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传立新:香港城市规划发展史(1841-2015)
- 何佩然
- 1042字
- 2024-11-02 13:39:46
小結
翻閱香港的舊明信片,讓人感到十九世紀下半期的維多利亞城是一座優雅的歐洲城市:用厚重花崗岩石修築成的海堤、碼頭和道路;以中古歐洲建築風格矗立的羅馬鐘樓、哥德式的教堂、修院;巴洛克式的石柱、新古典主義的半圓拱窗楣、幾何線條的門框裝飾成的政府大樓、洋行,讓政府利用西方建造技術興建的基建工程彰顯西式管治權力落地生根,敘述着西方近代城市體制在中國人生活的社區的發展過程。重要的行政部門、警署、裁判署,圍繞着港督府而建,建立政治中心政府山;船政道、郵政局設在海旁,為貿易提供協助;教育機構設在灣仔的摩利臣山;此外,城市更設有提供休憇空間的公園、文化活動的大會堂、日常消費的上下市場。城市的佈局展示了政府使用土地的策略,以及重要政商部門的分佈。一個具轉口港的規模的城市,在擾攘的政局中誕生。
以港島北岸這具備軍事意義建立據點的維多利亞城,注定要克服大自然的挑戰,方能成為轉口貿易港。1843-1890年代的維多利亞城是一個帶狀城市,政府在北岸向海的方向填海造地,開闢新的發展空間,解決平地少、山地多的問題,沿北岸蓋建的洋行、碼頭及倉庫,是商業活動的主要集中地,商貿區得以沿着港島北岸向東西兩邊伸延。為配合日益增加的商業活動,分佈在港島的劃時代工程如道路、碼頭、水塘、避風塘、填海工程等,經過仔細的規劃,投放大量人力、物力,謹慎地運用有限度的資源,得以逐漸建成。在資源短缺的年代,工程推出需要分先後次序,決策的釐定自然會因僧多粥少而引起爭議。當中所經歷的艱苦過程,在我們重遊歷史古蹟時,看到一樁樁人手的創作,又能否感受到箇中困難?
維多利亞城在十九世紀下半葉的發展規模,反映着城市早期規劃的幾個特色。首先是政府必須借助先進的工程技術克服自然資源不足的缺點:移山填海創造土地,興建道路、水塘、避風塘及公共設施。具規模的基建設施,是奠定香港作為亞太地區重要轉口貿易港的基礎。縱使先進的技術可以改善惡劣的地理環境,但港島及九龍半島可供發展的面積有限,港島核心區域又位於斜坡上,城市大部份的建築物需依山而建,工程所需技術及建築材料的數量龐大,因此要發展港島,建築成本相當高昂。其次是維多利亞城的管理主要參考西方模式,經貿活動能有系統地進行,法例的制定及嚴格執行是政策能夠落實的關鍵,自1844年起,政府不斷頒佈配合城市發展的條例,利用法制提高政府管治的合法性。第三個特色是外在的政經環境,影響着城市不同區域優先發展的先後次序與速度,1840-1860年代,外資投資開發中環,1870年代以後華資主力開拓上環及九龍半島的油蔴地,都是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