两种情形:一方面,同一现象,相对于它所引起的现象而言是原因,相对于引起它的现象而言则转化成了结果;反之亦然。另一方面,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作用,不仅原因可以作用于结果,而且结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原因。

3.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意义

(1)承认因果联系的存在是我们从事科学研究、获得科学认识的前提。科学就是要根据结果探寻原因,根据原因预见结果。

(2)正确把握因果联系利于总结工作经验,我们由果塑因,可以提高成绩,吸取教训。

(二)必然性与偶然性

1.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含义

所谓必然性,就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所谓偶然性,就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必然性与偶然性是对立的

第一,它们的地位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

第二,它们的根源不同。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非根本矛盾或外部矛盾造成的。

第三,它们的作用不同。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使事物发展的趋势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或偏差。

(2)必然性与偶然性又是统一的

第一,必然性不能离开偶然性,必然性总是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必然性要通过偶然性为自身开辟道路。

第二,偶然性也不能离开必然性,偶然性总是表现着必然性,补充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制约。

第三,必然性与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为必然的东西,在另外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偶然性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为偶然的东西,在另外的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必然的东西。

3.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意义

(1)既然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应努力去认识必然,掌握必然,掌握了必然我们就获得了行动的自由,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建立在自觉而不是盲目的基础上。

(2)既然偶然性影响着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也应重视偶然,要善于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排除不利的偶然因素,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3)既然必然性隐藏在偶然性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必然,我们要善于观察一切偶然现象,使它们成为我们认识必然、把握必然的契机。

(三)可能性与现实性

1.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含义

可能性与现实性揭示的是现实的事物与可能的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转化过程。可能性是尚未实现的现实,现实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

2.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1)可能性与现实性是对立的

可能性是尚未实现的现实,而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二者不能混淆。

(2)可能性与现实性又是统一的

第一,可能性与现实性相互依存。可能性离不开现实性,可能性的根据存在于现实性之中;现实性也离不开可能性,现实性是由可能性发展而来的。

第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方面,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现实,这是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另一方面,现实性又包含着新的可能,这是现实性向可能性的转化。

3.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意义

(1)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我们做工作要从现实出发。

(2)为使好的可能转化为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清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创造有利条件,转换不利条件,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四)现象与本质

1.现象与本质的含义

所谓现象,就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现象按其表现本质的不同方式,可以区分为真相和假象,真相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相反,假象是指那些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所谓本质,就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的内在联系。事物的本质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

2.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1)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的

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表面的、外部的东西,人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质是内在的东西,人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比现象普遍、深刻。

(2)现象与本质又是统一的

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现象又总是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

3.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意义

(1)现象与本质存在着对立,这使科学研究成为必要;现象与本质存在着统一,这使科学研究成为可能。

(2)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为此,我们应该做到:

第一,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实践活动占有大量的、丰富的、尽可能合乎实际的现象材料

第二,要对现象材料进行抽象思维加工,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要善于分辨真相和假象,不为假象所迷惑

第三,从现象中发现本质,是认识的深化,但不是认识的结束,我们还需要在关于事物本质认识的指导下继续研究新的现象,从中发现更深刻的本质。从现象到本质,再到更深刻的本质的认识,是一个无止境的辩证发展过程。

(五)内容与形式

1.内容与形式的含义

所谓内容,就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

所谓形式,就是指事物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形式。

2.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1)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而改变。

(2)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影响内容。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它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反之,就起严重的阻碍作用。

(3)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作为一定内容的形式,可以成为另一形式的内容。

3.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原理意义

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原理要求观察问题时,首先注重事物的内容,同时也不忽视形式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发展,在内容发展了的同时,必须有新的形式与之相适应,所以,要打破旧的形式,创立新形式。

四、唯物辩证法的四大方法

1.归纳与演绎;

2.分析与综合;

3.抽象与具体;

4.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第三节 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一)认识的概念
(二)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辩证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答案:D。解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因此,本题应选D项。

习题2.【单选】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热衷于提“新口号”、出“新主意”,因其脱离实际,且过多过滥,结果必然是“落实难”。这从哲学上告诉我们( )

A.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的感性认识

C.现象和本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D.错误的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不起作用

答案:A。解析:口号因脱离实际而落实难,体现了主观一定要与客观相符合,选项A正确;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选项B表述本身错误;错误的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而非不起作用,选项D错误。因此,本题应选A项。

习题3.【单选】“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说明( )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直接经验中获得的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人的认识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D.实践在认识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

答案:D。解析:“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说明实践决定认识,选项D正确;人的绝大部分知识都是从间接经验中获取的,选项A表述本身错误;人的认识来自实践而非独立于实践之外,选项C表述本身错误。因此,本题应选D项。

