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报告(2018)
-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
- 2867字
- 2024-10-31 21:14:53
第二章 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的价值及意义
城市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最关键、最核心、最有效的推动主体和最有条件做好信用工作的一级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处于关键位置。以城市为引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能够实现“自上而下”统筹协调与“自下而上”探索创新的结合。因此,以推动城市政府做好信用工作为切入点,是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最有力的抓手。
为了配合国家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督促城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顶层设计和重大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于2015年6月开始,依托大数据技术正式建设“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系统”。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工作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在推进城市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开展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有利于提升城市政府对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
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工作通过监测系统汇集的各类数据,利用大数据模型,每月进行城市信用状况的月度排名,并以监测月报的形式,客观、科学、深度地分析各层级城市信用状况。截至2017年12月31日,已形成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监测月报、地级市监测月报、县级市监测月报和示范城市监测月报共40余份,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各个城市政府参考;形成城市信用状况分析简报69份,供每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城市信用工作座谈会参会城市参考;形成93份信用状况分析季报,供各省(区、市)政府参考;形成297份地级以上城市年度城市信用状况分析简报,供各个城市政府参考,帮助其了解城市信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城市信用状况的监测、评估和通报,城市政府对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截至2017年12月31日,有109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市政府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对《全国城市信用监测月报》进行了阅示,并提出反馈意见;部分城市的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时常通过邮件或电话、微信等形式主动咨询本城市信用状况,以及改进办法;部分城市严抓机制建设,成立专职信用工作组,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派专人负责信用状况问题严重的指标领域的检查督办。
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工作增强了城市政府和信用主管部门对信用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城市积极主动地开展相关工作,不断加大人员、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有力改善了城市信用环境。
与此同时,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结果应用广泛。在政府层面,其排名结果已被纳入国家信用示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社会层面,城市信用监测评价结果每月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和《中国信用》杂志向社会发布排名靠前的优秀城市。越来越多的城市关注信用排名,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化压力为动力,不断提高信用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开展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有利于明确城市政府加强信用建设工作着力点
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工作以实施效果为依据,以结果为导向,紧紧围绕城市信用建设工作重点设定考核指标,协助地方政府关注信用建设中的薄弱环节、问题领域,便于城市全面掌握城市信用建设的客观情况。
2017年,“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系统”从信用事件监测、信用制度完善程度、信用信息透明度、信用工作绩效、信用市场发育程度、重大失信事件及其政府反馈、重大诚信事件、联合奖惩、信用创新等多个维度对城市信用状况进行监测。各城市根据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指标,明确信用建设工作的着力点,主动对标,不断推进各指标对应领域的信用工作。截至2017年12月31日,多个城市总体信用状况明显好转,在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中,福州市、哈尔滨市、兰州市、银川市等城市信用排名显著提升,在261个地级市中,有110个城市的信用排名有所上升;部分城市信用制度体系建设日臻完善,芜湖市、宿州市等城市在信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较大进展;部分城市不良信用事件占比大幅下降,在29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长春市、三亚市等城市的不良信用事件占比降幅超过25个百分点;部分城市深入推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重错码纠错整改工作,呼和浩特市、泉州市等城市重错码率明显降低,信用工作落实力度持续加大,城市信用环境显著改善。
因此,开展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工作,可以及时反映城市信用动态,发现城市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领域存在的问题,从而全面掌握城市信用建设的客观情况,协助城市政府明确信用建设工作的着力点,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明工作方向。
三、开展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有利于促进中央与地方的沟通交流
在全国范围内,城市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和进程参差不齐,各城市之间基础、理念、做法差别较大。通过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可以促进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信用信息交换和共享,建立和完善工作经验互学的共享机制,为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城市之间搭建一座及时沟通与交流的桥梁。
通过建立常态化的信用状况座谈机制,学习和借鉴先进城市经验,有利于帮助落后城市对标、寻找差距,加快城市信用工作的建设步伐。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举办了5次城市信用工作月度座谈会。通过城市信用状况监测系统的分析结果,对于排名暂时靠后的城市,分析问题症结,查找工作薄弱环节,帮助信用工作相对落后的城市,落实改进措施,积极推动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截至2017年12月31日,在参加座谈会的22个省(区、市)的102个城市中,已有66个城市的信用状况有所好转,综合信用排名得到提升。
通过建立日常交流工作机制,及时与各城市沟通城市信用状况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工作要求,保持信用工作自上而下的督促力。2017年,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共接待200多个城市信用主管部门人员的来访咨询和讨论。同时,受江苏省、山西省、江西省、贵州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及北京市、苏州市、厦门市、南京市、呼和浩特市、芜湖市、福州市、自贡市、徐州市等城市的邀请,专程前往各城市,与各城市相关领导及信用工作人员交流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工作的目的、考评内容、改进重点等,帮助城市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改善城市信用环境。
为了配合“信用中国”延伸社会服务和应用,从2017年7月起,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负责承建信用中国网站2.0版的“城市信用”和“联合奖惩”二级栏目。该栏目的开通,为城市政府查阅监测结果、查看监测数据、反馈信用联合奖惩措施成效等提供便利,有力促进了城市监测系统和各城市的数据交换和信息交流。
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工作实现了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信用交换和共享,促进城市间制度对标参考,为中央和城市层面搭建一座及时沟通信用状况的桥梁。
总之,城市信用建设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表现,是发展中不可复制的竞争力。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工作主要根据诚实守信、违法失信事件和信用建设推进情况,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指标体系和监测模型,科学、客观、公正地反映城市政策落实、经济运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用状况,激发了城市政府在信用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推动了城市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同时也提示各城市主动对标,见贤思齐,抓好守信激励案例树标杆、失信惩戒案例树警示工作,加大典型案例的采编和公示力度,引导形成关注信用工作、重视信用建设、崇尚诚信文化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