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知人(15)

1357.张大千画册,刊过多种,陆采薇汇编其诗词,欲为出版,大千婉谢,谓:“所作仅为消愁解闷计,无补国计民生,请弗贻灾梨枣。”

1358.张大千寓成都乐公祠,有友自青城山获得一雪鸦,以赠大千。是鸟除尾端稍有黑点外,其余纯为白色。大千甚喜,谓“天下乌鸦一般黑,此说不尽然矣”。

1359.张伯驹(丛碧)病入医院,张大千之文孙将赴美,前往探问,并摄一影,伯驹甚为感动,作诗寄怀大千云:“别后瞬将四十年,沧波急转换桑田。画图常看江山好,风物空教岁月圆。一病翻知思万事,余情未可了前缘。还期早息阋墙梦,莫负人生大自然。”伯驹不久病不起,大千知而伤之。

1360.谢玉岑以书名,唐玉虬之作画,遂以丹青自遣,张大千一度与之合作。

1361.张大千与谢玉岑交谊殊深,大千之题画诗,颇多由玉岑之。玉岑去世,大千致赙五百金,其时为一巨数也。玉岑外舅钱名山,赋诗代谢。

1362.壬戌四月,张大千作《行吟小景图》,寄赠陈巨来,题诗一首:“卅年不见陈无己,想得新来瘦益奇。清到梅花寒澈骨,寻常犹自爱吟诗。”下署“大千弟爰,摩耶精舍,年八十有四矣,奈何奈何”。

1363.平湖陈渭渔六十六岁寿,张大千为之画像,像作昂首遐望,下补苍松。金兆蕃、沈淇泉、高野侯各赋诗一首。越二十年,大千为之重题,并加绘梅花一枝,益饶雅韵。

1364.张大千喜收集八大、石涛、老莲画,所刊《大风堂书画录》第一集收藏品约二百件,其中八大书画三十五件,石涛书画六十件,老莲书画二十四件,可见其癖好三家之深。

1365.北京丰泽园,以鱼翅著名。一次张大千赴宴,园主仰其画誉,以鱼翅五簋为饷,每簋煮法不同,大千朵颐大快,以六尺宣纸六张拼成巨幅,绘山水为报。

1366.张大千擅画各种鸟类,人询鸟名,大千曰:“我在四川青城山见到各色飞禽,多至数百种,均不能举其名,所以我画者,只白色鸦,确有是物,其他悉以意为之而已。”

1367.张大千得一极长之画幅,悬于楼头,除去楼板,直垂至楼下,以资观赏。

1368.张大千晚年居美国,颜其斋为“环荜盦”。

1369.内江晏济原,张大千弟子也,集蛱蝶数百种,作为画本。

1370.钱名山谓:“常州人诗多俗气,不俗者仅一孙渊如。”

1371.上海“八一三”战事爆发,时钱名山在常州,书名颇盛,乃众挥毫,所得润资悉捐献为抗战之需,凡数千金。

1372.钱名山曾改窜岳飞《满江红》词。夏承焘则谓《满江红》词非岳飞作。

1373.钱名山作书,凡不相识者求之,则钤癸卯进士印,人问其故,曰:“彼等所重者为科甲,非重我之书法也。”

1374.汪憬吾仰慕钱名山,曾专程赴常州访之,赠以七律一首,有云:“呕心文字千秋泪,晞发山阿一代人。”

1375.钱名山与李梅庵为光绪十九年癸巳举人同年,与曾农髯为光绪廿九年癸卯进士同年,三人交谊殊厚。然名山却不以梅庵、农髯书法为然,谓故意屈曲以为古,徒惊世俗,非真书法家也。

1376.镇江王英冕日记载,钱名山中举后,数上春闱不售,直至癸卯方得第,然其在甲午、乙未、戊戌三次会试,虽名落孙山,但其试文,却为宗师所赞誉,而传诵一时。

1377.李梅庵与钱名山,皆喜作道装。

1378.钱名山自负极高,抗战时居沪,访之者甚多,什九不能垂青。有句云:“到来面目多相似,望去花技不觉妍。”

