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編 盧國沾詞評說

一、盧國沾詞初論(一九八一年)

某作者最近就「怎麼意思」這句於文法邏輯上完全不通的歌詞,引申到粵語歌詞都沒有好作品:「……除了句理不通外,有不少內容是無的放矢、不知所云的;有些甚至下流得低級趣味,但奇怪的是依然為大眾受落,是香港人沒有文化呢?還是香港人的品味低?」這樣的言詞,太偏激了。香港人對流行歌曲的品味,不知比早年高出多少倍了。而近年的好歌詞,也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的。即使單以寫出「怎麼意思」的盧國沾而言,他寫出的好歌詞就已經不勝枚舉了。

幾年來,粵語歌佔據香港樂壇,造就了不少填詞人及新秀。可是,大部分的歌詞,仍由黃霑、鄭國江、盧國沾三人包辦,幾乎都是每人每月十多首的;產量大了,自然有次貨如「敢抵抗高山」、「在我心中起伏夠」等。但三者中,盧國沾的次貨是最少的。

環顧盧國沾的作品,主要分為「情」歌與哲理歌兩大類,鬼馬歌則絕無僅有。一直以來,他的哲理歌都是粵語歌壇的一絕,有時簡直掩蓋了他的「情」歌的光芒。不過,他的哲理歌,並非一直都好,像早年的《每當變幻時》、《明日話今天》、《成敗轉頭空》等,雖曾哄動一時,但細嚼詞意,卻欠缺了餘味;只是到了近期,他的詞才比較婉轉曲折,有時須再三思索,才能領略全部詞意。這兩期的哲理詞,尚有一很大的分歧:早年的每從大處着墨,一下筆就要概括人生數十年的歷程;而近期的則轉向個別哲理的闡述,涉及的時空也短暫。

常有人問:成功的哲理詞,有甚麼撼動人心的因素呢?我想,最重要的一點是:唱出了大家都感受過但說不出來(不會用歌的形式表達出來)的人生經驗和道理。

輪到邊個?邊個去做?

難以抵抗,空有憤怒。

一生幾多悲劇,邊一個做預告?

要是服從環境,不必再問前途。

名氣得到,邊個仰慕?

無數改變,邊個塑造?

幾多倒模之後,偷偷暗自後悔。

分開幾百種樣板,邊一個時髦?

難以擺脫,只有照做。

無處可退,封了去路。

總之走錯咗一步,終生也在後悔,

正是樂而常憂,起於半途。

——————佳視劇集《名流情史》主題曲

這是盧氏早年的作品,可惜恰遇佳藝電視台不支,這首歌也成了歌海遺珠,這歌詞中諸如「難以抵抗,空有憤怒」、「幾多倒模之後,偷偷暗自後悔」、「走錯咗一步,終生也在後悔」等句,有誰不會說,但用歌詞的形式表達,卻分外能把感情抒洩。

不過,盧國沾的哲理詞除具有此特點外,尚有一點其他詞人較少顯露的特徵—自白。可能盧國沾經歷的波折較多,故三位詞人中,以他的作品最多自我心聲的透露,又最易為人所發現。

最明顯的一首就是《小鳥高飛》了,詞云:

要創大業成大器,重未想過靠你,哪怕創傷倒地,……小鳥高飛!

人人曾替我擔憂,謠言滿天飛!

哪怕命運,落泊受挫,我何曾傷悲?

想起你嘅說話,自問心裡佩服你,一早睇見那危機!

可惜我冇悔恨,重未想過放棄。

日後若遇到我,我都仲係笑微微。

詞中既有哲理的成分,也有勵志的成分,看成一首普通的勵志歌也不錯。不過,盧國沾也承認這首是他以「小鳥」自比的,也不諱言歌詞的背景就是跳槽佳視後「要創大業成大器」的那段日子。以後,他的詞作中也不乏自我心聲的透露,例如最近他寫的《任意飛奔》中有句云:「無數歡呼,慶祝別人敗下陣,令你感到,世間也胡混。」所指何事,不須明言。(註:那是說及一九八○年的時候,麗的電視因為播出的《大地恩情》收視理想,無綫臨時把只播了十五集的《輪流傳》調到周六播放,播至第廿二集決定腰斬。麗的中人視此為極大勝利,得意忘形,在熒幕前表露無遺。)

「情」歌方面,他的佳作也很多,不讓鄭、黃二人專美。這個「情」字,包括友情、親情及愛情。寫情歌,尤其是愛情的歌,盧國沾有他的八字真言:「常常見面,心靈溝通」。由他寫的《七月雨中》、《願君心記取》、《殘夢》、《雪中情》、《紫水晶》以及近期的《找不着藉口》、《IQ成熟時》等等,都可以看出是由這八個字正反兩面去取材的。

至於愛情以外的情歌,如描述友情與親情的歌,數量相對較少;記憶中,能數得出的只有《何處覓知音》、《相對無言》、《搖籃曲》、《父子情深》、《孩子,不要難過》等。思鄉之情的歌,也僅有去年的《金山夢》、《大地恩情》、《第二故鄉》較受注意;畢竟這類題材都很少在粵語歌中出現。照理愛情也是情,親情、友情、思鄉之情也是情,不該厚此薄彼,但願詞人能兼及愛情以外的情歌。

如果注意到盧氏大部分的成功作品都是電視主題曲及插曲,對他的作詞本領會更佩服。在此也認識到,電視歌原來也有鞭策、鍛煉詞人的作用;有時甚至讓詞人接觸他們從沒寫過的題材,因而豐富了他們的寫作經驗。

盧國沾最近為麗的《武俠帝女花》寫了一首主題曲及四首插曲,但這些作品未必每一首都受歡迎。若不善忘,他已是第二次寫《帝女花》了。

「並蒂花攜手,鳳台附薦三叩首……」這首羅文及汪明荃合唱的《帝女花》主題曲相信還有人記得吧,這是無綫《民間傳奇》之「帝女花」的主題曲,之外尚有九首插曲。

他在無綫的這段期間,也寫了很多這種類似歌劇形式的歌詞,如《梁山伯與祝英台》主題曲及七首插曲、《江山美人》主題曲及六首插曲、《逼上梁山》主題曲及六首插曲等,都極見其斐然之文采。可惜除了主題曲與個別的插曲外,全部都被大眾遺忘了。不過,如果想到這是盧國沾打好寫詞基礎的難得機會,就不用替他感嘆了。這也恰似北宋初年的花間派的詞,同樣是受命填詞,無流傳的價值,但正好是後來宋詞大盛的先兆。

(按:這篇文章,刊於一九八一年八月十九日《香港商報》「娛樂天地版」的「知音集」專欄,是以筆名李謨如發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