(三)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含义

所谓认识的主体,就是指从事实践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人,包括个体、集体和社会。所谓认识的客体,就是指进入实践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2.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是改造被改造、反映被反映相互作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首先是改造被改造关系,即实践关系,然后才是反映被反映关系,即认识关系。此外,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还包含着审美关系(美的鉴赏和评价的关系)和价值关系(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客体是指( )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一切对象

C.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

D.客观存在的所有事物的总和

答案:B。解析:认识的客体就是指进入实践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因此,本题应选B项。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所谓感性认识,就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所谓理性认识,就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运动的第二次飞跃(带有根本性质的飞跃)

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要实现这一次飞跃必须具备如下两个条件:

第一,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这样才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实现这一次飞跃的意义是:

第一,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只有用理论去指导实践,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第一次飞跃主要是认识世界,第二次飞跃主要是改造世界;第一次飞跃是第二次飞跃的准备,第二次飞跃是第一次飞跃的归宿。

(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原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方法论:要求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哥白尼的“日心说”与当时的宗教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以及人们的“常识”均相抵触,一开始遭到许多人的反对,直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才逐步被天文学家们承认。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日心说”也已经被否定,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由此说明( )

A.认识经历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人类的认识反复无常

C.认识具有局限性

D.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答案:D。解析: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今天人类所认识到的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这在告诉我们人类的认识是要不断发展的。因此,本题应选D项。

习题2.【单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

A.实践是人类知识的基础和来源

B.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袁隆平的话表明,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选项正确;实践水平的提高并不完全是依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B选项错误;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发展,C选项错误;在认识的两次飞跃中第二次飞跃更为重要,D选项错误。因此,本题应选A项。

习题3.【单选】“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

A.认识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答案:C。解析:“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表明认识不应该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选项C最契合题意。因此,本题应选C项。

习题4.【单选】在认识过程中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指( )的飞跃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答案:D。解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运动的第二次飞跃,而第二次飞跃是带有根本性质的飞跃。因此,本题应选D项。

习题5.【多选】认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是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重大意义在于( )

A.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发挥理性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B.改变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

C.变精神力量为物质力量,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D.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推动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ACD。解析: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实现这一次飞跃的意义是:第一,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只有用理论去指导实践,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第二次飞跃不是为了改变实践和认识发展的规律,选项B错误。因此,本题应选ACD三个选项。

三、真理与价值

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元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概念

所谓真理,就是指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2.真理的客观性的概念

所谓真理的客观性,即客观真理,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多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是( )

A.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C.同谬误相对立的认识

D.绝大多数人的认识

答案:ABC。解析:考生必须特别注意的是,绝大多数人的认识不能代表就一定是正确的认识,列宁曾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因此,本题应选ABC三个选项。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概念

绝对真理,也叫真理的绝对性,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相对真理,也叫真理的相对性,它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它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对整个客观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在一定范围内的正确反映;其二,从认识的深度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也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在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的近似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统一的。其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颗粒,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要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其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转化的。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转化和发展的过程。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属于由相对真理转化为绝对真理的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方法论: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从两个极端割裂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绝对主义夸大了真理的绝对性,否认了真理的相对性。绝对主义认为人们所获得的真理都是绝对真理,真理不可能是相对的。人们所获得的真理具有永恒不变性,它穷尽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一切认识。绝对主义否认了真理的发展。相对主义夸大了真理的相对性,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相对主义否认了绝对真理,必然同时否认了客观真理,从而把真理变成了主观随意的东西。相对主义抹杀了真理的客观标准,必然混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

(三)真理与谬误

1.谬误的概念

所谓谬误,就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错误认识,是认识主体对客体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2.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是唯一的,此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客观标准了;而且某种理论或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归根到底将由实践来鉴别,这是确定的。承认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也就必然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将导致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同时,一定条件下的实践也不可避免带有自己的社会历史局限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标准又具有不确定性。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使人的思想僵化,把人的认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

(四)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方法论: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第四节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把哲学基本问题运用到历史观领域就形成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基本问题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答案:D。解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出现之前,自然观上就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而在历史观上都是唯心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才有了唯物史观,选项C正确。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就有的。因此,本题应选D项。

习题2.【单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 )

A.哲学的基本问题

B.区分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基本问题

C.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D.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答案:C。解析: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指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把哲学基本问题运用到历史观领域就形成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基本问题。因此,本题应选C项。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概念

所谓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人口因素是指与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构成、发展规律的总和。

