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国历代领导人关于“三农”问题的主要思想

中国历代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思想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确立了以农民利益为价值取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以乡村振兴为载体、以实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农”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一、毛泽东同志关于“三农”问题的主要思想

在我国革命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毛泽东有关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思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农民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的理论为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中国农民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毛泽东同志在对中国农民地位及作用的认识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理论。

1. 提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早在1926年毛泽东同志就在《国民革命与农民问题》中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所谓国民革命运动,其大部分即农民运动。”1927年他又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指出,农民是革命先锋,“农民成就了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事业。农民做了国民革命的重要工作”。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农民阶级的特点,提出了农民中各阶层在革命中的积极性由于经济地位的不同而不同,经济地位越是低下,生活越贫困的农民,就越富有革命性。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同志深入实际调查农民问题的典型著作。在这些论著中,毛泽东同志在肯定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当时人口80%以上是农民的中国国情,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2.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由于对中国农村问题的错误判断,把革命工作的重心放在城市,走过了许多弯路。在大革命失败前后,毛泽东同志在考察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过程中,形成对中国农村性质的正确认识:一是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广大农村的现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二是中国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是农民,分布在广大农村。三是在中国当时农村,敌人统治力量最薄弱,革命的基础深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聚集力量,不仅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是可靠的。四是由于中国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由共产党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及革命具有长期性特点,党的工作重心应放在农村,党应以主要的力量去发动和组织农民。五是提出在广大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实行土地革命,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因此,中国革命的道路,不是先取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即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3. 强调农民对国家的极端重要性。

基于对农民在中国革命的独特地位和作用的正确认识,毛泽东同志多次论述农民对国家的极端重要性。他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农民这是工人的前身。将来还要有几千万农民进入城市,进入工厂,……农民这是中国工业市场的主体。只有他们能够供给最丰富的粮食和原料,并吸收最大量的工业品。农民这是中国军队的来源。士兵就是穿起军服的农民,……农民这是现阶段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力量。……农民这是现阶段中国文化运动的主要对象……”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他又说:“忘记了农民,就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没有一切革命。我们马克思主义的书读得很多,但是要注意,不要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你没有力量。”

毛泽东同志重视农民问题的思想在实践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土地问题,实行“耕者有其田”;二是减轻农民负担,解决农民困难。当时的中国,农民问题实质上是土地问题,“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赢得了农民”。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正确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调动了农民支持革命的热情,为革命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二)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毛泽东同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确立了农业的战略地位,并将其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他指出:“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他认为,农业生产是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农业是轻工原料主要来源、农村是轻工业的主要市场”“农村是重工业的重要市场”“农业是积累的重要来源”“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农业就是工业”。在农业生产与其他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方面,毛泽东同志于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阐述了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思路。

(三)主张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机械化

1. 农业的现代化主要是农业生产工具的现代化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劳动的社会条件如机器的应用、生产方式的改进、科学的发展对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人对此也有深刻的认识,并由此发展成为农业机械化思想。1955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农业合作社问题》中指出:“一五”“二五”时期,以“社会改革为主,技术改革为辅”,“三五”时期,以“社会改革和技术改革同时并进”;1957年10月9日,在中共中央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搞农业不学技术不行。”与此同时,毛泽东同志还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提出了农业耕种的“八字宪法”,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方法。

2.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条件是科学技术。

毛泽东同志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有着相当深刻的认识,把科技看作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他提出了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工业,农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任务。1955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中指出要“在七年之内,基本扫除文盲”。

(四)提出城乡兼顾、城乡互助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城乡关系。他指出:“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毛泽东同志根据新中国成立前后,城市与农村发展现状,还特别强调“我们的经济政策就是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

二、邓小平同志关于“三农”问题的主要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三农”思想,在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指导方针。其基本内涵是: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生活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生活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全面现代化。

