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派关于乡村发展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大多把农业看成是促进工业化的一种手段,它的作用主要是向工业提供过剩劳动力、资本和粮食。下面分别介绍几个典型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

一、刘易斯的乡村发展理论

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CW.A. Lewis),依据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材料,于1954年发表了《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二元结构”的著名理论,他指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部门,一个是现代部门,是使用再生产性资本,采用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是收入水平较高的部门;一个是传统部门,主要是农业部门,不使用再生产性资本,主要采用手工劳动,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而言,由于人口存量大,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低,甚至为负数,收入水平低。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者,它既是传统部门生产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又是现代部门扩张需要劳动力的来源。而这种二元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促进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转移。

二、拉尼斯和费景汉的乡村发展理论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的费景汉和拉尼斯等人把刘易斯模型向前推进了一步,提出了系统的工业化理论,深化了对农业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在他们的模型中,经济发展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业中存在着剩余劳动力,随着工业的扩张,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工业的增长从劳动力和农业剩余两个方面依赖于农业的支持。第二阶段,随着工业增长和劳动力的继续转移,农业中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不再为零,人均农业剩余开始下降。这时提供农业剩余,促进农业增长成为工业增长的前提。只有不断促进农业增长,才能不断增加农产品供给,避免由于农产品短缺造成粮食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因此,提高农业生产率可以加速二元经济的转化。第三阶段,农业被改造成一个现代化的产业部门,农业的工资水平也是由劳动边际生产率决定的,二元经济转化为一元经济。

三、舒尔茨的乡村发展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 W.Schltz)在芝加哥大学工作期间完成的《改造传统农业》一书,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进行农业现代化改造的途径、重点和机制,他反对在现代化过程中轻视农业的看法,认为“并不存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农业部门不能对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的基本原因”(舒尔茨,1987)。但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不可能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关键在于未能把现代生产要素引入传统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而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能够为经济增长作贡献的现代生产部门,舒尔茨建议:一要建立一套有利于农业转型的制度;建立市场机制以形成对农民行为的有效激励;改革低效率的土地制度;建立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能适应市场化的家庭农场经济体制。二要增加现代农业要素投资。引进现代生产要素是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出路,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为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创造条件,供给分为研究开发与推广两方面,主要应由政府或其他非盈利企业来进行;需求是要使新生产要素必须是有利可图的,并且农民乐意接受,政府的农业推广人员要向农民提供有关新生产要素的信息,同时要使农民学会使用这些要素。三要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有教育、在职培训以及提高健康水平等,而学校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最大组成部分和最主要的形式。

四、托达罗的乡村发展理论

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工业部门的扩张,发展中国家城市失业现象也不断严重,与此同时,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速度不仅没有减缓,反而不断加快,形成了引人注目的“拉美现象”。托达罗的二元模型把研究重点从工业与农业的关系转向了城市和乡村的关系,旨在对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作出解释。托达罗认为,城乡人口流动的速度和规模并不取决于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差异,而是取决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在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农村预期收入等于农村实际收入。而在城市,由于存在失业现象,预期收入不等于实际收入,预期收入是实际收入和就业概率的乘积。托达罗模型得出的结论是:依靠城市现代化部门的扩张不足以解决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严重失业问题。原因在于:一方面,资本积累必然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降低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现代部门创造的就业机会越多,就业概率就越大,在城乡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城乡预期收入的差距就越大,从而诱使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城市,加剧城市的失业状况。建议政府应改变重工业、轻工业和农村的发展战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农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向城市的压力,才能缓解城市就业的压力。虽然托达罗的农村发展理论是建立在消除城市失业现象的基础上的,但却指出了建设农村、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五、罗斯托的乡村发展理论

根据经济现代化理论,罗斯托在1960年提出一个较大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分为6个阶段,依次为: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过程中实施推进农业战略发展比较典型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在工业化中期,不同国家或地区反哺农业的政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行不断调整,由此可划分为转折期和大规模反哺期。转折期的始点是刚跨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时间。以赛尔昆等设计的标准模型为基准,按照从最不发达国家到最发达国家变化过程完成1/3时界定为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这是人均GDP超过1064美元(1992年)、城市化超过30.5%、农业产值比重低于39%、农业就业比重低于52%、初级产品出口占GDP比重低于10.5%。研究表明,属于转折期的美国在1900年、德国在1913年、日本在1936年、韩国在1970年,这些国家政府均开始实行对农业的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