1379.钱名山曾居沪西复兴中路桃源村二十一号,时贺天键、金问源,亦居该村。

1380.钱名山论文,谓:“作文须头顶天,脚立地,推倒山,撞倒壁,目空并世。”名山旧居常州白家桥寄园。

1381.钱名山少号谪星,有《谪星诗草》。

1382.李超琼,字紫璈,四川合江人,著有《石船居士膡稿》,一度游宦常州,慕钱名山之诗名,便服简从,亲至东郊菱溪,登门拜访,且有文记之。

1383.抗战军兴,钱名山避难沪西桃源村,自署海上羞客,时邓春澍(青城)亦来沪,春澍之父,为名山启蒙师,故世谊殊厚。某次,春澍举行个人画展,别辟一室,陈列所藏名山光绪二十九年中式二甲进士服官刑部时所与通讯,悉为恭楷,所贻诗幅,有楷、有隶、有篆、有行草、复有小帧墨笔山水,以及鬻印润单,则知名山早年,固擅山水画与铁笔刻印也。别室所陈列者,概不出让。

1384.钱名山之得意弟子,有谢玉岑、谢稚柳、王春渠、郑曼青、陈沧波、唐玉虬、陆孔章。

1385.钱名山世居常州孝仁乡之白家桥,抗战军兴,避难来沪,赁庑复兴中路桃源村二十一号。诗什中一再涉及桃源,如云:“纵有桃源号,曾无水一条。”又云:“桃源不是住神仙,海上羁栖又几年。”民国三十三年秋,逝世于桃源村。

1386.苏渊雷得苏东坡墨妙亭残碑砚,为黄石斋、袁爽秋故物,苏作长歌以宠之。

1387.苏渊雷居永嘉之平阳仙坛寺,为葛稚川炼丹台故址。

1388.苏渊雷有《钵水斋诗集》,未刊,内有《玄黄集》《鞭影集》《婪尾集》《出关集》等。

1389.苏渊雷,每餐必进酒,近赴兴化,参加郑板桥纪念馆开幕仪式,只一日,即言病,拟赋归去。人询之,始知其酒瘾发也,为备酒一瓶,即神旺气壮,挥毫作书。

1390.苏渊雷偶画墨竹,题诗云:“吾家东坡善画竹,犹输老可两三竿。我今作此嫌太瘦,化为清风六月寒。”大有板桥老人意味。

1391.苏渊雷退休归永嘉,作诗甚富,名之为《归休草》,即用草书自录一巨册。

1392.陈渭渔在闽中任候补同知,与赵叔孺为同寅。因此其子巨来从叔孺为师。叔孺曾以先后自刻之印拓,约二千有余,悉贻巨来收藏。巨来分门别类,汇装成册,并倩溥心畬楷书题签。新中国成立,叔孺族侄赵鹤琴自香港邮来叔孺之《二弩精舍遗作》一巨册,乃函索叔孺之印拓,谓拟再辑印谱,以广流传。巨来因倩许效痹(德高)为序,不料邮去付诸洪乔,只有奈何徒唤矣。

1393.金兆蕃太史与陈渭渔友善,渭渔逝世,兆蕃挽之以联:“宦海早抽身,回思知己平生,倦羽潜归,一念沧桑余涕泪;衡门耽戢影,幸有佳儿养志,蟠螭伏虎,卅年甘旨总馨香。”所谓佳儿,指陈巨来及其弟左高而言。

1394.陈渭渔家藏清嘉庆御用墨,外装锦匣,绝精致,墨上均为中南海各斋阁轩堂之景迹,以三希堂一锭为冠,全套为六十二式。渭渔于光绪癸卯晋京,由一式微之清宗室出让,已用去五锭,所剩五十余,渭渔以巨值得之,曾分贻朱古微、褚礼堂、赵叔孺等,时袁寒云居流水音,即以流水音墨为赠。此后北京各南纸铺及古玩铺纷纷仿造,颇得善价。