(一)农村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邓小平同志认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看这80%的人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如果不解决这80%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邓小平在此基础上强调农村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指出:“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80%的人口能不能达到。”

(二)农业是根本,粮食问题是农业问题的关键和核心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能忘掉”。不仅如此,邓小平同志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清醒认识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提出了要“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邓小平同志谈到粮食问题时指出,粮食问题是农业问题的关键和核心,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那就不好办,“应该把农业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要避免过几年又出现大量进口粮食的局面,如果那样,将会影响我们经济发展速度”。为此,他指出,农业要有全面规划,首先要增产粮食。

(三)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

在农业发展问题上,邓小平同志很重视政策的作用。他提倡放宽政策,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并给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政策以高度评价:“现在看,一系列新农村政策是成功的。过去农村很困难,现在可以说绝大多数人能够吃饱,能够穿得比较好,居住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政策见效很快,增加了我们信心,对我们确定翻两番的目标是一个鼓励。”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

(四)发展农业要有“两个飞跃”

邓小平同志在设计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时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思想。他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两个飞跃”是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必然发展。我国农村改革是从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突破的,这项突破使亿万农民成为农村市场经济的主体,焕发出巨大的生机活力。如何使千家万户的生产与千变万化市场联系起来,如何既长期适应家庭承包经营又适度扩大经营规模,采用现代技术设备?几年来在这方面已经取得重大的突破和进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专业合作经济,都是有效的途径。在这方面还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五)工业应该支援农业,工业越发展,越要重视农业

邓小平同志在工农关系上,强调农业是基础,工业应该支援农业。它在1962年7月7日《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中指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农业要恢复,要有一系列的政策,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政策。一个方面是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农民能够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多搞点粮食,把经济作物恢复起来。另一个方面是农业支援农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业搞不好就要拖工业的后腿”“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其他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80%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上”。表述了工业越发展,越要重视农业的思想。

(六)强调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积极性

邓小平同志强调发展农业,同时强调必须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积极性。围绕着如何提高农民收入,邓小平同志认为要通过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的途径增加农民收入。他认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大力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形成农林牧副渔各业有机结合,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走全面振兴农业经济之路。他把发展乡镇企业看作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源泉。他说:“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占农村剩余50%劳动力的出路问题。”邓小平同志认为,“农业本身的问题,现在看来,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这就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农民在农村改革与农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农民的集体力量。他认为,农民组织起来的乡镇企业是农村改革中的重大收获,发展乡镇企业,是改革农村落后面貌的必由之路。

三、江泽民同志关于“三农”问题的主要思想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的“三农”思想,针对新时期我国“三农”问题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对指导我国的农村改革,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他认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全国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是这样”。“三农”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不但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同时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这是我们党从长期实践中确立的处理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要牢记和坚持这些思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二)强调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三农”问题的主体是农民,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江泽民同志在1993年4月1日《当前的经济工作》中说,“对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生产积极性,不能损害、挫伤,一定要采取坚决措施,切实加以保护”。江泽民同志指出,农民的积极性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农民有积极性,农业就快速发展;什么时候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就停滞甚至萎缩。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他还指出,我们一切政策是否符合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就是要看这种政策能否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是我们花了很大代价才认识的真理。农村改革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就是坚持了这个正确的出发点。家庭承包经营所以能够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就是给了农民自主权,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在农村开展任何一项工作,实行任何一项政策都必须首先考虑,是有利于调动还是会挫伤农民的积极性,是维护还是损害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是解放和发展还是会阻碍农村生产力。这是我们制定农村政策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是检验政策是否正确的根本标准。

