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本章小结

古典区位论研究空间区位、运输成本对单个企业、企业群、城镇空间布局和发展的影响,是后来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等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性理论。城镇空间结构理论主要通过分析城乡关系和空间要素,展开对城镇空间结构的研究。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则是从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空间联系入手研究城镇空间结构。这些理论有利于为研究四川城镇空间结构优化提供基本体系和框架,有利于明确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节点、轴线和域面等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利于从城镇空间的宏观视角研究城镇空间的现实格局、引力大小和城镇空间结构的基本类型。但这些理论也存在不足:一是假设条件过于抽象,是一种完全理想化的理论模式,在现实中几乎很难存在。如杜能圈模式是完全均质下的理论模式,但与外界不发生任何联系的“孤立国”在现实中很少存在,且片面强调运输成本的作用,忽视了不同规模中心城镇的作用以及城镇空间联系的作用。二是考虑的分析要素相对单一,忽视了对客观经济活动的全面把握。如工业区位论假设已知材料供应地的地理分布、产品消费地的分布、城镇规模,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工业布局依据成本最小化原则进行区位布局和城镇空间选址,此时,市场价格是瞬息万变的,完全竞争条件基本不存在,仅考虑了企业选址和布局成本要素,而忽略了更为关键的利润要素以及城镇空间整体环境因素。三是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结论不能直接应用于指导四川城镇空间发展。如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即使排除严格的假设条件,但由于国情不同、发展背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等,都需要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再认识,进而应用于指导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客观实践。即便如此,城镇空间结构基本理论依然对本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具体如下:

第一,城镇空间结构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提出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二元结构转化。因此,本书结合四川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现实背景,不仅充分考虑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还考虑了不同大小、规模的城镇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城镇群对促进城镇空间结构优化起到的作用。

第二,城镇空间结构基本理论,不仅明确了空间的节点、轴线和域面,强调城镇节点和轴线对城镇空间结构升级的重要作用,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的顺序和层次。因此,本书在城镇空间现实格局的综合分析上,厘清了四川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原则、重点和主要内容,充分考虑了节点、轴线和域面的作用,明确了人口流动、产业布局、交通规划以及城镇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作用。

第三,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更多的是采取定量的手段,利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从动态的角度客观度量城镇空间相互作用的大小,以此判断城镇空间的集聚值和类型。因此,本书将空间引力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以测算最邻近距离和城镇空间分布指数的方法,更加科学地划分四川城镇空间结构的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城镇空间结构优化调整的合理措施。

第四,克氏的中心地理论关注了城镇空间分布、规模、等级和职能的相互关系和规律,认为中心地体系受到三个条件或者原则的支配,分别是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本书在此基础上不仅详细分析了四川城镇空间结构的分布、规模和职能,而且结合四川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客观实际,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作用机制、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和社会公众协调机制,并且分析了阻碍机制运行的因素,提出了基于机制设计的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路径。

因此,西方的区位理论、城镇空间结构理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在方法上和分析框架上形成了严密的逻辑,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在将西方经典理论引入四川城镇空间结构变迁进程的客观环境中,需要明确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的现实格局、类型和所处阶段,分析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体制机制障碍,明确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重点和内容,从而促进四川城镇空间结构优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