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胶渗透色谱在检测纤维素接枝PMMA分子量的应用

周剑1,田宝勇2,唐二军1,2

(1.河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工程学院,2河北省分析测试研究中心,石家庄 050018)

凝胶渗透色谱法(GPC)不仅用于小分子物质的分离和鉴定,也可以用来分析化学性质相同分子体积不同的高分子同系物,是一种有效的分离分析新技术,可以直观有效地检测高聚物几各种物质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它是目前测量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布最直观准确的重要方法。

1964年Moors[1]用苯乙烯和二乙烯苯在不同条件下制成了一系列不同孔径的凝胶,这类凝胶可以在有机溶剂体系中使用,因此扩大了凝胶色谱的使用范围,使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高分子科学领域,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测定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方法。Stauing等[2]提出在鱼样品的农药残留分析中,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提纯7种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等,方法的回收率大于95.0%。

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纤维素等天然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了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并在很多领域成为科学研究的前沿[3]。绿色溶剂离子液体中可实现纤维素溶解、再生、衍生过程的绿色化。纤维素的改性中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可以克服接枝链长以及其分子量分布不可控制的不足,实现聚合反应的活性可控[4]。通过在离子液体中用ATRP法对纤维素进行接枝改性,合成特点分子结构和分子量大小的功能分子,制备具有亲/疏水性、响应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性的接枝纤维素功能分子材料,这样的纤维素功能分子在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潜能。

本文采用ATRP技术,通过改变工艺条件,合成了不同的纤维素接枝PMMA分子。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对样品进行检测表征,研究了所合成分子的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GPC 仪的组成:泵系统、(自动)进样系统、凝胶色谱柱、检测系统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1.2 凝胶渗透色谱条件

泵:流速设定范围为1.7~1650μl/s;注射器或自动进样器:带有100μl的注射孔:柱子:用规整,坚硬,多孔的球形物质填充,柱子一般长300mm;聚四氟乙烯过滤器:孔径大小为0.50~0.45μm;注射器:10ml或250μl。

1.3 样品预处理

取少量聚合物样品,加入到一定量的四氢呋喃中,溶解,然后经过4.6~8.0mm的4根柱子,进行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离子液体中采用ATRP法制备MCC-g-PMMA接枝共聚物的反应机理

图1 MCC-BiB的合成路线图

2.2 MCC-g-PMMA接枝共聚物的分析

本文对不同条件下合成的MCC-g-PMMA接枝共聚物GPC检测得到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见表1~表4)。

表1 不同离子液体对MCC-g-PMMA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表2 不同类型配体对MCC-g-PMMA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表3 乙二胺用量对MCC-g-PMMA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注:摩尔比为乙二胺与CuCl的摩尔比

表4 单体用量对MCC-g-PMMA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注:Mn为聚合物侧链PMMA的数均分子量;Mw/Mn为分子量分布

从表1中可知,使用离子液体[BMIM]Cl时得到的转化率相对较低,为49.5%,分子量分布为1.62。

从表3中可以看出,随着乙二胺用量增加,产物转化率增加,然而当乙二胺与CuCl的摩尔比达到4 : 1后,乙二胺用量增加,转化率增加的趋势变缓,且随着乙二胺与CuCl摩尔比增加,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变大,原因可能是配体的增加,使催化体系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增加,提高了聚合反应的速率,增加了转化率,但由于聚合速度增加,反应的可控性降低。

由图2和图3可以看出,在10~120min之间,ln(M0/Mt)随反应时间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表明该反应为一阶聚合,即在整个反应过程中,活性种的浓度保持在一定水平,单体逐渐减少,转化率逐渐增加,整个过程呈现活性聚合特点,所得表观速率常数(Kaapp)为0.0069min−1

图2 ln(M0/Mt)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

图3 侧链PMMA分子量(Mn)及分子量分布(Mw/Mn)与转化率的关系

在该聚合过程中,接枝侧链PMMA的数均分子量随转化率线性增加,体现出聚合物自由基在反应过程中一直保持活性,其在整个聚合过程中,仍旧不断地进行休眠种和活性种的可逆平衡。而随着转化率的增加Mw/Mn略有下降,最低为1.45,体现了该聚合过程是活性可控的。

3 结论

综上所述,凝胶渗透色谱法可较好地应用于高分子聚合物分析与检测中,有效的说明了凝胶渗透色谱技术的重要作用,通过其可以直观有效地分析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的变化,进而更清楚深刻的了解高分子聚合物的结构性质,对聚合物以后的应用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1] Moore JC. Polym Sci, 1964, 2(2): 835-843.

[2] Stalling DL, Tindle RC, JohnsonJL. JAOAC, 1972, 55(l): 32-38.

[3] 王璟, 周雪松, 肖惠宁. 高分子通报, 2011, (02): 92-101.

[4] Wang J S, Matyjaszewski K. J Am Chem Soc, 1995, 117(20): 5614-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