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与思考
- 国资委直属机关党委 国资委青年理论学习研究会
- 5146字
- 2020-08-28 06:11:39
看见,不是视而不见——读《中国留守儿童日记》有感
企干一局 周 赢
如果说书本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我相信它跟食物一样,也会有酸甜苦辣的味道。这是因为——当我拿起杨元松所著的《中国留守儿童日记》,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我就感到苦涩得难以下咽。
这当然不是说孩子们的写作水平如何——本书作者是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茅草坪小学26名留守儿童的班主任,他把孩子们平时所做的日记等汇编成了这本书——而是书里那26个平均9岁的留守儿童,他们的220篇日记、21幅象征梦想的画、21个发自心底的愿望、12封写给爸爸妈妈的信,每一页读起来都让人心如刀割。
我们每个人都有童年,或许美好或许灰暗,但如果你读了《留守儿童日记》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我相信你会与我一样,感到一块重重的石头压在心头,压得透不过气、压得很想哭、压得一个字也读不下去却有满腔的话要说。如村上春树《1Q84》中刻画的两个平行的宇宙,《北京折叠》中描绘的三层空间,《中国留守儿童日记》所展现出来的生活现状,与网络上热议的“天价学区房”“天价幼儿园赞助费”不同,与电视上热播的亲子真人秀、萌娃才艺大比拼不同,这是一个由做家务、干农活、饿肚子等等构成的,贫困、从小就缺少父母关爱的一群孩子的第一现场。虽然本书只收录了1个小学26名留守儿童的作品,展现的却是我国众多留守儿童的生活缩影。
一、“他们”是谁
在有据可循的资料中,“留守儿童”一词首次出现,是在1993年上官子木发表的《隔代抚养与留守儿童》中,但那时“留守儿童”一词特指父母出国而被留在家中由祖父母照顾的儿童。直到1995年,在孙顺其的《留守儿童实堪忧》一文中,这个词才接近了今天的定义。按照百度百科上的说法,“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那么这些留守儿童是怎么形成的呢?在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在四川、重庆、安徽、湖北,就有超过三成的农村劳动力离开了土地。全国的农民工,约七成选择扎根在中国东部城市,大于三分之二来自中西部地区,仅广东一地就吸纳外省民工2100万以上(来自于广东省2015年公布数据)。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工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将要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诸如恶劣的住房条件、高昂的借读费用、交通安全无保障等。于是,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此诞生了。
据全国妇联2013年的一项研究报告测算,目前中国共有6102.55万的留守儿童,这个数目相当于英国全国人口数,可以说是中国社会中的一个巨大群体。
二、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首先,很多留守儿童从小就缺少父母的陪伴与关爱。根据一项权威调查, 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在这里,我摘抄一篇书里的日记,是一个叫郑琴的孩子在2011年9月16日写的。
“我爸爸和妈妈去广东打工,已经去了一年半了。我和弟弟从小就和外婆长大,外婆一直对我们疼爱有加。大舅有一个女儿叫陈媛媛,她也是和外婆长大,已经读一年级了,我们三个人一直不能帮外婆。外婆每天去修公路(便道),因为(修好了)能让车进来,以前没有修公路,外婆背重的东西要走很陡峭的路,所以后来才提到修路。路修了一大半,我们也能走一段平路了。外婆很辛苦,可修路是我们小孩子做不了的。我很伤心,因为外婆是不能做重活的,她有一种病,她一做重活那个病就会复发。外婆每天回来都很疲劳,我只能帮她做饭,外婆还夸我是好孩子,我听了非常高兴。”
其次,迫于社会的现状和家庭的经济压力,很多留守儿童面临着失学的危险。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从1997年到2010年的14年间,全国减少小学371470所,其中农村小学减少302099所,占全国小学总减少量的81.3%。有学者做过专门调查,撤校后学生上学距离平均变远4.05公里,安全隐患增加;住宿生的平均年花费为 1157.38元,成为农村家庭额外开支。我曾经的一位同事也谈到过这个问题,在他的陕西老家,村子里基本都是老人和孩子,由于家境普遍比较困难,十多岁的适龄青少年能上初中的占总数一半都不到,而100个孩子中也许只有10个能读高中。许多孩子小小年纪就到外面去打工,成为城市中的外来务工者,他们当中很多人的子女又成为新一代留守儿童,似乎这样的循环会永远持续下去。当地政府在大街上打出“磨刀不误砍柴工,读完初中再打工”的标语,被有的网站上当成了搞笑段子,其实饱含的却是辛酸与无奈。
