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创新发展、成效显著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自2017年起开始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指数,今年继续予以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指数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旨在通过构建客观、真实、准确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地区)互联网发展成效和水平进行综合评估,为各地进一步明确互联网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准确把握自身比较优势、地域优势和发展优势,推动网信事业朝着网络强国建设目标迈进提供借鉴。

中国互联网发展指数涵盖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能力、数字经济发展、互联网应用、网络安全和网络治理6方面,由这六大指数加权得出,全面展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互联网发展状况,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互联网提供可量化的参考依据。2019年的评价指数基于2018年的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各地互联网发展的具体情况,充分吸纳了国家有关部门、部分省市、网信智库、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进行了更新和完善。一是保持一级指标不变,对二级指标进行了微调,采取了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相结合、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设计理念;二是对本次指标权重设定进行改进,通过问卷调研,征集相关领域专家对各项指标重要性的评估,采用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最终分析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提升了指标体系的权威性、科学性、准确性。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由10%调整为18%,创新能力权重由20%调整为18%,数字经济发展权重由20%调整为19%,互联网应用权重由25%调整为18%,网络安全权重由13%调整为15%,网络治理权重仍为12%,如总论表1所示。

总论表1 中国互联网发展指标体系

为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2019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指数的评价数据主要有以下来源:一是中央网信办、国家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CNNIC等部门和机构的统计数据和指数;二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网信办统计的相关数据。

(一)2019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指数综合排名情况

基于中国互联网发展指标体系,2019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互联网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前十的名单如总论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最高,中西部地区也在加大发展力度,发展势头强劲。

总论图1 2019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互联网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前十的名单

总体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切实加强网上内容建设管理、网络安全保障、信息化发展等各项工作,并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发展思路,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各地特色的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中国互联网发展指数综合排名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天津、福建、四川、湖北10个省(直辖市)互联网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北京大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融合,加大创新投入,快速推进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全面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应用,重视网络环境建设,网络安全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

上海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速技术研发与创新产业发展,互联网信息服务与电子商务发展稳步上升,国际化发展全面加速,互联网便民服务效果日益优化,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攀升。

广东率先发展5G,大力推进“5G+”的应用与发展;软件产业规模发展成果显著,居全国首位;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大力推进制造业发展,建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在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无人驾驶、智能医疗等新兴产业领域不断创业发展;通过推出“粤省事”小程序,加速“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

浙江率先实现4G网络和光纤网络城乡全覆盖,网络基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新型智慧城市应用带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创新突破,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引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显著,“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发展,互联网普惠教育走在全国前列。

江苏积极推动技术研发与创新,截至2019年6月,全省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累计有效数量为50367个,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一村一品一店”建设深入推进,物联网产业优势明显,在全球20多个国家承建或参建应用互联网应用项目,两化融合指数位居全国前列,政务服务网络建设高标准推进。

山东优化信息产业生态体系,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强化网络环境建设,加快高层次互联网人才集聚,助力互联网人才培养;智能制造发展迅速,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项目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态势良好,探寻出适合发展的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道路。

天津大力鼓励互联网企业持续推进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聚焦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重点领域,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大力扶持智能制造企业,形成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多维度梯次培育机制。

福建积极实施数字经济领跑行动,大力实施互联网与行业融合创新试点,全省323家企业通过国家量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启动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和安全服务平台,网络安全治理成果显著。

四川全面推进千兆光网建设,稳步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加速完善政务基础网络建设,积极搭建工业互联网创新平台,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在两化融合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湖北加速互联网工业平台建设,完善产业生态体系建设,重视强化安全保障能力,在IPv6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将“突破核心技术”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明确了重点突破芯片、5G、新型显示、光通信等核心技术,大力提升“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企业升级。

(二)分项评价指数排名情况

基于中国互联网发展指标体系,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能力、数字经济发展、互联网应用、网络安全和网络治理6方面的指数排名前十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名单见总论表2。

总论表2 分项评价指数排名前十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名单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指数排名

各地高度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优化和提升网络品质,积极推进5G试商用部署与IPv6规模部署,逐步形成了高速畅通、覆盖城乡、服务便捷的宽带和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及服务体系。其中,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辽宁、天津、山东、宁夏位居全国前十名。2018年,北京人均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达到96.92个/百人数据来源:北京网信办。。上海的固定宽带网络和4G网络用户平均下载速率位居全国第一。江苏加速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全省光缆线路长达353万千米,位居全国第一,100%行政村通光纤数据来源:江苏网信办。。浙江率先完成全省“光网城市”建设,光纤到户覆盖家庭数量位居全国前列,骨干网络能力全面提升。

2.创新能力指数排名

各地不断投入资金和人力支持创新技术研发,积极推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研发与突破,前沿技术取得了新的进展。其中,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安徽、湖北、山东、陕西位列全国前十。北京已经发展为中国高新技术创新高地,其在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等多个指标上均位居全国第一。天津加强新型虚拟化技术、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区块链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大力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挥优势打造“天津智港”。陕西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建设和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推进本土自主创新网信企业集群建设,多家企业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和影响力。