2.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是经常的、必要的条件。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好的、优越的地理环境和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一定数量和优秀素质的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加速作用;相反,恶劣、贫乏的地理环境和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延缓作用。

3.重视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维护生态平衡,自觉控制人口增长,保持环境和人口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所谓社会意识,就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杰,它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而非社会意识形态包括自然科学、思维科学、语言学、逻辑学、某些管理科学等。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方法论: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本题的观点是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翻译过来就是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选项A的表述是错误的,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选项B也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选项C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应选D项。

习题2.【单选】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够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答案:A。解析: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是由于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因此,本题应选A项。

(三)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及其统一性,决定了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3)社会意识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因而具有历史继承性。

(4)社会意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有其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答案:D。解析: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其中,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因此,本题应选D项。

习题2.【单选】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做斗争,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过着默默无闻、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致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 )

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答案:B。解析:列宁的这段话很好地反映了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因此,本题应选B项。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

所谓生产力,就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是衡量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不同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生产资料,又称生产手段,是指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所谓生产关系,就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三层含义:(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3)产品的分配方式。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2)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方法论:

(1)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衡量物质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

A.生产管理

B.科学技术

C.生产工具

D.劳动技能

答案:C。解析: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是衡量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不同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因此,本题应选C项。

习题2.【单选】衡量社会进步根本的、最高的标准是( )

A.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状况

D.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

答案:B。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根本的、最高的标准。因此,本题应选B项。

习题3.【单选】人类物质生产劳动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

A.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生产工具

B.人的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C.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生产资料

D.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答案:D。解析:生产资料是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生产力所包含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指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者。因此,本题应选D项。

习题4.【单选】“民生厚(生厚:生活富裕)而德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古人的话揭示了一个道理( )

A.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物质和精神产品的生产

B.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必然会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

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的道德关系

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这两句话揭示出同一个哲学道理,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选项B和选项D本身表述错误。因此,本题应选C项。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概念

所谓经济基础,就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所谓上层建筑,就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

所谓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所谓政治上层建筑,就是指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所谓国家,就是指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其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并决定其变化发展的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

所谓社会形态,就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 )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生产工具的状况

C.社会的上层建筑

D.社会经济制度

答案:D。解析:人类发展史上有五种社会形态,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社会经济制度。因此,本题应选D项。

五、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所谓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阶段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所谓阶级斗争,就是指经济利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所谓革命,也称社会革命。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所谓改革,就是指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六、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的概念

所谓人民,从质上说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说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有着不同的内容。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畴;在解放战争时期,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畴;在当代中国,人民就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社会阶层人士等。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三)个人(历史人物、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1.历史人物

所谓历史人物,就是指在历史上起过显著的作用的个人,包括杰出人物和反面人物。

2.杰出人物

所谓杰出人物,就是指在社会某一领域有着突出贡献,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促进影响的人。

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历史进程的影响者,能够影响甚至决定历史事件,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但不能超越人民群众的作用,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如果认为历史上某个人物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就违背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群众史观,就陷入了我们经常所说的“英雄史观”。

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英雄史观认为,历史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历史演进取决于他们的意志、品格和才能,人民大众则是一群“无知的群氓”,是英雄人物的“盲目追随者”;而群众史观则认为决定历史的是“行动着的群众”。

3.人的本质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所谓自然属性,就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

所谓社会属性,就是指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

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但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于人的自然性,而在于人的社会性。

4.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所谓社会价值,就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所谓个人价值,就是指社会对个人的满足。

人生真正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集体以及他人的需要。

(四)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所谓群众观点,就是指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所谓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习题与解析

习题1.【单选】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是( )

A.人与自然界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

B.人与社会制度的矛盾、社会与环境的矛盾

C.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答案:D。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因此,本题应选C项。

习题2.【单选】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这是指( )

A.改革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B.改革是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

C.改革是解决所有社会矛盾的唯一途径

D.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质变

答案:B。解析:改革不同于革命,所以改革不是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的质变,选项A与选项D错误;改革是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但绝不是唯一的途径,选项C表述错误;改革是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在我国,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此,本题应选B项。

习题3.【多选】马克思主义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理解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认为( )

A.杰出人物能修改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B.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C.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形成和发挥与其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密不可分

D.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

答案:BCD。解析:杰出人物会对历史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不能决定和修改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趋势,A选项错误。因此,本题应选BCD三个选项。

习题4.【单选】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对此,鲁迅先生说:“这何等英雄,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士兵。”与鲁迅观点相一致的是( )

A.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B.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C.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

D.杰出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案:A。解析:选项B和选项D认为少数英雄或者杰出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而题中鲁迅的意思是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因此,本题应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