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归纳思维:用金字塔原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不少人在非常努力地学习,经常报名参加一些训练营或课程。他们听完老师的分享,就感觉像打开了一扇新大门,过去的一些朦朦胧胧的想法逐渐地清晰起来,老师的观点能很准确地抓住,甚至老师想得更透、更深,颠覆了自己以往的很多认知,于是他们一下子有了共鸣。但真要去解决问题,又感觉缺点什么。这样的学习,我认为是无效的,或者说是效率不高的。

学这样的课程当然很有用,因为它帮学习者打开了观念的束缚。把学习者原来在潜意识里朦朦胧胧感觉到的一些东西,用明确清晰的话语指出来,这时学习者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觉好像一下子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但这是不是真能让学习者有了改变?还不够。

就以写作为例,好多人报了写作班,然后在写作班里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新技巧和新观念。但要把这些观念落地的话,还需要有写作的知识框架体系做支持。比如,写作有哪些类型?不同类型的写作,在不同的话语环境下有怎么样的要求?满足这些要求需要哪些技巧?如何找到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如何设置一个标题?如何围绕这个话题写文章的框架?如何找到大家爱看的故事?好的故事应该怎么讲?……这些都需要强大的知识框架体系支撑。

没有这个知识框架体系为支撑,仅仅是观念的改变,并不能写出好文章,而这些知识体系都是需要花时间学习的。那么有了这个知识体系的支持,是不是写作能力就会突飞猛进呢?也不是,还需要做大量的练习,也就是技能的训练。

需要在每一个知识点上都做过很多模仿或改写,然后尝试用这些方法讲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观点,慢慢才能够把这些知识点内化到自己的能力中。

观念-知识-技能就是一个人完整的学习过程。好的教育也应该是这样的,要从这3个层面都给人带来改变,才能促进一个人的成长。

这对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就是仅仅有观念和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还得给自己加上技能的训练,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成为高手。

任何一门要学习的知识,都可以分为观念、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的学习内容。

首先是观念。观念是能让我们从思想认识上进行深刻改变的内容,比如学了经济学,我们可能对自由贸易、市场经济和产权保护形成完全不同的观念,这些观念会深刻影响我们后续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其次是知识。知识更接近于我们教材上的大量概念、方法和案例,帮助我们建立某个领域的系统分析框架。

最后是技能。如果要把知识用于实践,我们就得把知识变成技能,这恰恰是很多专业学习中被忽略的点,技能培训使我们遇到某些特定问题时,知道如何高效率解决。

这些内容组合起来,就构成了知识体系。现在很多网课侧重技能练习,针对具体场景一个个地提供解决方案,这样的课程学起来很快,学员获得感强,但是学完以后会缺乏整体知识框架的支撑,缺乏整体视野,容易遗忘。

搭建整体知识框架的一个简单方法是读一本这个领域内口碑不错的教材,先反复精读几遍。很多经典图书目录就是非常好的一个知识框架,可以把作者写的目录框架先记下来,结合自己的理解稍微调整一下,不管能不能消化,至少这本书的目录,就是学习的一个出发点,就是一个高质量知识框架树原型。

很多经典教材的目录,其实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知识框架树,唯一的缺点就是时代发展非常快,在一个知识点里面又有太多的细节,这些细节在一本教材里往往很难全面涉及,只能点到为止。

但有了这个框架,我们就可以把这些目录知识点转化为各种关键词,打开期刊网、百度、知乎或微信,顺着这个框架一个关键词一个关键词往下搜,看看能否找到更多的相关文章,从而发现更多的信息、素材或知识点,并继续补充到这个框架中。

搭建一个领域的知识框架树的道理容易讲明白,但新手往往不懂得如何去做。我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方法,叫SLIP方法。

S(sort,分类):把素材按照一定的结构分类。

L(label,标注):给每一类的特征加以命名,以便记住这些标签,进而记住各种不同的特征。

I(integrate,整合):思考这些类别是否可以整合到一个大类中,或者建立一种从属关系,让记忆的要素越少越好。

P(prioritize,排序):对最终分好的大类,判断到底哪一类是最关键的,并给它更高的权重。

这个方法和《金字塔原理》一书中介绍的MECE分类方法很像。MECE,是英文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这是对于一个重大的议题,能够做到不重叠、不遗漏地分类,而且能够借此有效把握问题的核心,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是SLIP方法多了一个排序,也就是给分类的结果增加权重,进而判断事情的重要程度。

这里用《金字塔原理》一书中讲到的一个水果例子详细进行说明。可以吃的食物,人如果一样一样地记忆就很难,但是在合理分类后记忆难度会大大降低。

分类后的结构做到每一个物品都唯一隶属一个类别,所有的常见物品都可以归到一个大类,这就是MECE分类法所说的“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原则,这样我们就不会产生交叉归类的冲突了。

