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发展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对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多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强调地理分布、经济空间秩序或地域组织规律,所以又将其称为空间经济学。胡佛认为,区域经济学即“空间”经济学,可以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又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概括。(11)

第二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区际关系。有代表性的表述有:区域经济学也叫区域科学,它是研究如何建立国家经济区域系统,并按照地域分工与合作的原则来组织系统内各区域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布局,使之形成一个既能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地区优势的产业结构;形成一个大、中、小企业相结合,聚集与分散相结合,以多层次城市为结点,由运网、信息网、服务点分布网等网络系统将全区域连成一起的经济有机体的科学。(12)区域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13)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学科。(14)区域经济学就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这里所谓的“区域经济发展”,既包含了单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也包括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15)

第三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以区域为着眼点,运用以经济学为主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探索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16)

第四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协调,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17)

第五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学科;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学科。(18)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应该包括区际经济学和狭义的区域经济学。前者主要侧重于研究区际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以及区际经济的运行规律;后者主要侧重于研究区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以及区内经济的运行规律。(19)

我们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协调,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区域经济学是由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以及后来的产业布局学交叉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属于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是建立在经济地理学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空间问题,它是一门关于人的空间经济活动规律和经济的区域秩序和区域组织的科学。(20)

(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1. 综合性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地理学、布局学的交叉边缘学科,研究解决区域经济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事实上,区域经济学与众多学科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其研究不仅涉及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学科,并且与社会学、环境科学、公共管理学、历史学等学科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区域经济学被誉为迄今为止几乎是综合性最强的学科之一。

2. 实践性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作为应用经济学的分支,与现实问题联系较为密切,在解决区域问题、缩小区际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等方面能够发挥出独特的作用,所以,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十分迅速。

(三)区域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是在经济地理学基础上产生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它借助地理学的一些方法论来研究经济问题,其生命力无比旺盛。区域经济学不是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也不是区域经济学,但两者无论从方法还是从研究本身,都在日益靠拢,日趋融合。

2. 区域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关系

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形成的。它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区域经济学中的很多概念和理论都来自于发展经济学。例如,区域增长理论,就是在发展经济学的增长理论基础上引入了区域的概念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展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问题,区域经济学研究“发展”的空间范围不存在局限性,可以大到国家,小到乡镇,所以引入的理论需要进行区域化的改造;发展经济学没有地理学的基础,而区域经济学在研究很多问题时都把地理环境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从目前的学科发展来看,区域经济学还在不断地把经济学的理论应用于区域的研究,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发展经济学的理论。

3. 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关系

产业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它以产业部门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企业组织、产业组织及其行为和相互关系,以改进企业关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和产业经济竞争力为研究目的。产业问题也是区域经济研究的核心内容,区域经济中的产业发展和结构演变理论来自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中的产业研究区别于产业经济学的是,区域经济学中的产业研究有特定的范围,即局限于特定的区域,而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产业问题,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问题。另外,区域经济研究产业问题是为产业的布局服务的,要形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产业布局方案。实际上,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在理论上的互相借鉴一直都存在,如产业经济学中对产业布局的研究,也要应用区位理论,而且它已成为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的关系

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定义,空间经济学是关于资源在空间的配置以及经济活动的区位问题的学科。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都是以经济空间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经济空间本身存在不同的层次性,可以从不同角度区分为:抽象空间/具体空间、理论空间/应用空间、匀质空间/异质空间、整体空间/局部空间等几个对应的层次。空间经济学研究的经济空间属于抽象空间、理论层面的空间、匀质空间,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经济空间属于具体空间、应用层面的空间、异质空间,前者更具基础性。空间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存在层次性:空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空间问题的基础性、理论性经济学科,而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空间问题的应用性经济学科,区域经济学应该以空间经济学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21)

(四)区域经济学在应用经济学专业中的定位

区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本科专业课之一,与本专业各类基础课和专业课都有密切的联系,其中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课程为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理论,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经济预测与决策等课程为区域经济学提供基本研究方法基础;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专业课与区域经济学之间是融会贯通的关系,通过区域经济学可以更加明确各门经济学专业课在区域经济实践中的作用。通过区域经济学这门综合性极强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夯实基础,也为学生进一步研究深造打下基础。区域经济学课程定位见图1-1。

图1-1 区域经济学课程定位

三、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间不平衡日益显著,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使贫困地区经济更加恶化。为缓和矛盾,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帮助落后地区发展经济。西方国家对区域经济问题的广泛重视和实施干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后西方各国为了追求经济高速发展,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到那些条件好、见效快的发达地区,结果加剧了地区间的两极分化,而市场机制并未有效调节地区差距,这种情况引起经济学界的关注。1957年,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提出的“累积因果论”明确指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一旦地区间发展水平与发展条件出现了差距,条件好而且发展快的地区就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为自己积累有利因素,从而进—步遏制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西方国家区域经济活动实践已充分说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以具体企业微观的区位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区位理论,显然不能适应制订中观或宏观的国家区域发展计划和区域经济政策的需要。因此,西方经济学家在凯恩斯主义影响下开始运用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的资本积累、就业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关系,研究如何在各地区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形成最优产业结构,以及研究如何采用政策工具援助落后地区发展、控制大城市过度集中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全国各地区均衡发展的目标。这些研究吸收了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最终形成了一门新的应用经济学科——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此期间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各种著述也相继问世,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著作是E·M·胡佛的《区域经济学导论》(1970年版)和N·W·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学概论》(1969年版)。在西方区域经济学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史,但其理论仍在发展,其研究领域仍在不断地拓宽。(22)

(二)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23)

