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种常用中药速认图鉴
- 张伟 白小英主编
- 814字
- 2020-08-27 19:59:05
认识中药的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四气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每味中药的四气五味都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中药的四气
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
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证。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证。
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中药的五味
五味是医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用五行学说总结归纳而成的。有如下作用:酸收涩,苦澡湿,甘缓急,辛发散,咸软坚。
①辛味。能散能行,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的作用。多用治外感表证及气滞血瘀等病证。
②甘味。能补能和能缓,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
③酸味。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月经过多、白带不止等病证。
④苦味。能泄能燥能坚,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多用治热证、火证、气逆喘咳、呕吐呃逆、大便秘结、湿热蕴结、寒湿滞留等病证。
⑤咸味。能下能软,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多用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癥瘕痞块等病证;咸味多入肾经,用治肾虚证;有些咸味药走血分,用治热入营血的病证。
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淡味能渗能利,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病证。涩味与酸味药作用相似,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故常以酸味代表涩味功效,或与酸味并列来标明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