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弼时风采(老一辈革命家风采)
- 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
- 1573字
- 2020-06-24 14:29:33
冒险奋勇男儿事
上海法租界贝勒路一个连床都没有的亭子间,就是任弼时等人的落脚之地。他们每天吃着最便宜的饭铺的包伙,睡着冰凉坚硬的地板。尽管条件艰苦,但一想到将来要去苏俄学习革命本领,回来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他们的学习劲头就非常足。
亭子间附近的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是他们学习的地方。这是一幢二层的石库门楼房,乌黑的大门上,挂着一块牌子:外国语学社。任弼时等人每天上午学习俄文,课堂设在楼下的客堂里,墙上挂了黑板,但没有课桌。下午学习共产主义基本知识,了解苏俄革命情况。讲解的老师有时是最早全文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教授,有时是《民国日报》总编辑部的邵力子,有时是作家沈雁冰(茅盾),有时是被称为“南国思想界的明星”的陈独秀。除了学习外,他们还成立了工读互助团,为《劳动界》和华俄通讯社缮写和校对稿件、收发信件,获得一点报酬作为零用。在这里,任弼时和萧劲光还入了团,成为了第一批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员。
上海外国语学社旧址
1921年春,任弼时写给父亲的信
当学习和生活都走上了正轨,任弼时就给父亲写了信,告诉家人自己在上海的境况,并表示不久将赴俄国勤工俭学。
在当时很多中国人的眼里,上海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地方,能在那里读书或者工作,是有出息的象征。父亲多么希望倾尽心力培养的儿子能够留在上海工作。一方面早日立足社会,有个好前程,一方面也能帮自己一把,让全家生活有个依靠。1921年5月4日,任弼时收到了父亲劝他“谋事上海”,从长计议的来信。
任弼时从小随父亲寄宿课读,感情很深。他从信中得知,为了生计,年逾半百的父亲又去了一次长沙。想象着父亲为了一家衣食奔走辛劳,他“心不觉顿寒”,“捧读之余,泪随之下”。种种不安与牵挂,让他连夜梦回故乡,与亲人相见。他也想为家里做点什么,然而“虽具分劳之心,苦于能力莫及”,“自怨身体弱小,心思愚昧,口无化世之能,身无治世之才”,实在是“徒叫奈何”!
那么,要不要按照父亲的意思,留在上海呢?不能。任弼时来上海,本就是为了去苏俄寻求救国真理。经过在外国语学社的学习,他进一步接受了共产主义的熏陶,人生目标更加明确。家庭固然让人留恋,但国家更需要他。今天的离家北上,本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家庭幸福、美满、团圆。
启程赴俄之日,任弼时写了一封家书,向父亲说明了自己冒险奋勇的抱负和决心:“只以人生原出谋幸福,冒险奋勇男儿事,况现今社会存亡生死亦全赖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此亦我辈青年人的希望和责任,达此便算成功。”“至若谋学上海,儿前亦筹此为退步之计,不过均非久安之所”,既然赴俄事宜已定,“彼即当作罢论”。他没有提及途中可能遇到的凶险,宽慰双亲说,之前去苏俄的同志“来电云一路颇称平静”,苏俄方面十分欢迎。“去后当时有信付回。沿途一切既有伴友同行,儿亦自当谨慎,谅不致意外发生”。“既专心去求学,一年几载,并不可奇,一切费用,交涉清楚,只自己努力,想断无变更”。而真实的情况是:当时中国军阀政府与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共和国尚未建交,去苏俄要通过许多关卡,稍有不慎,就会被捕,甚至可能招来杀身之祸。第一批从陆路过去的青年学生,就曾在哈尔滨被军阀扣押。任弼时的隐瞒是为了消除父母对游子远行的担忧。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短短的“冒险奋勇”四个字,包含着多少未知的风险。
作为一个体贴孝顺的孩子,任弼时还在信中对父母语多劝解:“自后儿当努力前图,必使双亲稍得休闲度日,方足遂我一生之愿。”“惟祷双亲长寿康!来日当可得览大同世界,儿在外面心亦稍安。”
短短数百字的家书,百转千回。既有不能为父母承欢膝下,尽孝眼前的自责与牵挂,也有走上艰辛革命道路的义无反顾。在将这封复信投出邮寄后,当天下午,任弼时就和萧劲光、任作民等十余人,登上了从上海到海参崴的邮轮。
在春愁愔愔的日子里,邮轮载着十七岁的任弼时,出黄浦江,经吴淞口,乘风破浪地在太平洋上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