1395.陈渭渔(鸿周)于抗战胜利后二年逝世,时金兆蕃尚在,愿为作传,奈以精力衰退未成,卒由其子通尹代笔。通尹为土木工程界前辈,兼擅文翰。

1396.陈巨来曾听况蕙风、朱古微读词,谓抑扬顿挫,极有韵味。

1397.陈巨来信术者陈克武语,谓赴东北大利,遂毅然去,结果铩羽而归。

1398.陈巨来刻田黄印,粉屑贮藏之,谓伤指可以止血,有特效。

1399.陈巨来娶况蕙风女绵初,乃冯君木作伐。巨来为君木弟子。

1400.陈巨来戏仿赵㧑叔“小脉望馆”白文一章,赵叔孺见之曰:“可以乱真。”遂代巨来刻边款,仿㧑叔原款,尤为妙肖。

1401.施舍赠陈巨来诗,有云:“石破天惊留此手,凤笯鸾铩岂低眉。”盖谓巨来被屈多年,卒得平反也。

1402.陈巨来自谓生平作印达三万方,自视可存者,三百余方而已。

1403.陈巨来不仅鬻刻,且复鬻书,订有润例。

1404.陈巨来刻印,边款极雅致,不仅运刀如笔,且胜于运笔多多。

1405.陈巨来作《印话》,誉李茗柯为“百年来治印之巨匠”。

1406.黄岳渊有句“韩康卖药我栽花”,陈巨来为刻一印赠之,黄以所著《花经》为报。

1407.陈巨来之父渭渔患病,日需羚羊角,羚羊角为贵重药,巨来力不能致。张大千知之,乃绘画若干幅以赠之,且单款,便其出让也。其中有一幅,用元人写经纸作墨笔山水,渭渔爱不忍释,谓他画可卖,此画留以欣赏,并倩大千加一上款,大千允之,以写经纸色灰暗,题为《岷江晚霭图》。

1408.陈巨来之刻印弟子,凡四十余人,而以黄怀觉年最长,且长于乃师巨来,怀觉又擅刻碑、刻石像,冠绝一时。

1409.陈巨来藏有李鸿章之讣告,凡四十余页,木版雕成而精印者,为清代一等侯之规定格式。

1410.陈蒙安、陈巨来,曾合辑《印坛点将录》。

1411.平襟亚倩陈巨来刻一印“誓成乌贼墨人比楚山云”。

1412.陈巨来推崇赵㧑叔之印,谓㧑叔寻常朱文,每参以完白之法,然其挺拔处,非完白所能到;又谓㧑叔之作,不同于俗,而实宜于俗,不泥乎古,而实合乎古。

1413.李疏畦致陈巨来书:“倘晤大千兄,请告以李佩秋家徒四壁,无以卒岁,任侠疏财,活此读书种子,正吾大千所有事也。”巨来示大千,大千果贻千金,为救贫之粮。

1414.溥心畬一度居沪西铜仁路,与陈巨来所居相近。巨来常造访之,见其作书作画,其速无比,每一画成,须设色者,往往任其如夫人及弟子信笔为之,其漫不经意如此。一日,溥醉后兴发,忽谓巨来云:“请君一观我自认为得意之作。”言时,即命其如夫人启其笥箧,检出一大卷,凡五十余幅,有山水,有花卉,有翎毛,有人物,以及鱼虾草虫等,无一不精湛夺目,与平日所见者有天渊之别。巨来始信溥之盛名,非幸致也。

1415.陈巨来一再为溥心畬刻印,心畬殊感之,为撰《安持精舍印集序》。既而心畬夫人逝世,心畬自作墓志铭,拟觅石勒之。奈珍珉不可得,遂以是铭手稿,贻巨来以留念。

1416.鄞人朱复戡,由其太岳文张让三(美翊)之介,拜吴昌硕为师,刻印造诣甚高,但极自负。昌硕下世,乃谓陈巨来:“印坛属于鄞人矣。鄞人以赵叔孺为第一,我次之。”及叔孺下世,又谓巨来:“君在印坛,当升为第二位。”盖以第一人自居也。巨来不服气,嗤之。