最后,他们普遍承担着那个年纪不该承担的繁重家务农活。在本书的后记中,作者谈到他出版这本书的契机。他写道,有一个孩子每周都要请一两天假,假条上只写了家中有事。过了一段时间,他觉得这个孩子有难言之隐就询问了她,“这一问可把我吓了一跳——原来她的爸妈常年不在家,家中就她和两个弟弟,他们的生活用水,要用大水壶到很远的地方背,双休日背的只够用两天。上课期间,下午放学去背就晚了,只得请假”。等他去各个孩子家中摸底,才发现情况比想象中还严重得多。有个孩子父亲去世、母亲常年在外打工,她要带着两个弟弟上学、放学、做家务、种玉米、种菜,到山中背柴、背水;有个孩子每天放学回家要做饭给两个弟弟吃,早上天不太亮就得起床做饭(因为离学校太远,他们中午不能回家吃午饭),几乎每天都得到山里去背柴……
可以说,他们面临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困难带给他们的影响却很可能是潜移默化的。一是照看他们的人一般是临时或者是隔代的,对孩子的学习要么无暇顾及,要么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能力给予辅导。二是与父母分离时间越长,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可能会越低,各种心理问题越突出。三是在缺乏必要的道德约束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容易在道德观念、道德行为方面受到一些负面影响。四是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如果监护人疏于管理、监护责任不到位,留守儿童将面临较高的安全隐患。6200万这么庞大的群体,有这么多的问题困扰着他们,而当他们多年后长大成为青壮年人、成为社会的一部分劳动力、国家建设的参与者时,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我们为何看不见
既然这个群体这么庞大,他们的问题这么突出,为何身边很少听到有人提起他们?我在这里做了一点浅显的分析。
第一个原因,我认为是他们能让我们看到的机会太少。当今社会是网络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来了解信息、发布信息,可以说网络里浏览信息、通过网络发声的人,至少是有条件、有能力上网的人。对于农村里的留守儿童们来说,他们大部分人也许连电脑还没有摸过,如何在网上发声?如果不是作为26个留守儿童的班主任杨元松主动写书出版,如果没有《十四家》作者陈庆港深入西部十年潜心记录,没有这些人来替他们发声,也许城市里的人们根本无从了解到这些群体过着如此艰苦的生活。
第二个原因,有可能是我们无意间选择性地进行了“忽视”。有人说,网络不是开阔了人的视野,而是让人的视野变得越来越窄,因为人们在浏览网页的时候会选择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对此不持任何态度,但是对于我这样的“理工男”来说,晚上回家放松一下、浏览新闻时,如果一个新闻的标题是“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到底有什么区别”,另一个新闻的标题是“贵州留守儿童现状”,我肯定会点开前者。我想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样,当这些信息出现在身边时,或是无暇顾及,或是不感兴趣,于是造成了我们“看不见”。
最后一个原因,可能并不是所有的留守儿童都希望被别人关注。我很赞同作者在书中所写的话——“不要用可怜的眼光看他们,要用赞赏的眼神为他们加油,即使要为他们修路铺桥,也是我们背后的秘密”。由于留守儿童从小缺少父母陪伴,普遍缺乏安全感,感情脆弱、性格内向,有什么事愿意自己承受;甚至有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因此不想读书。在这样的心理因素影响下,他们也许并不希望被关注、不希望自己被贴上“留守儿童”的标签。
四、不能视而不见
尽管有众多的原因,使留守儿童问题对于大部分公众来说似乎很遥远,但是这个群体基数庞大,对国家的未来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既要让越来越多的人看见这个问题,也要对现存的问题有所办法,不能“视而不见”。我认为,目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要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帮扶的力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路网建设。事实上,大部分贫困村、贫困户之所以难脱贫难富起来,其原因主要是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落后。推进农村路网建设,不仅有利于缩短城乡时空距离,更有利于降低贫困地区劳动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留守儿童父母返乡的积极性,也为留守儿童往返学校提供交通安全保障(有的孩子为了上学要走很远的山路)。另一方面,要引导当地政府和企业大力发展农村特色农业。对于企业来说,投资农村特色农业不见得是一项纯付出、稳赔不赚的“政治任务”,只要合理经营、做出品牌,一样有利润可以赚。而对于农民工来说,他们之中大部分人进城打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经济收入,如果在家乡务农也能挣到钱享实惠,他们返乡创业就业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与孩子相隔两地的情况会大大减少。