(三)主张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

江泽民同志继承了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认为“我国农业发展中科技进步因素在不断提高,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大农业经济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适用技术的广泛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弥补农业资源的短缺,而且可以提高物质投入的有效性”。因此,要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大力加强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尽快形成规模效益,同时加大重大新科技项目的研发工作,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四)主张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十四大确定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在这种大背景下,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走高产、优质、高效的道路。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势在必行的深刻变革,也是农村经济工作指导方针的一个战略性转变”。“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如何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呢?江泽民同志说:“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农村人力、土地和各种资源,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第一、二、三产业综合经营,科、贸、工、农相结合、以星罗棋布的乡镇企业为依托,形成一个大农业、大流通、大市场的新格局,从而提高农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综合生产能力,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这也是我国农村改革走向新阶段的标志。”在具体措施上,他进一步分析指出,“市场经济越发展,工业化程度越高,越需要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扶持”。“农业是社会效益大而效益比较低的产业,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必须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加以扶持和保护,……引导二、三产业加强对农业的支持,逐步形成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带农的机制”。与此同时,“目前农村市场体系还很不健全……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方式,引导农民发展各种新的联合与合作,逐步建立和发展连接农户与市场的各种必要的中介组织”。

(五)重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大部分人口是农民,分布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民富裕是全民富裕的基础,农村实现小康是全国实现小康的关键。因此,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关系重大,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他提倡转变扶贫思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在扶贫方法上,他强调要有一个重大改变。从传统的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把政府扶贫与全社会扶贫结合起来。在2001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他讲到,“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就是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

(六)提出要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江泽民同志强调,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搞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江泽民同志强调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他指出,“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保证农民直接行驶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也是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确保农村长治久安的一件根本性的大事。要在农村基层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依法办事,把握住了这两条就能够有领导、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

四、胡锦涛同志关于“三农”问题的主要思想

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实际出发,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在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解决“三农”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新的思想理论、新的指导方针、新的政策措施,在“三农”发展规律的认识上不断深化和升华,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上不断创新和突破。

(一)完整、系统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他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又进一步提出了“五个统筹”的任务和要求,从而完整、系统地提出了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科学发展观思路指导下,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思想。

(二)提出了“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胡锦涛同志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加以发展。在2003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温家宝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性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党中央对农业基础地位理论的重大发展。”因此,中央政治局专门组织安排“三农”问题的理论学习。胡锦涛同志在2004年3月29日主持学习时指出,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发展农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加强、支持、保护农业不动摇,大力建设现代农业,切实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在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区域大会上的致词中,他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对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保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三)提出了工农、城乡关系发展存在“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胡锦涛同志深入考察工农、城乡之间关系的发展史,在中央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工农、城乡之间关系发展存在“两个倾向”。他说:“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达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工农、城乡关系思想的重大发展,为我国新时期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制定新的“三农”工作思路、新的“三农”政策措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三农”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四)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历史任务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上,胡锦涛同志发展了江泽民同志的指导思想。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并要求全党“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同时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让农民真正受益;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实践中推进农村各方面制度的创新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搞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坚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这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五)强调城乡共同繁荣,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坚持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他指出,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胡锦涛同志强调,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逐步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支持政策,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城镇化,可以加强城乡联系,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最终达到城乡共同发展繁荣”。

(六)强调靠改革、靠科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胡锦涛同志全面继承三代领导集体的思想,强调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既要靠政策、靠改革、靠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又要靠科学技术。从长远和根本上说,要开辟我国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关键在于农业科技进步。为此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充分发挥科技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巨大推动作用。强调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强调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健全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提出“积极发展高附加值农业,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促进农民收入尤其是种粮农民收入有较快增长”。强调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推进增加农民收入目标的实现。