1. 传统的生产力布局研究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体制是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研究,主要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局限于生产力布局的理论和方法上。在生产布局理论指导下,当时区域政策的取向以平衡布局发展为目标,追求和维护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区域利益主体没有独立性,区域内部产业结构配置以及区域间利益协调、产业分工格局主要由中央政府安排,地方政府只是被动执行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环节,区域经济利益往往被忽视,或置于次要地位。这一时期平衡发展改变了旧中国生产力布局的严重畸形状况,推进了内地的经济开发,增强了内地的自我发展能力。

2. 改革开放以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自1978年起,我国开始了以市场化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区域经济发展与研究的宏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以中央向地方和企业放权为主线,循着重新构筑经济主体和利益分配机制的道路。二是使地方政府成为具有独立利益和决策权力的经济主体。这激发了地方政府对本区域经济建设的扩张冲动,使区域经济出现了空前的发展和建设高潮。三是区域经济的垂直依赖弱化,区际的横向关系迅速发展。四是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区域市场与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区际的利益分配调节等区域问题随之提出而备受各方关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经济学者,以及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城市科学工作者等纷纷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和探索工作。在此过程中,我国的一些学者翻译西方区域经济学著作和文献,并把这些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的实践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一支新的分支学科——区域经济学,并出版了诸多有关区域经济的专著,为构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概念体系、理论范式、学科结构和分析方法做出了巨大贡献。(24)

(三)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目前,区域经济学形成了三大流派:新经济地理学派、区域政策学派和区域管理学派。(25)

1. 新经济地理学派

以克鲁格曼、藤田(Fujita)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宗旨是将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正是从这点出发,其分析区域问题的模型框架基本上是经济学的,其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之上: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和运输成本。(26)新经济地理学派建立了区域经济的“中心-外围”模型的空间经济研究框架。应当说,“中心-外围”模型是新经济地理学派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新经济地理学派认为,区域经济学有五大传统,并依照这五个方面向前发展。它们是区位理论、城市地理学、累积因果关系、外部经济、地租和土地利用。

2. 区域政策学派

区域政策学派研究的中心是将制度要素引入区域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所以,该学派研究的中心是区域政策问题。区域政策的主要特征是积极的区域倾斜和集中化,因而区域政策的内容包括:①通过政府的干预而导致生产的空间转移。政府可以选定可支持的部门,并由这些部门的分布来影响空间结构,从而提高地区的经济竞争力,改善贸易平衡,发展自身的研发能力等。②产业和部门规划。国家通过制定援助规划,促进某些产业和部门的发展,或是延缓其衰退的过程。③缩小区域差距。国家通过财政政策、金融货币政策等,实现转移支付,帮助落后区域的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或者抑制地区差距的扩大。缩小区域差距是区域政策最直接的内容。

3. 区域管理学派

区域管理是区域经济融入管理学的内容后形成的新的学派,对于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到应用,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区域管理起源于人们对20世纪50—60年代区域发展和区域问题的认识。由于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对立,人口大量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而发达地区的产业部门却很难向落后地区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受到阻碍。要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认识到,仅有政策和规划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管理学的方式,把区域作为对象进行管理。区域管理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区域经济发展管理、区域人口管理、区域环境管理。

四、本教材的内容框架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学科,其最大的特点是综合性强和实践性强。因此,本书的编写和教材内容组织尽可能结合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处理好本课程与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内容安排体现系统性、逻辑性,符合本专业学生认知规律。

本教材主要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区域经济形成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关系理论、区域经济治理理论4个方面。

(一)区域经济形成理论

区域结构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重要标志。任何区域空间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区域结构是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27)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过程就是区域的形成过程。因此,在第二章首先探讨区域的形成理论。以区位论为基础,从微观经济主体的区位选择开始研究,分析经济活动的区位、集聚经济理论及产业集群理论。

(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形成之后,区域经济增长是如何发生或决定的?有怎样的规律性?也就是如何发展区域经济的问题,它是区域经济研究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区域经济增长要素、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将在第三章中介绍。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必然伴随结构变化,最为典型的就是产业结构演变,有关产业结构演变基础理论、产业结构分析和区域产业结构配置的内容将在第四章中介绍。区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伴随总量增加和结构变化,总会出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发展梯度,对此首先应当客观分析评价,然后选择恰当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要对区域经济特征分析和诊断,才能够为进一步实施区域开发制定政策或发展战略,这一部分内容将在第五章中介绍。

(三)区域经济关系理论

区域形成之后,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两种关系,一是区域内城市与腹地之间的关系,即城乡关系;二是不同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城乡边缘区是多样化经济活动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地域,广大乡村地区作为腹地,承担着支撑核心区发展的任务。区域经济形成之时,首先就存在城乡之间的关系,并且随着城市化发展,城乡之间的关系也在动态演进。关于区域城市化的相关理论、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动力机制等内容将在第六章中讲述。区域之间由于要素赋存不平衡和经济利益等因素,必然出现分工与合作。区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分工的空间形式,它不仅决定区域生产专门化、区际联系的性质和规模,同时也决定了各个区域内部的部门比例和区域国民经济整体结构的动态变化。关于区域经济分工与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区域贸易的内容将在第七章中讲述。

(四)区域经济治理理论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以及区域经济实践表明,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各国无一例外地通过政府制定区域政策等手段刺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以及协调区域经济关系。这种政府为引导和干预区域经济活动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构成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总之,如何实现区域之间合理分工,如何解决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是区域经济政策的核心,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而政府为了引导区域经济健康发展,除了制定区域经济政策之外,还需要科学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进行经济区划和区域国土资源开发,关于这部分内容将在第八章和第九章中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