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Zn(Ⅱ)、Cd(Ⅱ)、Ni(Ⅱ)三元体系的萃取分离

前已述及,采用Am-MAR氨浸工艺可使Fe(Ⅲ)、Cr(Ⅲ)基本上抑制在浸出后的滤渣中,氨浸液经蒸氨处理后的氨浸渣经酸溶得含有Cu(Ⅱ)、Zn(Ⅱ)、Cd(Ⅱ)、Ni(Ⅱ)和极少量Fe(Ⅲ)、Cr(Ⅲ)的酸溶液,此溶液先经N510或其他羟肟类萃取剂萃取除Cu后,溶液中只含Zn(Ⅱ)、Cd(Ⅱ)、Ni(Ⅱ)和极少量Fe(Ⅲ)、Cr(Ⅲ),此时主要的处理对象是Zn(Ⅱ)、Cd(Ⅱ)、Ni(Ⅱ)的萃取分离问题,即Zn(Ⅱ)与Cd(Ⅱ)、Ni(Ⅱ)的萃取分离,Cd(Ⅱ)与Ni(Ⅱ)的萃取分离,Ni(Ⅱ)的萃取提取以及它们的反萃取。

下面首先对Zn、Cd、Ni三元体系中的萃取平衡数据进行测定。

4.6.1 Zn(Ⅱ)、Cd(Ⅱ)、Ni(Ⅱ)三元体系中萃取平衡数据的测定

4.6.1.1 不同萃取剂和浓度对萃取平衡的影响

首先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的P204、P507和5709对此三元体系中Zn、Cd、Ni的萃取平衡,并分别示于图4-43~图4-51。

图4-43 10%P204萃取时E-pHe的关系

1—Zn;2—Cd;3-Ni实验条件 水相:[Zn2+]=0.1517mol/L,[Cd2+]=0.08926mol/L,[Ni2+]=0.093mol/L;有机相:10%P204-磺化煤油;相比:O/A=1∶1,萃取温度t:25℃,两相接触时间T:10min。

图4-44 20%P204萃取时E-pHe的关系

1—Zn;2—Cd;3—Ni实验条件 有机相:20%P204-磺化煤油,其他条件同图4-43。

图4-45 30%P204萃取时E-pHe的关系

1—Zn;2—Cd;3—Ni实验条件 有机相:30%P204-磺化煤油,其他条件同图4-43。

图4-46 10%P507萃取时E-pHe的关系

1—Zn;2—Cd;3—Ni实验条件 水相:[Zn2+]=0.0811mol/L,[Cd2+]=0.08926mol/L,[Ni2+]=0.093mol/L;有机相:10%P507-磺化煤油,其他条件同图4-43。

图4-47 20%P507萃取时E-pHe的关系

1—Zn;2—Cd;3—Ni实验条件 有机相:20%P507-磺化煤油,其他条件同图4-43。

图4-48 30%P507萃取时E-pHe的关系

1—Zn;2—Cd;3—Ni实验条件 有机相:30%P507-磺化煤油,其他条件同图4-43。

图4-49 10%5709萃取时E-pHe的关系

1—Zn;2—Cd;3—Ni实验条件 有机相:10%5709-磺化煤油,其他条件同图4-43。

图4-50 20%5709萃取时E-pHe的关系

1—Zn;2—Cd;3—Ni实验条件 有机相:20%5709-磺化煤油,其他条件同图4-43。

图4-51 30%5709萃取时E-pHe的关系

1—Zn;2—Cd;3—Ni实验条件 有机相:30%5709-磺化煤油,其他条件同图4-43。

 从图4-43~图4-51的图示关系可见,采用上述三种萃取剂均适用于萃取Zn,并与Cd、Ni分离,但对后续的Cd、Ni的分离则以P507为优,若考虑到较大的萃取容量的需求,则应首选30%P507,对单一Ni的萃取则可考虑采用廉价的P204。

下面进一步考察影响萃取平衡的若干其他因素。

4.6.1.2 不同相比条件下pHe对萃取平衡的影响

实验测定结果列于表4-47~表4-49。

表4-47 Zn、Cd、Ni萃取体系的平衡数据(一)  

注:相比:O/A=0.7∶1。实验条件 水相:[Zn2+]=3g/L,[Cd2+]=3g/L,[Ni2+]=3g/L,H2SO4体系;

            有机相:30%P507-煤油,不同皂化率。
              萃取平衡时间(T):30min;实验温度(t):25℃。

表4-48 Zn、Cd、Ni萃取体系的平衡数据(二)  

