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篇 生命不息,笔耕不辍
——我笔下的名人名家

我写的第一本书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在他写的《我为什么写作》一文里,谈到了他写作的冲动缘于四个原因,其中两个我有深切的感受。他写道:

二、审美方面的热情。欣赏外部世界的美,或者,在另一方面,欣赏词语和它们正确组合的美。享受一种声音的冲击力或者它对另一种声音的冲击力,享受一篇好文章的铿锵有力或者一个好故事的节奏明确。希望分享一种你觉得是有价值的和不应该错过的经验。……任何书,凡是超过火车时刻表水平以上的,都不能完全摆脱审美的考虑。

三、历史方面的冲动。希望看到事物的如实面貌,找出真正的事实,把它们存起来,供后代使用。

我在开始计划写我的第一本书《杰出物理学家的失误》(华中师范学院出版社,1986)的时候,很明显地有上述两方面的冲动。

记得到华中工学院教书后不久,我看到一篇文章,一位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Karl Popper,1902—1994)说非常想来中国看看: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害怕谈“错误”。这句话大大地刺激了我,而且1958年我在甘肃农村劳动的时候并没有沉沦,当时正在计划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所以我看到波普尔的这段话以后产生了一种冲动——以物理学家在研究中的种种原因引起的失误为内容写一本书,帮助犯过错误(或“错误”)的读者了解,犯错不仅是人生必经的过程,而且是人生的营养剂、触发点。

因此,我决定写一本关于物理学大师在研究过程中所犯的各种错误的书,来鼓舞当时许多从错误(或“错误”)中走出来的人,告诉他们犯错误不可怕,怕的是害怕犯错误和在错误面前的惊慌失措。虽然书中写的是物理学家的故事,但是这种犯错误的经历却是人们的共同财富,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厘清。

《杰出物理学家的失误》,杨建邺著,华中师范学院出版社,1986年出版

我在这本书的前言里写道:

我们都知道,首创精神是科学研究活动最根本的要求,没有首创精神,可以说科学就不可能存在,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发展。但是,首创精神与错误、失败通常又是紧密相关的。这是因为只有探索别人从来没有或不敢探索的问题,提出别人没有或不敢提出的新见解,才能称得上具有首创精神。在进行这样的探索活动时,没有先例可循,有时甚至要打破旧框框,为后人提供一个崭新的框架,试想怎么可能避免错误和失败呢?这正像一个人在漆黑的夜晚摸索于崎岖的山路上,他怎么可能不被石头绊一下或跌一跤呢?就是跌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也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除非他干脆屈膝抱头,在山缝里坐等天明。

谨小慎微、害怕担风险、人云亦云的“科学家”,固然不会犯什么错误,但也不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苏联著名物理学家米格达尔说得好:“如果从来没有做过一件错误的工作可以算是一个科学家的认真负责的话,那也可以简单地证明这位科学家缺乏勇气和首创精神。”

纵观整个科学史我们就会发现,其中不仅包含令人叹为观止、夺目耀眼的成果,而且包含不少的错误和失败。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一语道破此中真谛:“我坚持奋斗五十五年,致力于科学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

其实,科学史上科学家所犯的各种错误和所遭受的失败,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引人入胜,而且就其对后人的启发性而言,比成功史还更胜一筹。对此,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就曾感触至深地说:“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所以,我们实在很有必要对科学家的失败事例做一番深入细致的研究。

想法确定之后,我立即开始行动。1985年9月前后,我给几家出版社发函,说服他们同意出版我想写的书。很快我就得到了华中师范学院出版社(以下简称“华师出版社”)的编辑陈武秀的回信。他不仅非常喜欢这个选题,而且约我立即到他家详谈。他家离我们学校不算远,有五六站路。

交谈之后我才知道,陈武秀原来是我在武汉市15中的校友,但是比我早毕业一年。华师出版社成立以后,他就来到出版社工作。他盛赞我选题的精妙,而且迫切地希望我早一点写完,争取尽早出版。他的热情极大地鼓舞了我。我们很快商定,我每周给他送一次稿子,每次交给他3个杰出物理学家失败的故事。当时我刚评上讲师不久,虽然上课任务很重,但是为了第一本书能够顺利出版,我依然斗志昂扬。我从1985年10月16日起每周给陈武秀编辑送一次稿子,直到1986年1月3日,《杰出物理学家的失误》书稿的32节内容全部送完。

这是我写书经历中写得最快、出版也最迅速的一次,这本书到1986年5月就正式出版了。当我收到自己写的第一本书的时候,真是百感交集:想不到51岁的我居然出版了第一本书!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本书当年就获得了“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华中师范学院出版社专门为此开了一个庆功会,我和妻子吴秋芝受邀参加会议,吃了一顿庆功宴。

第二年,即1987年,《杰出物理学家的失误》又被湖北省评为“科普图书一等奖”。

这本书会受到读者广泛的欢迎,是因为它突破了一个中国人思想的禁区:谈犯错误就色变。我在前言的后面部分谈了对失误的认识:

