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学习金融,首先必须从认识货币开始。在人类历史上,货币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货币,经济的运行必须依靠货币。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正确地认识货币的本质。对货币本质的认识,实际上就是解决“什么是货币”的问题。

一、货币的起源

货币自问世以来,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古代的先王制币说、交换起源说,西方国家的创造发明说、便于交换说、保存财富说等,或认为货币是圣贤的创造,或认为货币是保存财富的手段,许多法学家甚至说货币是法律的产物。虽然从特定的历史背景来看,多数学说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成分,但是无一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科学地揭示货币的起源。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采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观察问题,科学地揭示了货币的起源与本质,破解了货币之谜。

马克思认为,货币是交换发展和与之伴随的价值形态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历史角度看,交换发展的过程可以浓缩为价值形态的演化过程。价值形式经历了“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这样一个历史沿革。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这是与人类社会最初的商品交换相对应的,是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中的原始阶段。当时只是偶尔会有剩余产品,还没有专门的商品生产,交换带有偶然性质。商品的价值只是偶然地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所以称为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例如,1只绵羊=10千克茶叶。这里1只绵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10千克茶叶处于等价形式,它们既相互对立又互为条件。10千克茶叶只是1只绵羊的个别等价物,故其价值表现是不充分的。所以说,这种价值形式还只是一种不充分的胚胎形式。

(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剩余产品越来越多,商品交换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交换已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经常的。价值的表现链不断拉长,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不仅表现在某一种商品上,而且表现在一系列其他商品上。举例如下:

显然,上式比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要有所进步。因为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各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但是都用来实现绵羊的价值,成了绵羊的等价物。同时,交换已不再是偶然的,而是经常发生的。

但是,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仍然是不完全的。这是因为:每一种商品都有许多种商品共同表现其价值,各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又都不一样;商品世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表现形式,交换过程迂回复杂。还没有一种统一的价值表现形式能够顺利地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因此必须向一般价值形式过渡。

(三)一般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举例如下:

从上式看,与扩大的价值形式相比,似乎只是一个简单换位,但是实际上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是扩大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由一系列商品表现,而一般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统一地由同一种商品表现;二是扩大的价值形式表现的商品交换是商品与商品直接交换,而一般价值形式表现的商品交换是通过一般等价物媒介的间接交换,即绵羊已不再是普通商品而是媒介商品交换的特殊商品了。

一般价值形式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克服了物物直接交换的种种困难,但是一般等价形式中交换的媒介物并没有完全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这样妨碍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向货币价值形式过渡。

(四)货币价值形式

价值表现形式的最高阶段为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由一种特殊商品来表现,即一般等价物被固定于某种特殊商品上。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黄金、白银取得了这个一般等价物的独占权,故货币价值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无本质区别。

二、货币的本质

研究货币的本质是个艰难复杂的过程。在马克思以前,有许多人研究过货币,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往往陷入了混乱之中。亚里士多德把货币看作“中介货物”,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货币是“为了克服交换的不灵敏”,还有人认为货币是“商品货币对等的比例”、“天生的”和“法律制定的”等。近代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如果一个物件事实上在支付中被普遍接受并普遍被用作支付中介,则不管它的法律地位如何,它就是货币。米尔顿·弗里德曼在他的《自由选择》一书中写道:货币是“一个共同的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萨缪尔森断言:“在一万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懂得货币问题。”

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关货币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以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认为货币本身是一种商品,而且这种商品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初期,没有商品交换,当然也不存在货币。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才逐步产生了交换,货币正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的一种商品,固定地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因此,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一)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界就分裂为对立的两极:商品和货币。一切普通商品直接代表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而货币则成为价值的直接体现者。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1.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工具

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价值不再直接地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而是通过商品和货币的交换表现出来。任何一种商品,只要能够交换到货币,该种商品的价值就能得到表现,生产这种商品的私人劳动就得到了社会承认,属于社会劳动的一部分。所以说,货币是表现、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工具。

2.货币具有直接同一切商品交换的能力

货币虽来自商品,但是货币与普通商品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普通商品以特定的使用价值去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因而不可能同其他一切商品直接交换。而作为价值直接体现者和社会财富直接代表的货币,具有直接地同一切商品交换的能力,因而也成了每个商品生产者所追求的对象。

总之,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表现、衡量和实现商品价值的工具。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这个特征,是不同社会形态所共有的。

对于货币性质的理解,马克思强调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方面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货币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却又采取了具有一定属性的自然物的形式。可见,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不同社会形态下货币的共性。货币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体现了不同的生产关系,这是一定社会形态下货币所具有的特性。

(二)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

在远古的原始共同体中,劳动产品归整个共同体所有,由共同体统一分配,所以既不存在商品,也不存在货币。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不同的生产者分别从事不同产品的生产,从而产生了相互交换劳动产品的需求。由此,也产生出由各种不同具体劳动构成整个社会分工体系,而每个生产者所从事的特定具体劳动则成为整个社会分工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分工条件下生产者的劳动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劳动,称之为社会劳动。

由于私有制的产生,一方面,劳动成了每个劳动者的私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都由他自己决定;另一方面,劳动产品归私人所占有。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分工条件下私人生产者的劳动称为私人劳动。这样就产生了社会劳动与私人劳动的矛盾。交换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因为存在社会分工,就会存在不同的劳动产品,就会产生互通有无的要求,即产生商品交换的必然。

上述两种分析方法,科学地揭示了货币的本质。从中可以得知: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为了适应交换的需要而自发地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商品变成货币是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发展的产物,交换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而货币正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自发地产生的。商品变成货币经历了上述四种价值形态的演变,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总之,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根源于商品,并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自发地产生。