  注:相比:O/A=1∶1;其他实验条件同表4-47。

表4-49 Zn、Cd、Ni萃取体系的平衡数据(三)  

  注:相比:O/A=1∶0.7;其他实验条件同表4-47。

根据表4-47~表4-49数据作出lgD-pHe图,见图4-52。

图4-52 不同相比条件下Zn、Cd的lgD-pHe

相比(O/A):1—1∶0.7;2—1∶1;3—0.7∶1

由图4-52可见,水相pH值对Zn、Cd的萃取平衡影响显著,pH值增大,lgD急剧增大。另外,当水相中金属离子浓度较小时,相比的变化对萃取平衡的影响不大。

4.6.1.3 水相中不同金属离子浓度对萃取平衡的影响

实验结果列于表4-50、表4-51。

表4-50 Zn、Cd、Ni体系的萃取平衡数据(一)  

注:实验条件  水相:Zn、Cd、Ni各5g/L;

         有机相:30%P507-煤油,不同皂化率;
           相比(O/A):1∶1;萃取平衡时间(T):30min,实验温度(t):25℃。

表4-51 Zn、Cd、Ni体系的萃取平衡数据(二)  

注:实验条件 水相:Zn、Cd、Ni各8g/L,其他实验条件同表4-50。

根据表4-50、表4-51的数据可作出相应的lgD-pHe关系图,见图4-53、图4-54。

图4-53 水相中Zn、Cd、Ni均为5g/L时Zn、Cd的萃取平衡数据(流比=1∶1)

1—Zn;2—Cd

图4-54 水相中Zn、Cd、Ni均为8g/L时Zn、Cd的萃取平衡数据(流比=1∶1)

1—Zn;2—Cd

由lgD-pHe图可以看出,当pH值较低时,lgD-pHe的关系基本上为一直线关系,对此可作如下分析:

对于酸性磷类萃取剂,其萃取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4-17)

式中,K为反应平衡常数;X为溶剂配合数;下标(O)、(W)分别表示有机相和水相。

由上式可得萃取分配系数D与pHe的关系:

lgD=2pH+lgK+Xlg[HA](O)   (4-18)

如果不考虑活度系数的影响,则K应为常数,在一定范围内,X也可认为是常数。又若自由萃取剂的浓度保持不变,则lgD与pH的关系为线性关系,且其斜率等于2。

为了考察水相中金属离子对萃取平衡的影响,图4-55给出了在不同原始金属离子浓度下lgD-pHe的关系。

图4-55 不同原始金属离子浓度下lgD-pHe的关系

1—3g/L;2—5g/L;3—8g/L;VL=1∶1

由图4-55可见,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大,Zn和Cd的萃取分配系数都有下降的趋势,且这一趋势随pH值的增大而更加显著,这一现象是由有机相中自由萃取剂的浓度降低造成的。当pH值较低时,由于总的萃取率比较低,对[HA](O)影响比较小,萃取分配系数的降低也不显著。

4.6.2 Cd(Ⅱ)、Ni(Ⅱ)二元体系中萃取平衡数据的测定

实验主要考察了水相中金属离子浓度对萃取平衡的影响,实验结果列于表4-52~表4-54。

表4-52 Cd、Ni体系的萃取平衡数据  

注:实验条件  水相:Cd、Ni各3g/L;

         有机相:30%P507-煤油,不同皂化率;
           相比(O/A)∶1∶1,萃取平衡时间(T):30min,实验温度(t):25℃。

表4-53 Cd、Ni体系萃取平衡数据(一)  

注:实验条件 水相:Cd、Ni各5g/L,其他实验条件同表4-52。

表4-54 Cd、Ni体系萃取平衡数据(二)  

注:实验条件 水相:Cd、Ni各8g/L,其他实验条件同表4-52。

Cd、Ni二元体系的lgD-pHe的关系如图4-56所示,所显示的规律与Zn、Cd、Ni三元体系类似,不再赘述。

图4-56 水相中不同Cd、Ni浓度时lgD-pHe的关系

1—3g/L;2—5g/L;3—8g/L;VL=1∶1

4.6.3 Zn(Ⅱ)、Cd(Ⅱ)、Ni(Ⅱ)三元体系的萃取串级实验

(1)萃取串级实验条件的确定

①水相料液 Zn、Cd、Ni体系的萃取串级实验均采用模拟料液进行,按实际料液的组成状况,[Zn2+]、[Cd2+]、[Ni2+]各取5g/L,所用料液由硫酸盐配制而成(由于所处理的电镀污泥中不含Cd,无法做此体系的实际料液的串级实验)。