我们奉献给读者这本薄薄的书,就是希望读者从书中几十例杰出物理学家的失误中得到一些“启发”:一方面,说明即使是杰出的科学家,像伽利略、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这些巨匠,也同样会犯错误。可以肯定地说,任何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的科学探索,都绝不只是成功的记录。对任何一位科学家,如法拉第和诺贝尔,他们一生中经历的失败比他们获得的成功更多。他们之所以能最终获胜,是他们在经历失败的痛苦煎熬时,从不失望、从不气馁。这就是他们成功的奥秘所在!另一方面,失败固然在所难免,但通过对历史上失败事例的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前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便在今后从事科学探索时作为借鉴,以减少一些可以避免的错误和失败,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如果这本书果真能使读者有所裨益,并由此受到激励,立志为人类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那我们就会感到由衷的满足了。

这本专门谈失误的书,估计是1985年以来最早写相关内容的书。对于一犯错误就发怵的广大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副“清凉剂”“解毒剂”和“振奋剂”。因此,它受到欢迎是可以理解的。我认为,这也算是我在20世纪80年代为解放思想大潮中做的一点微薄奉献吧!

后来,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来了一位编辑部主任严定友。1998年春天的一天,他到我家进行专访,交谈中,他希望我把《杰出物理学家的失误》扩展为《杰出科学家的失误》,这样不仅可以争取更多的读者,而且可以使读者的获益面扩大。我觉得他的意见很好,便在1998年6月28日开始动笔,同年10月中旬便把书稿交给了严定友先生。2000年8月,《杰出科学家的失误》正式上市。

《杰出科学家的失误》封面照

由于在科学家失误方面研究多年,所以我有了新的认识。在《杰出科学家的失误》一书的前言里,我进一步引用了几位著名科学家对失误研究重要性的核心观点。

第一位是美国生理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原主席、生物反馈学说创始人尼尔·米勒(Neal E.Miller,1909—2002),他曾尖锐地指出:

已经发表的研究报告都是根据事后的认识写成的。为了节省杂志的篇幅(或许是为了面子),他们忽略了开始时在黑暗中的探索和尝试,由于失败而放弃的所有尝试几乎都没有被提起。因此,他们描述的图景未免过于规律、过于简单,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其作用实际是把科学的前沿推进毫无知识的领域。

第二位是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电磁理论创始人詹姆斯·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他说过一段非常深刻的话:

科学史不限于罗列成功的研究活动。科学史应该向我们阐明失败的研究过程,并且解释,为什么某些最有才干的人未能找到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而另外一些人的名声又如何大大地强化了他们所陷入的误区。

第三位是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和科学史家、哈佛大学教授恩斯特·迈尔(Ernst Mayr),他在自己的巨著《生物学思想的发展》一书中指出:

历史所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解决问题的成功的尝试,还有不成功的努力。在处理科学领域的重大争论的时候,要努力去分析争论对手用来支持相反理论的思想、观念(或信条)以及具体证据。

……只有通过学习这些概念形成所经历的艰难道路,学习早先的错误假定怎样一个一个地被否定,换句话说,就是要学习过去的所有错误,才有可能获得真正透彻和完满的理解。在科学中,人们不仅通过自己的错误的历史进行学习,而且也通过别人的错误的历史进行学习。

在任何时代和任何研究中,只要把科学的研究对象罩上一层神秘的光彩,都会无一例外地给人们带来偏见和误解。由此可知,失败案例的研究是多么不可缺少!从上面引用的科学大师的话可以清楚地看到失败案例的研究素来为科学大师所重视。

《杰出科学家的失误》里除了留下10个物理学家失误的案例以外,还增加了6个生物学家、4个数学家、8个化学家和4个天文学家、宇宙学家失误的案例。这本书出版后再次受到读者的欢迎和重视,在2001年12月29日中央电视台10频道的“读书时间”节目中,著名主持人李潘和我在节目里讨论了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2002年底,这本书获得“湖北省第四届优秀科普书二等奖”。

2013年再次传来好消息,湖北教育出版社决定把《杰出科学家的失误》改名为《天才物理学家的失误》,并收集到他们出版的一套丛书里,而《杰出科学家的失误》也在当年被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以《科学大师的失误》为书名收集到“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第三辑里。

《天才物理学家的失误》,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出版

研究科学家失误的书,从1986年第一次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出版界和读者的重视和欢迎,但同时也说明我国科普作家还缺乏在这方面的更深入研究,因此才会出现“现饭老有人炒”的现象。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的人在科学家失误的研究方面做出更深入的考察和研究,这将更有利于我们的科学大业。正如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教授在“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总序里所写:

科普事业需要传承,需要发展,更需要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节奏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迅速变化。新的形势要求科普创作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更新、创新。这就需要有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科普创作的队伍中来,只有新的科普创作者不断涌现,新的优秀科普作品层出不穷,我国的科普事业才能继往开来,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不断为推动科技发展、为提高国民素质做出更好、更多、更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