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的写作秘诀

耳闻曹文轩老师是小学语文女教师心目中的偶像,很多女教师正是读了语文课本中曹老师的作品,才真正对语文学科产生了热爱与信念。当真正把曹老师邀请到学校时,发现他不仅是教师的偶像,也是学生的偶像。在场的学生无不快速说出曹文轩老师的代表作品,无不认真聆听曹文轩老师传授写作的秘诀。

曹文轩老师在讲堂上小幅度地踱着步,时不时会做出一个手势,暗中提示你这便是故事中的一处亮点。他的描述绘声绘色,令人神往,学生们甚至希望成为他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曹文轩老师首先送给孩子们一句话,“财富不在远方,财富在脚下!”孩子们对于这样一句高度凝练的话自然很难理解,教师们也不一定能完全把握其中的玄机。曹文轩于是给大家引出了他的故事:


一个西班牙小男孩重复做了一个梦,梦中的他来到了遥远的非洲,发现非洲的一棵大树下有很多宝藏。这个小男孩真的就去了遥远的非洲,并找到了梦中的那棵树。这个小男孩在树下挖宝藏,挖了很久,也没有结果。过了一会儿,一个非洲的小男孩走来,问了他的故事,然后哈哈大笑,并告诉他,自己做了一个梦,梦见真正的宝藏就在西班牙这个小男孩出发时的地方,但自己不会像他那么傻,因为一个梦不远万里去远方。后来,这个西班牙小男孩回到了西班牙,回到他出发的地方,在他出发时脚踩的地方深挖了一个坑,最后发现了很大很大的宝藏。


这个故事妙就妙在视角。它既没有讽刺西班牙小男孩的天真,也没有嘲笑非洲小男孩的消极。从另外一个视角看,我们总是去追求遥远的目标,或者寻找外在的物质、资源与财富,我们宁愿相信这些都是需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才能找到的,不是轻而易举获得的。于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失去了“自我”,我们开始觉得自己并不是特别重要,不是特别有价值,不是特别有存在的意义,当然有的人最终便走向了抑郁。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学习着社会普适文化,遵从着社会规范,从一个“生物人”变成了“社会人”。这当然是好的,但我们确实需要引导孩子们寻找个人的生活目标,探寻个人的兴趣爱好,实现个人的价值,因为这与幸福息息相关。

曹文轩老师提到了自己的代表作品《草房子》,现场问孩子们:“主人公是谁?还记不记得!”孩子们纷纷在下面答“桑桑”!曹老师说:“不对,不对,不对……”接下来,有一个孩子说:“是曹文轩!”曹文轩这才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这就是他要的答案。他向学生介绍说:《草房子》的主人公就是小学时候的自己,《青铜葵花》的主人公就是中学时候的自己。能够如此坦诚地介绍自己的作品与写作秘籍的,恐怕也就只有曹文轩老师了。

苦闷于不知道写什么的人,就像那个西班牙的小孩子,他奔赴远方,寻找答案,实际上答案就在自己的脚下。由此我又想到,如今的孩子们,接受着太多的信息,即使脑袋瓜比我们这一代聪明灵活,但仍然应接不暇。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让孩子们做梦,做各种各样的梦,怂恿孩子们去远方寻梦——这样一来,孩子们很难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目标。

自主阅读是一条拯救心灵的路,它可以让人回归自我,认清自我,然后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