②萃取段和洗涤段的pH值的确定 根据前已测定的萃取平衡数据,可以确定最适宜的萃取段和洗涤段的pH值,其中萃取段pH值的选择应保证拟萃取组分(易萃组分)Zn2+有一定的萃取率,而同时抑制欲分离组分(难萃组分)Cd2+、Ni2+的萃取。根据表4-50的萃取平衡数据可以给出如图4-57所示的萃取率E-pH关系曲线。

图4-57 Zn、Cd、Ni体系中Zn、Cd萃取率与pHe的关系

1—Zn;2—Cd

由图4-57可以看出,在pH=2.0~2.5的范围内,Zn2+与Cd2+的萃取率的差别最大,因而有助于二者的萃取分离,故选定萃取段的pH值在2.5左右。洗涤段的pH值应比萃取段低0.2~0.5,选定为pH≈2.0。由图4-53(由表4-50数据画得)可以查到:

pH=2.5时,DZn=70,D'Cd=0.24;

pH=2.0时,DZn=11.7,D'Cd=0.038。

③流比的选择 为了方便后续处理,应尽量降低萃取剂的用量,从而可使金属离子通过萃取得到浓缩,减轻后续蒸发结晶的负担。为此,初步选定的萃取串级的流比为VLL'=0.3∶1∶0.2,式中,V为有机相体积;L为水相料液的体积;L'为洗涤液的体积。

④级数的确定 根据以上确定的萃取串级条件及分离的要求,即Zn的萃取率EZn不小于99%,从Zn中去除Cd的净化系数不小于1000,应用下列公式计算所需的萃取和洗涤级数。

萃取段:

   (4-19)

洗涤段:

   (4-20)

式中,

其中,A代表Zn,B代表Cd。

计算得到:萃取段理论级数N=2,洗涤段理论级数N'=2。

⑤有机相皂化率和洗涤液酸度的确定 为了使萃取段取得所需的平衡酸度,需要选择合适的有机相的皂化率。为此,取不同皂化率(30%~65%)的有机相按萃取串级相比(O/A=0.3∶1)与水相料液接触达平衡,测定平衡pH值,得到皂化率与pH值的关系,如图4-58所示。

图4-58 5g/L料液pH-皂化率曲线

由图4-58可以看出,与pH=2.5对应的有机相的皂化率应为60%,然后取皂化率为60%的有机相与水相料液按相比O/A=0.3∶1混合,达平衡后,取有机相按相比VL'=3∶2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水溶液混合,达平衡后测定水相酸度,确定当洗涤段pH=2.0时,洗涤液为0.05mol/L H2SO4水溶液。

(2)萃取串级实验结果

共进行了三次萃取串级实验,根据以上确定的条件确定的第一次串级实验的条件是:

水相料液:[Zn2+]、[Cd2+]、[Ni2+]皆为5g/L,pH≈2.5。

有机相:30%P507-煤油,皂化率为60%。

洗涤液:0.05mol/L H2SO4水溶液。

流比:VLL'=0.3∶1∶0.2。

级数:萃取段N=2,洗涤段N'=2。

实验结果不理想,主要是Zn的萃取收率偏低,只有80.4%,但与Cd的分离效果好,达2.4×104

为此,调整萃取级数N到4级,洗涤级数N'为1级,其他条件不变,进行了第2次串级实验,所得结果为:Zn的萃取率达94.8%,对Cd的分离系数达2.3×104。由此可见,增加萃取级数后,Zn的萃取率虽有提高,但仍不理想。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与流比有关,实际上是与Zn在有机相中的饱和度有关,下面对此作一具体分析。

按所用的30%P507计算,其在有机相中的浓度约为0.93mol/L,从式(4-3)和式(4-4)可知,在有机相内一分子Zn与三或四分子P507形成配合物,若在上述萃取串级中水相中的Zn全部被萃取入有机相,则当相比VL=0.3∶1时,Zn在有机相内的浓度应达16.7g/L,即0.255mol/L,这时Zn的饱和度将高达82.2%和超过100%(计算值为109.7%),高饱和度将抑制Zn的萃取,使其萃取率偏低。