把这个分类过程用SLIP方法描述一遍,如下所示。

S:把葡萄、橘子和苹果归为一类。

L:给它们加上水果的标签。

I:把不同的食物分三类,分别叫水果、蛋奶和蔬菜。

P:对于宝宝,最爱吃的是水果,水果优先级第一。

为什么现在这个分类框架看起来很顺眼?因为这暗含了现代超市的分类框架。在城市生活的人,一进超市就被这种货品分类潜移默化,所以人的大脑整理起来很容易。如果我们用所有食品的第一个字的声母归类,大家一定苦不堪言。

那么这个分类是不是最合理的或唯一的方式?这倒不一定,关键看分类者的需要。比如我们可以围绕人的偏好来分类,把宝宝爱吃的食品放在一类,而且权重最高,排序第一。

如果是家庭主妇,不排除她用价格分类,因为价格信息是她最敏感的信息。

如果大家用SLIP方法组织素材,不断优化分类,就可以从简单到复杂,画出自己的知识框架树。

不过在建立知识框架树时,往往会遇到大量的信息,如果不对信息进行筛选,什么都写进去,框架树也会爆炸,所以建议写在框架树上的尽量是能建立内在联系的知识点,或者是重要的事实。

我提到的“知识点”这个概念,有不同的类型。

有些知识点是概念性的,用来表示某种“定义”,这在知识框架树里面是很重要的,需要深刻理解。基础概念理解不深刻,会导致整个知识体系出现偏差。

有些知识点是操作性的,用来表示某种“方法”,这在知识框架树里面也是很重要的,也是整个知识体系里面最容易出价值的地方。

有些知识点是陈述性的,用来表示某种“事实”,这在知识框架树里就不那么重要,知道怎样查询到就好。

很多人说今天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每个学科的知识总量都在快速膨胀。在任何一个细分领域,都不可能记住所有的知识点。如果我们用上述知识点的3种类型去观察,就会发现,在一个领域里面,基础的概念和重要的方法论,并没有发生爆炸,增加得更多的是对这些基础概念的不同解释,对这些方法不同的应用,进而在这两者基础上产生的海量事实、数据,其中甚至包括一些不真实的数据。

应对“知识爆炸”的方法很简单,在知识框架树里面只保留描述概念或者描述方法的知识点,这两类知识点的占比很低,但通常都很重要,所以这两类知识点需要记忆和理解。

第三类知识点所占的比例很大(很可能占信息总量的 99% 以上),这时候就需要做一些取舍——只记忆核心的知识点,舍弃边缘的知识点。

舍弃的标准很简单,凡是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快速找到的信息,都没有必要放在知识框架树上。

这里又有一个和爱因斯坦有关的故事。

爱因斯坦刚移民到美国的时候,已经是全球性的名人,经常受到记者的围堵。有一次,某记者问他:“音速的大小是多少?”爱因斯坦回答不知道。记者表示很诧异。然后爱因斯坦说了一段话,其中两句是:“这些可以在书上查到的东西,我没有记在脑子里。”

今天我们可以把“书”换成搜索引擎。

如果我们无法搞清楚自己看到的知识到底是哪一类?可以试试用“What-How-Why”提问法分析。

任何领域的问题,都可以简单地分为三类。

以PPT为例:

“用微软的Office做PPT有什么优缺点?”——这是What型的主题;

“微软Office能实现苹果操作系统的动画特效吗?”——这是How型的主题;

“微软Office为什么不支持手机App版?”——这是Why型的主题。

What型问题回答“是什么”,通常是比较肤浅的、表象的并有标准答案的,往往对应事实类信息。在知识框架树上,它们顶多对应一个关键词问题,作为一个搜索信息提示;

Why型问题回答“为什么”,通常是比较深刻的、本质的和没有标准答案的,往往对应概念性知识点,需要在知识框架树上深入挖掘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How型的问题回答“怎么做”,介于两者之间,不一定有标准答案,往往对应方法论型的知识点。

对于新手,一开始可以从关注What型问题入手,慢慢进入How型问题,最后再去思考Why型问题。

在学习领域,像下面这样的问题,就属于What型问题。

电子商务是解决什么问题的?

哪些行业需要做电子商务?

有哪些常见的电子商务推广方法?

像下面这样的问题就属于How型问题。

如何开通一个天猫店?

投放淘宝直通车广告应该怎样操作?

我可以去哪里学到靠谱的电子商务知识?

像下面这样的问题就属于Why型问题。

电子商务和传统商务有什么本质区别?

桌面时代和移动时代的电子商务有什么不同?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电子商务会有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