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研究意义

海洋观念是海洋实践活动的先导。我国历代海洋行政管理活动是不同历史阶段政府海洋行政观念的有力体现。从“兴渔盐之利,通舟楫之便”的古代传统海洋价值观,经“闭关锁国”畏惧海洋的心态,乃至当今我国“实施海洋开发”的开放姿态,我国海洋行政价值观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2012年我国政府在南海设立三沙市,对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实施管辖,彰显了海洋行政管理在海洋权益争端中的重要作用,也充分表明了我国政府对海洋行政价值观的科学认知。因此,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3.1 海岛行政价值观研究的理论价值

海岛行政价值观研究的理论匮乏,既没有海岛行政价值观理论框架的构建,也没有海岛行政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等要素研究。通过开展海岛行政价值观研究,系统构建海岛行政价值观的理论体系。

一是海岛行政价值观的一般理论研究。现阶段国内对行政价值观研究多集中在核心价值观和公务员行政价值观上,对涉海行政价值观的研究十分匮乏。借鉴行政价值观研究的既有成果,结合海洋、海岛的具体特征,课题尝试研究海岛行政价值观的一般理论。界定海岛行政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研究海洋行政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形式及其体系等内容,系统分析海岛行政管理独特的功能、意义,完善海岛行政价值观的基础理论体系。课题将探索海岛行政价值观的研究范式,为海洋价值观的系统研究提供支持。

二是南海海岛行政价值观发展史研究。“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梳理我国政府在南海海岛实施的行政管理实践行为,总结我国南海海岛行政价值观的发展史,分析其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得失。从目前国内对海岛行政价值观的研究来看,多集中于“海洋强国战略”提出后这一新阶段,而没有认识到我国南海海岛行政价值体系的形成与国家、民族的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绝不可以割裂其历史联系来孤立分析现行的海岛行政价值体系本身。因此,对我国南海海岛行政价值观的历史演进进行追溯与探索就显得十分必要。本书正是着眼于此,在分析了封建社会以及近代海岛行政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具体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南海海岛行政价值观做出深入研究。梳理南海海岛行政价值观的发展史具有两个方面的价值,一方面为南海行政管理研究提供行政价值观的历史样本、资料、线索和视角;另一方面通过系统总结海岛行政价值观的发展规律,为现实政策的选择、制定提供历史启示和借鉴。

三是拓展海岛行政价值的认知领域。政府针对海岛及其海域实施行政管理,除有组织地开发建设、环境保护以及维护海洋权益之外,海岛行政管理的价值域还可以进一步地加以拓展。深度挖掘海岛行政管理的价值功能,提高实施海岛行政管理的效能,全方位、系统地认知海岛行政价值。

1.3.2 海岛行政价值观研究的现实意义

南海海岛行政价值观有助于为维护我国南海海洋权益提供政策建议。长期以来,我国海洋实践活动与海洋行政管理活动以及行政价值观发展的脱节,使得中国的海洋行政管理具有较强的被动性,缺乏长远设计。本书通过对不同历史条件下海岛行政价值观动态性和历史性考察,把握海岛行政价值观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性,注重海岛行政价值观发展趋势探索,发挥海岛行政价值体系的方法论作用,从而保证政府部门的海岛行政管理活动与海岛行政价值的发展趋势相统一,为我国在南海权益争端中灵活实施海岛行政管理活动提供政策建议。三沙市的设立体现了行政管理在维护海洋权益中的价值和功能,不仅能够避免正面交锋又可以宣示海洋权益,充分体现出行政管理在维护海洋权益中的价值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