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下人的孤独与焦虑

——从罗洛·梅的《人的自我寻求》出发

一、关于罗洛·梅

罗洛·梅(Rollo May,1909—1994),著名心理学家,与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卡尔·罗杰斯并称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三巨头。

相较于弗洛伊德或者荣格等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的观点而言,罗洛·梅的心理学观点相对较为容易理解。但如果仅仅把他的观点作为单纯的心理学理论,而不将之放置在恰当的时代背景中去解读,则会降低思考的价值。接下来我们首先带大家回溯罗洛·梅的一生,然后再通过阅读其“现代人的孤独和焦虑”一章来理解其中与人格和自我相关的理论。

罗洛·梅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小镇艾达的一个普通家庭,但他并没有像一般家庭的孩子那样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他的父亲是基督教青年会的秘书,这份工作的性质需要他经常在教区内的不同城市之间变换工作地点,因此罗洛·梅需要经常随家搬迁,其童年生活总是在“适应新的环境—搬家—再次适应新的环境—再搬家”的不断循环中度过。

在这样不安定的童年中,如果父母能够给孩子足够的关爱,无疑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生活,但不幸的是,罗洛·梅的父母婚后感情不和。于是,在不断搬家的路上,年幼的罗洛·梅还要适应父母无休止的纷争和吵闹,直至他们最终选择离异。

罗洛·梅

离婚后,孩子们由母亲抚养,但他的母亲却没有尽到一个好母亲应尽的责任。她经常为了个人的烦恼而离家出走,也没有花心思在子女的教育上,罗洛·梅的姐姐罹患精神分裂症,他的母亲甚至将女儿患病的原因归于受教育太多。父母婚姻的不幸给子女们造成了诸多的负面影响,而作为这个不幸家庭中的长子,罗洛·梅不得不在其他孩子还在享受父母关爱下的幸福童年时就早早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翻开各种罗洛·梅的传记,在描述他早年的生活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片段,其中充满了由于家庭的动荡、争吵给年幼的罗洛·梅和他的兄弟姐妹们造成的痛苦和压力,这些经历不仅对他的童年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在他后续的研究中一一显现。车文博著:《人本主义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随着年龄的增长,罗洛·梅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在进入大学前,他对不同的学科表现出了广泛的兴趣,尤其是文学和艺术。因此在高中毕业后,他先后入读密歇根州立大学和奥柏林学院(Oberlin College)求学,并在奥柏林学院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

求学期间,他对古希腊的绘画、雕刻和文学等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广泛阅读相关书籍。毕业后,由于痴迷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他跟随一个艺术团体游历欧洲,并找到了一个在希腊任教的机会来更好地了解他所热爱的希腊文化。爱琴海的神秘传说和古希腊文明可以说影响了他的一生,这种影响在他晚年对于神话和个体心理关系的一系列论著中表现明显,在《人的自我寻求》一书中也可以看到大量借用希腊神话来描述人的心理的内容。

1932年,罗洛·梅接触到了新精神分析学派的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的理论。当年暑假,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维也纳参加了一个关于阿德勒心理学理论的暑期研修班,这是他第一次系统地接触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不同于弗洛伊德,阿德勒没有将关注点集中在对本能的解读上(本书将在其他章节中详细介绍阿德勒和弗洛伊德的相关理论),而是注重社会对人的影响,这些观点影响了罗洛·梅并使得他对心理学开始产生兴趣。

1932年回到美国后,罗洛·梅开始从事与心理学和神学相关的工作。1934—1939年,他曾经在密歇根州立大学从事过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在1938年获得神学学士学位。其间他结识了对他此后影响深远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蒂利希(Paul Tillich),开始接触和了解存在主义哲学。毕业之后,他做了两年牧师,但很快就发现神学相关的工作并不是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但是,这段经历对他的影响还是可以在他的理论中涉及宗教与人类心理的关系的探讨中显现。从1932年正式接触心理学的观点开始,罗洛·梅一直没有停止关于人的心理活动和人性的思考,但他在心理学和神学之间摇摆,一直没有找到契合自己的学术道路。

在当时的心理学界,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兴趣正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对人的本能的研究中跳出来,弗洛伊德的影响在这一时期开始慢慢减弱。

巴甫洛夫

精神分析学派的研究围绕“力比多”而展开,所谓的“力比多”指人的本能,虽然在弗洛伊德的很多著作中被特别地指向为性的本能,但其实际含义远比性本能更加广泛,泛指人的一切本能。

当时很大一部分心理学家认为“力比多”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存在,它既不能被证明真实存在,也不能被证明不存在。因此,针对既不能被证真又不能被证伪的“力比多”而展开的很多研究被认为是不科学的。进而,主流的研究取向转向了以行为主义为代表的,通过研究人的某些具体的、可以观察到的行为中存在的规律,从而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中。罗洛·梅著,郭本禹、方红译:《人的自我寻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序言第7—11页。这些关于行为主义的描述比较抽象,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两个经典研究来更好地理解行为主义的研究范式。

第一个是狗的条件反射实验,它虽然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实验,但被认为是行为主义理论的起源,有助于我们理解行为主义的研究范式。

巴甫洛夫关于狗的条件反射实验

伊凡·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是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科学院院士,1904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他创设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和“两种信号系统学说”,这两个理论对心理学研究,尤其是行为主义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因此被称为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对心理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莫雷主编:《20世纪心理学名家名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83—619页。。在我们的初中生物教材上,就有巴甫洛夫最为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

