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细节:历史宏观叙述的宝贵素材

原南昌大学党委书记 郑克强

老友李金声经过多年努力、用心完成的书稿——《遥远的乐河》就要出版了,通读一遍,像是一部很好看的纪实性文学作品;然而,在聆听作者讲述一件件往事的同时,思绪又不可避免地被拉向已经渐行渐远的峥嵘岁月。那字里行间再现的真实故事情节与秉持的客观分析态度,分明是在冷静而生动地记载着一部穿越时空的历史章节。

历史的发展当然有其规律性,有关宏观叙述不仅有例可援,且广为人们所熟悉。但是,官修史书囿于制度性约束,基本定型于相对固化的范式,一般都比较注意对事件的编年记录,重要人物的概括性介绍,各种典章制度的记载。而对于有关事件运行的细节,各种力量的牵制扯动,当事人的内心感受,民间百姓的心理反应,过程中各种偶发因素及其对事态发展的影响等,则往往被有意无意“忽略”。

其实,历史进程总是伴随着多样性的,人们从多层面、多角度地观察微观细节,才比较容易寻觅到影响社会运动的重要线索,把握带有方向性的历史发展脉络。细节若被完全舍弃,真相便可能被虚化甚至淹没,人们会因视野偏狭扭曲或因视距任意放大而不得要领,无法从中得到正确的认知。这个问题在中国现当代史中表现尤为突出,特别是缺乏从触摸“平民物事”中补充了解常见而生动的细节,难免使一些历史事件的记录缺少生气甚至失去可信的依据。

《遥远的乐河》是一部反映三线建设题材的纪实性书稿,在我看来,作者李金声实际是在对这一重大题材做历史细节的“补充作业”。他所讲述的三线建设故事,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那时,中国内部的经济建设刚刚从“大跃进”的惨痛经历中逐渐恢复,而中国外部的国际环境又同时受到苏联、美国两个超级大国的强力挤压。在毛泽东看来,战争威胁正步步逼近,形势已非常严峻。据此判断,他对正在制定的“三五”计划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要搞三线建设,防备敌人入侵。

从1965年开始,中国东部的重要制造业,特别是涉及生产军事装备的企业,纷纷遵令由东到西、从北向南拆分迁徙至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作者李金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父母从黑龙江来到江西,在远离家乡的乐河边上,他亲眼看见、亲身参与了那个工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苦建设过程,也亲自体验了那个工厂后来逐渐由盛而衰直至消亡的悲壮结局。

乐河机械厂曾经是中国直升机研制、生产的重要基地,但生产要素不合理配置造成了它的先天不足,市场经济大潮无情冲击又形成了它的后天失调,两种因素的叠加效应,使它经历了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的多次折腾,令人扼腕叹息。但从微观角度上看,乐河机械厂应是中国三线企业发展史研究一个很典型的样本,“麻雀虽小,五脏六腑俱全”,那里举凡生产建设的大致情境与职工生活的种种情节,无疑也是江西40多个三线企业的缩影。当然,用更深远的历史目光检视,作者娓娓叙说的一个个小故事,更折射出了全国三线企业在那个年代曲折发展的一道道深刻印记。

我与作者李金声相识相交数十年,他为人热情坦诚,行事严谨认真。年青时钟情诗歌、散文、小说,有过不少优秀作品发表,曾被誉为“青年诗人”的雅号;后来从政又在多个岗位担任领导职务,负责处理过好几起在全国都很有影响的大事。有着这样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综合训练以及把控操作能力,加之视野开阔,思路敏捷,使得他在写作本书时,思绪能在历史与现实中自由穿越驰骋,也使得书稿行文举重若轻,叙事生动有趣、平中见奇,论人有血有肉、亲切自然,兼具了文学作品的可读性和史学论著的沉着感。

金声现已退休并定居北京,虽然地理上与他曾生活工作过的江西很有一段距离了,但乐河并不遥远,往事并不如烟。相信读者一定能从阅读这部书的细节中,捕捉到那段特定年代丰富的文化信息,体验到作者的历史责任感与社会担当,更品味出文学与史学相衔相融的特有味道。

是为序。

2018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