其二,要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培训,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比贫困和落后更可怕的是贫困代际传递,暂时的贫困仅仅是物质匮乏,但当贫困通过家庭传递成为一种常态,留守儿童的问题将一代接着一代地延续下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这种改变不仅是物质上的、一时的改变,更是精神上的、长久的改变,能起到“治本”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政府投资,积极引导民间与社会资金参与教育事业,增加乡村小学的数量与办学质量,缓和城乡教育失衡状况,调整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办学结构,优化人口教育结构,加大对农村贫困留守儿童的教育援助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与培训,让农民掌握致富的技术,使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让更多的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能够深刻的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获得一技之长,从根本上改变家庭的贫困现状。
其三,要坚持推进贫困地区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不断降低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流动成本,形成良性的人口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一方面,要缩小由户籍制度所带来的利益差距,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流动所产生的高昂成本,降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所需的借读费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无法随父母进城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大更加有利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规模,扩大农村低保、养老保险、新农合等保障制度的覆盖人群,并在国家财力能够承担的范围内,提高针对贫困人口的补助标准,切实提高部分贫困留守儿童家庭的生活水平。
其四,要加强宣传和引导,扭转部分农村地区“有本事的人都进城打工”的观念。其实留守并不意味着贫困,也不是贫困地区的“专利”,在许多生活较富裕、自然条件与基础设施相对优越的农村地区,人们仍然有着“有本事的都进城打工,没本事的留村里种地”的观念存在。许多青壮年劳力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纷纷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却因为户籍等因素限制无法进城上学,只能由留在村里的上一代或亲戚照顾。这些孩子与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相比,在衣食无忧的生活背后同样面临着精神的空虚和教育的缺失。孩子的父母保障了他们的物质生活、保障了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利,甚至花大价钱送他们学习各种特长,但却为了这样一种“有本事”的虚荣忽略了最重要的亲情关怀和家庭教育。在他们心中,对于父母的情感也很模糊,甚至会觉得即使父母在身边,也不会关心自己。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容易形成孤僻、冷漠的心理,有时会影响到孩子长大后对社会的认知。
最后,谈一谈这本书对我个人的借鉴意义,和我自己的一点希望。书中26个孩子的坚强与独立让我感动、让我赞叹,他们小小年纪就要面对那么多的困难,而他们依然坚强乐观,心中充满希望。借用作者在后记中的话——“愿养尊处优的孩子因为这本书变成自立的强者”,希望城市里的父母给自己的孩子读一读这本书,我也一定会用这本书来教育我未来的子女,虽然这还很遥远,毕竟TA明年春天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但我一定会让我的孩子读一读它,让TA看一看曾经有一群孩子生活得这么辛苦、这么孤独,以此教育TA做一个坚强、独立的人。当然,我更相信,在我的孩子长大到可以读这本书的年纪时,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不再是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因为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已经有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要着力解决他们的问题。希望多年后,在国家、社会的大力推动下,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为一段简短的历史,“留守儿童”成为曾经一个特殊群体的代名词。我坚信这一点,因为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看见了他们,并且没有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