巴甫洛夫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来研究动物的条件反射现象。实验之初,狗对于铃声没有任何反应,但是对着肉骨头,会产生流口水这种先天反应,巴甫洛夫将之称为先天性条件反射。之后,每次给狗呈现肉骨头的同时,巴甫洛夫都会敲响铃声。通过将食物和铃声这两种刺激物反复同时呈现,狗习得了铃声和食物之间的联系。当两者的联系趋于稳定之后,仅仅给狗铃声刺激而不提供食物,狗也会出现在看到食物的时候会出现的先天性条件反射,例如流口水戴维·霍瑟萨尔、郭本禹著,郭本禹等译:《心理学史》,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版,第395—398页。

约翰·华生

另一个非常著名的典型的行为主义研究案例是华生的小阿尔伯特实验。约翰·华生(John Watson)是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他否定传统心理学对人的心理和意识的研究,尤其反对内省法这类通过个人经验的主观报告来进行的研究方法。他认为在研究人的心理的过程中,应该摒弃个人主观的解释,而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归纳为可以量化的人的行为,认为可以用刺激-反应(S-R)之间的关系来解释人的心理。对于行为主义的评价褒贬不一,由于篇幅的限制此处不做过多的讨论,但主流的心理学研究者通常认可其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开创意义,尤其是对于可量化的行为的研究直至今天仍在心理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世纪心理学名家名著》,第131—162页。本书没有对华生的理论展开介绍,但通过对下面实验的介绍可以帮助大家在一定意义上理解行为主义的观点。

1920年,华生设计了一个与情绪研究相关的实验,即后来心理学史上经典的“小阿尔伯特实验”。在实验中,他通过设计情境人为地诱发了一个十一个月大的名为小阿尔伯特的婴儿对特定动物的恐惧。华生把一个特定的动物(例如小白鼠或是毛茸茸的小兔子)放在小阿尔伯特的面前,开始的时候,小阿尔伯特对这些小动物很有兴趣。但在婴儿与动物共处的时候,华生在他背后突然敲击钢条发出巨大的声音,这巨响吓到了小阿尔伯特,使他非常恐惧。这个过程反复出现,持续几次之后,不需要敲击钢条,只要看到兔子,小阿尔伯特就会恐惧地大哭起来。华生通过这个实验得到一个结论,人类的情感也是通过后天的行为习得的。《心理学史》,第419—420页。这个研究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因为其对婴儿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违反了心理学实验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原则,此类研究在后来被彻底禁止。

罗洛·梅不喜欢行为主义者的取向,他认为,像巴甫洛夫这样通过训练动物获得某种生理反应或者像华生这样通过反复恐吓儿童使他们习得某种情绪的研究,过度强调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因而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限定在人的行为等可重复验证的对象上。而罗洛·梅始终认为人的心理是复杂的,绝非只有外显的行为这样简单,仅仅通过行为来推断心理活动的研究并没有触及他所认为的,心理学真正的研究对象:人,以及人的意识、人的心理疾病、人的痛苦和焦虑等问题。但是,罗洛·梅也不认同弗洛伊德理论中对于性的过度分析和解读,他认为,弗洛伊德所处的年代已经过去很久了,他的理论可能针对当时的人有普遍的适用性,但已经不能用来有效地分析和解决当下美国人的心理问题。

他曾经打算在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心理学,但哥伦比亚大学当时作为行为主义的大本营之一,所讲授的行为主义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不能得到罗洛·梅的认同。

小阿尔伯特实验的场景

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罗洛·梅才真正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心理学研究方向。他来到当时纽约著名的怀特研究所,师从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和弗洛姆(Erick Fromm)等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大师。这是对罗洛·梅的学术生涯影响深远的一段时期,他不断吸收不同心理学派别的理论观点,在区分这些观点异同的过程中,寻找符合自己对心理学理解的理论,进而丰富自己关于心理学的认识。

最终,罗洛·梅仍然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完成自己的博士学习,但其研究并非关于行为主义,而是完成了哥伦比亚大学史上第一个临床心理学的博士论文。这可以被看作他正式学术生涯的开端。

在完成博士论文的过程中,他经历了人生中一个巨大的危机。1942年,厄运降临罗洛·梅身上,他感染了肺结核,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肺结核几乎是不治之症的代名词,罗洛·梅的人生似乎看不到任何希望了。与病魔做斗争的过程痛苦而漫长,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罗洛·梅躺在疗养院的病床上,在死亡无处不在的威胁下开始思考关于生命的问题,思考自己存在的形式和意义。

幸运的是,罗洛·梅战胜了疾病。1949年他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焦虑的意义》,在这篇论文中,他总结了在结核病治疗过程中自己的思考,包括对自身状况的担忧、对生命不确定性的恐惧、对未来的迷茫,以及由上述问题所引发的各种焦虑情绪。罗洛·梅初步提出了自己关于焦虑的理论,这使得他的学术思想初见雏形。

此后,罗洛·梅的学术生涯飞速发展。他推动了存在主义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并且积极倡导人本主义心理学。他先后做过哈佛大学等多所学术机构的访问教授,以及纽约大学的资深学者和加利福尼亚大学雷根特学院的教授,担任过纽约心理学会和美国精神分析学会主席等多种学术职务。他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两次克里斯托弗奖章、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临床心理学科学和职业杰出贡献奖,以及美国心理学基金会颁发的心理学终身成就奖章等,是现代心理学历史中有重要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

同时,他积极投身各项社会活动,在诸如反对越南战争、反核运动、反种族歧视、妇女解放运动等活动中都能见到他的身影。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对上述社会问题和社会实践的思考,进一步促进了罗洛·梅理论中关于社会对人的自我影响的观点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