五、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问题的主要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着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刻阐明“三农”工作的战略地位、发展规律、形势任务、方法举措,为新时期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准确把握“三农”问题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十分丰富,内容涵盖“三农”各个方面,科学回答了新时期“三农”发展的许多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问题的深入研究、深谋远虑和深厚感情,形成了新时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探索与顶层设计。在习近平总书记“三农”重要论述中,“三个必须”“三个不能”“三个坚定不移”最为系统和鲜明,居总括性总要求的地位。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个必须”通过论述“三农”强、美、富与国家强、美、富之间的关系,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关系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全局性问题,这是对“三农”工作基础性地位的总把握。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三个不能”从历史维度审视“三农”发展规律,表明了在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都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松劲的决心和态度,明确了我们党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的宗旨使命。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三个坚定不移”从全局角度明确了“三农”工作重点,在关键时期释放了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强烈信号,表明了我们党坚定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政策目标,既是加快农村改革的响鼓重槌,也是推进“三农”发展的必由路径。这三个方面的论述,虽各有侧重,但主题一致、相辅相成,既有着眼长远的战略判断又有立足当前的政策部署,既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又有实践的总结和发展,既有历史经验又有现实思考。这些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三农”思想,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定自信和对亿万农民群众的责任担当,是指导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刻洞察、对农民的殷殷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有着丰富的基层农村工作经验,因而总是能用深入浅出、善接地气的语言阐释“三农”重大问题,一语中的,直指要害。比如,“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生动语言,无不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高瞻远瞩与深接地气的完美结合。

(二)明确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关系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前景。

这是正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食为政首,农为邦本。“三农”的战略地位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决定的。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不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农民是最值得关怀的最大群体的现实没有变,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没有变。做好“三农”工作,关乎城镇化战略顺利推进,关乎内需的有效拉动,关乎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建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始终从全局论“三农”,处处体现了人口大国、发展中大国的基本立足点,体现了对基本国情的深刻把握。

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世所罕见的发展速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建立在农业基础薄弱、大而不强的地基上,不能建立在农村凋敝、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洼地里,不能建立在农民贫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鸿沟间。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稳住农村、安定农民、巩固农业,我们就下好了先手棋,就做活了经济社会发展大棋局的“眼”。这些深刻道理告诉我们,坚持狠抓“三农”,才能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这是落实党的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任务。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贯彻好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党成立90多年来,正是由于在不同时期都能正确处理农民问题,使广大农民拥护党、跟党走,才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这是一条根本经验,这昭示我们:只有通过不断改革,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农民群众才会更加拥护党,才会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才能不断巩固党长期执政的基础。

这是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基本遵循。当前,我国农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发展方式相对粗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主体素质总体偏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等一系列问题。我们一定要有清醒认识,无论是从农业农村的重要地位,还是从我国“三农”发展的现状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的系列重要论述,继承丰富发展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重农强农战略思想,明确了新时期我国“三农”工作的主攻方向和工作基调,对于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必将产生重大推动作用。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系统把握,全面落实。

(三)提出了要扎实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就是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把“三农”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加快补齐“三农”短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牢牢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不断开创农业发展新局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研判“三农”发展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反映和顺应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变化和内在要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农业结构调整,既突出发展农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是破解当前农业供需结构失衡的有效办法,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当前要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战略部署,从生产端发力,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调整优化农业要素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区域结构和主体结构,着力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使农业供需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

加快构建“三大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让农业强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要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三个重点。当前,要以构建“三大体系”为抓手,推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转型升级,努力向现代农业迈进。要推进产品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农产品数量更均衡、质量更优更安全。要强化物质条件支撑能力建设,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业的产业素质和竞争力。要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发挥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

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让农村美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宜居乡村。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统筹谋划,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要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并进,发挥好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加快推动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和乡村环境治理,积极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统筹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和工业污染。要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和文化传承,注重保护和传承农业文明和乡村文化,不断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把农村真正建成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和谐安定的幸福家园。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农民富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我们要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在贫困地区发展符合当地资源特色、市场竞争力强、回报效益高的绿色产业,使农业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脱贫的重要支撑。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充分释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增收红利,坚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广大农民更多分享财产性收入。要建立保障更加充分的社会安全网,加强对农村贫困人口尤其是缺乏劳动能力家庭的社会保障补贴,逐步建立起农村贫困家庭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确保亿万农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