1417.陈巨来为程潜刻印,先后凡二百方。

1418.陈巨来为粤人杨庆簪刻印甚多,杨号盍斋,刊有《盍斋藏印》,陈蒙庵为作序。巨来弟旸若,亦擅刻印,曾供职两路局文书科,与诗人沈禹钟同事。

1419.王个簃、陈巨来、邓散木,均为程潜刻印,而以巨来刻者,为数尤多。

1420.陈巨来之印拓,不愿与王福酓并列。

1421.陈巨来藏袁寒云遗物:一小篆长联,且有长跋;一隶书横幅;一宋代古钱当百一枚;一毛笔一枝,上刻“寒云用笔”四字;一《奇双会》剧照,与程继先合摄者。

1422.陈巨来喜骂人,朋好不被骂者,仅十之二三,但转瞬间,被骂者又被称誉。人以其反复无常态,被骂者不以为辱,被誉者不以为荣,一笑置之。

1423.张伯驹得陆衡《平复帖》,倩陈巨来刻“平复堂”印;得杜牧所书《张好好诗卷》,又倩陈巨来刻“好好先生”印。

1424.陈巨来侄女陈贞馥,从陈佩秋学画,可以乱真。

1425.溥心畬,别署旧王孙,清宗室也,佳客往访,辄作书画为赠。其如夫人某却甚吝啬,往往俟客告辞,由后门绕出,追而问之曰:“先生!您所持二爷书画,是否付过润资?”若答以此乃见赠之品,即向之索回,曰:“明日携润资来取。”心畬不之知也。此乃陈巨来见告者。

1426.溥心畬一署旧王孙,前清宗室也,当诞生三朝,景庙命名曰儒,且训语曰:“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可知心畬名儒之由来。心畬因倩陈巨来刻“毋为小人儒”五字印。

1427.吴贵芳博综于学,更熟悉上海地方文献,溥心畬与之交谈甚契,及知贵芳亦旗籍,交谈更契。

1428.心畬亦有不近人情事。王福庵弟子某,慕溥名,特为溥精刻三印,由荣宝斋主持人梁子衡介绍,踵门贻溥。溥略一瞻视,曰“正缺石头”,即将某印就砚石磨去之,子衡大窘,某潜身遁走。某次,吴仲垌以手集古人印拓一册贻溥,溥亦略一瞻视,随手交在座之陈巨来曰:“送给你。”巨来曰:“吴先生之精拓,不敢受领。”溥立向字纸簏中投之,吴亦为之大窘。

1429.赵含英除写字、绘画、刻印外,旁擅京剧、昆曲、钢琴、琵琶、洞箫。

1430.女画家赵含英善饮,白兰地可立尽一瓶,谈笑自若。

1431.吕碧城早年曾习绘事,去国后,遂废置,晚年在欧洲撰译佛学诸书,决心刊落浮华,不事词翰。

1432.吕碧城身材矮小,每次摄影,往往摄半身以掩之。

1433.吕碧城曾从严复学逻辑。

1434.金松岑与吕碧城,乘舟作水上游,吕见田塍间耕牛戽水,加以眼罩,面松岑适御近视眼镜,乃戏以“两岸枯槔牛戴镜”七字倩松岑为对。时吕穿长裙,松岑一笑对之曰:“一行荇藻鳖拖裙。”

1435.清末民国初年,吕惠如任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吕美荪任奉天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吕碧城任天津北洋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吕坤秀任厦门女子师范学校教师,姊妹四人同事教育工作。

1436.吕碧城与其姊吕惠如,均能画。

1437.章士钊云:“淮南三吕,天下知名。”三吕乃吕惠如、吕美荪、吕碧城三姊妹。向迪琮、汪旭初均称碧城之词,为女界中百年所未有。

1438.吕碧城之父凤岐太史,著有《静然斋笔记》,见者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