三、货币形式的演进

货币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在人类发展史上货币形态十分庞杂。在古代,作为货币的有牲畜、盐、茶叶、皮革、酒等。在历史博物馆里,常看到用铜、铁、贝壳、银、金等作为货币。到现代社会,货币形态为纸币、辅币、银行存款和信用卡等。可见,货币是由最早的实物形态,慢慢发展为它的替代物,然后发展到现代的信用货币。我们将货币形态的类型分成以下三种:

(一)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来充当货币。人类社会最早的商品贸易是“以物易物”。当这种形式无法满足扩大了的商品交换时,人们便选择了价值稳定且具有通用性的商品作为“核心物品”,以与多种商品交换。当这种“核心物品”可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的时候,它便从普通商品中超脱出来,成为最早的实物货币。

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商品充当过货币。古代欧洲有用牛、羊作为货币的记载,贝币是中国最早的货币之一。但是由于这些实物货币具有笨重、携带运送不便、不能分割、质地不一、易遭损失等缺点,很难作为理想的交易媒介。人们在长期的交换活动中,逐渐运用具有下述条件和特征的实物充当货币,即普遍接受性、价值稳定、价值均质可分性、轻便和易携带性。据此条件和特征,金属货币最为适宜。因此,在近代的货币史中,各国通常把贵金属定为法定货币。

(二)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是指以铜、银、金等作为币材的货币。初期的金属货币以条块形状出现,称为称量货币。近代的金属货币则将金属按一定的成色重量铸成一定的形状使用,称为铸币。金、银、铜、铁等金属材料都作过币材,这些材料价值相对稳定、易分割、便于储藏,更适宜于充当货币。中国是最早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从殷商时代开始,金属货币就成为中国货币的主要形式。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流通中的铸币主要是由铁、铜等贱金属铸造的,金、银等贵金属主要是作为衡量价值和贮藏财富的工具。

西方国家使用金、银作为金属货币的历史比较悠久。金属充当货币材料采用过两种形式:

(1)称量货币,是指以金属条块的形式按重量流通的金属货币。这种金属条块在使用时每次都要称其重量,鉴定成色。称量货币在中国历史上使用的时间很长,典型的形态是银两制度。从汉代开始实行银两制度,一直到1933年,国民党政府实行“废两改元”,才从法律上废止了这种落后的货币形式。

(2)铸币,是指铸成一定形状并有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铸币的出现,克服了使用称量货币时的种种不便,便利了商品交易。铸币最初形态各异,如中国历史上有仿造贝币而铸造的铜贝、银贝、金贝,有仿造工具铸造的刀币、布币等。由于圆形便于携带,不易磨损,后来铸币的形态逐渐统一为圆形,如秦始皇时铸造的秦半两,这种铸币为圆形,中间有方孔,其型制一直沿用到清末。西方国家的金属铸币采用的是圆形无孔的形式。清朝末年,受流入我国的外国银元的影响,方孔铸币被圆形无孔铸币代替。

金属作为货币材料,特别是当流通中的货币是足值的金属铸币时,货币的价值比较稳定,能够为交换和生产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但是金属货币也有难以克服的弊端,面对日益增长的待交换商品量和保存财富的需求,受金属的贮藏、开采和稀缺性的限制,货币的数量很难保持同步的增长,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大量商品往往由于货币的短缺而难以销售或价格下跌,引发萧条。同时金属货币在进行大额远地交易时不便于携带,影响了金属货币的广泛使用。

(三)纸币货币

纸制货币简称纸币,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公元10世纪,北宋就开始使用纸币——交子。

银行券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首先在欧洲出现,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银行券是由银行发行的可以随时兑现的代用货币,是作为代替贵金属货币流通与支付的信用工具。

第二,银行券的发行必须具有发行保证,一般分为黄金保证和信用保证。黄金保证体现为银行的金准备,信用保证则体现发行银行保证兑现的信用度。历史上银行券发行制度曾经有过三种发行准备,即发行额直接限制制度、发行额间接限制制度、最高发行额直接限制制度等。由于银行券有严格的发行准备制度,保证随时兑现,因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第三,早期银行券由商业银行分散发行,自中央银行诞生以后,商业银行失去了发行权,银行券的发行成为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之一。

银行券是由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中介性、过渡性的货币形态。一方面,银行券完全建立在足值货币的基础上,代表足值货币行使货币的基本职能,并能等价兑换成足值货币,因而明显具有货币的烙印;另一方面,银行券作为不具有十足价值的价值符号,之所以能像足值货币一样发挥货币职能,显然体现了一定的信用关系,具有信用货币的特征。但是由于这种货币要以黄金作为保证和准备,跟不上日益扩大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银行券最终演变为完全脱离金属货币的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

(四)存款货币

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银行存款,包括可以直接进行转账支付的活期存款及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形式的各类存款。

存款货币的出现与现代银行的转账结算业务密切相关。人们先把一部分款项存入银行,设立活期存款账户。需要时根据存款余额签发支票,凭支票进行转账结算,通过存款账户间存款的转移完成支付。用存款货币取代现金进行支付,具有快速、安全、方便的优点。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转账结算是一种重要的支付方式,绝大部分的交易都通过存款货币的转移实现支付。

(五)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是指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传输电子信息的方式实现支付功能的电子数据。这些电子数据的取得基于持有人的存款或贷款,因此电子货币可以视为信用货币的一种存在形式。电子货币可以发挥与现金和存款货币同样的功能,并且能够方便地实现与现金的转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货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电子货币的使用对货币发行与流通必然会产生一系列影响,中央银行在进行货币调控时也将面临更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