在进料液中Zn浓度和有机相内萃取剂浓度已定的情况下,降低其饱和度的方法就是加大两相流比。为此,再次调整串级实验条件(主要是将V的比例从0.3加大到0.4)后进行了第3次萃取串级实验,其实验条件为:

水相料液:同上。

有机相:30%P507-煤油,皂化率46%。

洗涤液:pH=1.84的H2SO4水溶液。

相比:VLL'=0.4∶1∶0.2。

级数:N=3,N'=1。

实验结果见表4-55。

表4-55 第3次萃取串级实验结果  

Zn萃取率=99.98%,Cd净化系数=2×103,Zn在有机相中的饱和度=25%。

(3)Zn的反萃取实验

反萃取实验条件如下:

有机相:30%P507-煤油,含Zn 11.9g/L。

反萃液:1mol/L H2SO4

相比:VL=3∶1。

级数:N=2。

实验结果列于表4-56。

表4-56 Zn反萃取串级实验结果  

Zn反萃率=99.9%。

4.6.4 Cd(Ⅱ)、Ni(Ⅱ)二元体系的萃取串级实验

4.6.4.1 萃取串级工艺参数的确定

(1)水相料液

[Cd2+]、[Ni2+]各为5g/L,料液用硫酸盐配制。

(2)萃取段和洗涤段pH值的确定。

由表4-54可作出Cd、Ni的E-pHe图(图4-59)。

图4-59 Cd、Ni体系萃取率与pHe的关系

料液浓度:5g/L,流比:VL=1∶1

根据图4-59,确定萃取段的pH≈3.5,洗涤段的pH=3.0~3.25。

(3)流比的选择

参照Zn、Cd萃取分离的串级条件,流比设为VLL'=0.4∶1∶0.2。

(4)串级级数的确定

用式(4-19)、式(4-20)计算得:萃取段N=4,洗涤段N'=2。

按上述条件,并取有机相的皂化率为28.5%,洗涤液为pH=1.5的H2SO4水溶液,进行了第一次萃取串级实验,据实验结果算得:

Cd的萃取率为88.3%,去除Ni的净化系数为5.0×104

串级实验结果表明,Cd、Ni分离较好,但Cd的萃取率偏低,究其原因同样是有机相中Cd的饱和度过高。

进行第二次萃取串级实验时将有机相的皂化率提高到30%,洗涤液的pH值提高到2.02,调整级数为N=3、N'=1,其他条件同第一次串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d的萃取率略有提高,为92.6%,仍<99%;Ni的净化系数为4915,>103。由此可见,主要问题仍然是Cd的萃取率偏低,增加萃取段级数的效果不明显。故要提高Cd的萃取率,必须继续提高有机相的皂化率,以提高萃取段的pH值。按此思路,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有机相的皂化率提高到36%,进行了第三次萃取串级实验,实验结果列于表4-57。

表4-57 Cd、Ni体系的第三次萃取串级实验  

由实验结果可得:Cd的萃取率=99.99%>99%,可满足萃取要求,Ni的净化系数=1660>103,亦可满足要求。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条件下,采用3级萃取、1级洗涤可以实现Cd的有效萃取和Cd、Ni的分离。

4.6.4.2 Cd的反萃取实验

反萃取实验条件 有机相:30%P507-煤油,含Cd 15g/L。

        反萃液:1mol/L H2SO4

         流比:VL=3∶1。

         反萃取级数:N=2。

实验结果列于表4-58,得Cd的反萃率≈100%。

表4-58 Cd反萃取的实验结果  

4.6.5 Ni(Ⅱ)萃取和反萃取的串级实验

4.6.5.1 Ni(Ⅱ)的萃取串级实验

Ni的萃取条件设定如下:

水相料液:[Ni2+]=5g/L,pH=4.50。

有机相:30%P204-煤油,皂化率=45%。

流比:VL=1∶2。

级数:N=4

实验结果列于表4-59。

表4-59 Ni的萃取串级实验结果  

由此得Ni的萃取率=99.1%。若要进一步提高萃取率,可适当调节皂化率,使串级中的水相pH值适度增加,即可使Ni的萃取率进一步提高。

4.6.5.2 Ni的反萃取串级实验

反萃取实验条件如下:

有机相:30%P204-煤油,含Ni≈11g/L。

反萃液:1mol/L H2SO4

流比:VL=3∶1。

反萃取级数:N=2。

实验结果列于表4-60。

表4-60 Ni反萃取串级实验结果  

实验中未检出反萃取后有机相中Ni的存在,因此其反萃率近似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