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概念界定

(一)区域文化

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不同,导致历史文化背景差异,从而形成了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就是区域文化。就一般意义而言,“地域”也就是区域,即按一定标准而确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它是人类生存和文化创造的物质基础与活动舞台。尽管目前学术界关于地域文化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参见雍际春:《地域文化研究及其时代价值》,《宁夏大学学报》第30卷第3期,2008年5月。,但对于本课题而言,其所立足的地理空间区域——四川盆地,自秦以来就是中国的一个地方高级行政区划,则是具体而明确的,主体部分基本没有发生大的变动,只是内部管辖范围和归属略有调整。这一行政区划根据古国疆域,秦汉称之为巴蜀地区,唐代称“三川”,宋代改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历元、明、清而至民国均为四川省。1997年3月川渝分治后,至今分属于四川省和重庆市。巴蜀文化就是由以今天的四川、重庆为核心的地域空间上的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基于这一地理环境所形成的巴蜀文化,即是本课题所指的地域文化,同时也是区域文化。

(二)文化整合

所谓文化整合,是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特别是当有不同文化的族群杂居在一起时,他们的文化必然相互吸收、融合、涵化,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逐渐整合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文化整合的概念起初由文化人类学、文化社会学界提出并引起关注,后渐为地理学者重视并开始研究,也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课题通过研究发现,共同祖源现象与地域文化的整合有着密切的关系。巴蜀文化作为凝聚一方民众精神的优秀文化传统,其成因是多元的,通过“麻城孝感乡”共同祖源现象建构所发挥的文化整合作用,就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三)文化认同

所谓“认同”(identity),是指自我在情感上或者信念上与他人或其他对象连接为一体的心理过程,也可以说,认同就是一种归属感。所谓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文化认同包括社会价值规范认同、宗教信仰认同、风俗习惯认同、语言认同、艺术认同等,其特性比起政治、经济结构更不容易改变。这种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在某种意义上就相当于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所说的“集体意识”或“集体良知”。杨宜音:《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 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与创新为例》,载张存武、汤熙勇主编:《海外华族研究论集》第三卷《文化、教育与认同台北》,(台北)华侨协会总会,2002年,第407~420页。

(四)祖籍记忆

又称祖先记忆,是指一个特定社会群体成员对祖先往事共享的过程和结果。根据社会群体对象和保存、流传“记忆”范围的不同,记忆理论可以分为社会记忆、集体记忆和历史记忆三种。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作为移民群体的祖籍记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祖籍认同感;二是乡土意识。所谓祖籍认同感,是指由“血缘”与“地缘”关系连带引发的认同,指当事人及其后裔是否强烈认同于迁出地的桑梓故里。而乡土意识则表现为他们是否与迁出地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在移居地是否有同乡之间的密切来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保存着迁出地的风俗习惯,以及移居地社会其他人群对这批人的看法,等等。杨宜音:《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 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与创新为例》,载张存武、汤熙勇主编:《海外华族研究论集》第三卷《文化、教育与认同台北》,(台北)华侨协会总会,2002年,第407~420页。

(五)共有精神家园

相对于物理意义上供人们居住的“家”,以及社会组织意义上具有亲缘关系的“家”,精神文化意义上的“家”,则是指人们心理上认可、信赖、追求的归宿和寄托之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意志、观念、理想、目标和追求。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历史文化、民族文化、革命文化和时代文化。其中,历史文化又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根基,是中华民族赓续与发展的生存依托和生命元素。共有精神家园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积淀,也是一种文化认同,它具有较强的向心凝聚力。为了守护好民族文化的传统根基,需要更全面地认真挖掘和提炼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思想价值。而从各个区域的历史文化中提炼出的共同的认同要素,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麻城孝感乡”在川渝民众的祖籍记忆中具有普遍性,在文化归宿中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因此本课题将其纳入区域文化整合与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视野和语境中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