3.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排名

各地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出台了促进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划和行动计划,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制造业信息化成效显著。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四川、天津、福建、重庆位列全国前十,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北京拥有全国最多的“互联网100强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分别达到32家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和87家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上海电子商务发展快速稳健,电子商务规模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广东软件产业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位居全国首位;2018年,广东软件出口267.3亿美元,占全国比重52.4%数据来源:广东网信办。。重庆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智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4.互联网应用指数排名

各地高度重视互联网产业以及互联网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发展,互联网各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互联网与工业融合持续发展,互联网与政务、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深度融合,成效显著。其中,北京、浙江、上海、江苏、广东、山东、四川、贵州、重庆、福建位列全国前十。在互联网个人应用指标中,截至2018年年底,北京的移动电话普及率位居全国第一,互联网社交应用、视听影音应用和生活服务应用使用率位居全国前列。浙江积极推进制造业数字化建设,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在互联网企业应用指标中位居全国第一。广东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发展,在全国率先推出集成民生服务的小程序“粤省事”,其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位居全国第一。福建以数字福建为基础,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

5.网络安全指数排名

各地对网络安全工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建设,持续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完善健全网络安全应急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积极推进网络安全产业快速发展。其中,广东、北京、上海、福建、江苏、四川、浙江、湖北、安徽、重庆位列全国前十。广东、上海和福建等地网络安全产业蓬勃发展,网络安全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四川加大网络安全人才培育力度,充分整合科研机构、高校、协会、企业资源,探索建立信息产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推动四川高校成立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加强在信息安全相关技术政策和标准方面的研究。湖北积极推进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高标准建立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网络安全学院+一流网络安全产业“创谷”模式。

6.网络治理指数排名

各地高度重视网络治理工作,积极出台相关网络治理法规、产业政策和行动计划,加强网络治理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网信机构功能设置,网络社会组织快速发展,融媒体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其中,山东、河北、西藏、北京、江苏、浙江、四川、河南、广东、内蒙古位列全国前十。山东不断完善互联网治理顶层设计,积极推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战略的落地实施,发布了《数字山东发展规划(2018—2022年)》,构建数字化治理创新的数字山东发展格局;积极完善配套政策,积极推动各专项领域制定信息化政策文件和标准制定;加强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规范政务新媒体管理。河北完善网信管理机制,加快建设网信机构,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积极推进融媒体和网络社会组织建设,形成了覆盖广泛、协同高效的移动传播体系。西藏高度重视网信机构建设,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网络生态总体向上向好。北京向纵深推进网络治理,积极出台网信领域重要政策文件。江苏不断加强网络社会组织建设,网络社会组织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积极发挥网络社会组织在互联网行业自律、网络生态综合治理、网络宣传、网络公益、网络扶贫、网络安全宣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中国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互联网也步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互联网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把握信息革命时代潮流,切实肩负起网络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支撑发展、驱动转型新支点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重要渠道。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应用快速推进和普及,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基石和重要支撑。当前,与数字经济、现代治理等相匹配的新一代基础设施体系尚未健全,信息服务供给能力还有差距,城乡区域间数字鸿沟尚未完全消除,数据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尚未完善。面向未来,应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部署,推动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5G网络规模部署,把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当前投资的重点领域,加快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应持续推进宽带网络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光纤宽带、4G网络覆盖范围和覆盖质量,鼓励企业在各地开展5G、IPv6、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应用试点示范,普及推广智慧城市、车联网、智慧医疗等应用和服务。应大力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推动信息化向基层基础延伸,把服务基层作为信息化发展的着力点,加强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网络建设投入,持续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面向城乡基层特别是广大农村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

(二)数字经济进入量质齐升、引领发展新阶段

发展数字经济,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当前,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中国数字经济仍保持持续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数字产业化稳中有进,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今后相当长时间,中国仍将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新兴技术加速渗透和扩散将为经济增长带来新动力,以数字信息为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将为提升实体经济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和构筑全球竞争力创造重要条件。面向未来,应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广泛开展数字应用和模式创新,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进工业、服务业、农业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应做好数字经济有关政策的制定实施,对于那些未知大于已知的新业态留有一定的“观察期”,同时提高数字经济风险防范能力,建立风险防范预警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数字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三)网络安全面临风险交织、威胁频发新形势

当前,网络安全总体形势依然严峻,网络安全环境日趋复杂,网络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大。传统网络安全威胁依然不容忽视,CPU芯片等基础软/硬件漏洞严重威胁网络安全,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频次下降但峰值流量持续攀升,针对国家重点行业单位的高级持续性威胁(APT)多发频发,大规模用户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依旧严重;移动互联网、云平台、联网智能设备等新技术新应用在丰富数字生活的同时,也扩大了网络暴露面,带来了新威胁和新风险;工业互联网以及医疗、电力等行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着更多安全问题。与中国不断增长的信息基础设施、服务应用、数据信息等网络安全保障需求相比,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体系尚未健全,大数据安全管理仍有差距,网络安全产业支撑能力尚不足。面向未来,应树立正确网络安全观,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扎实推进网络安全工作。应把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作为重中之重,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责任,健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应强化数据安全管理,把维护数据安全作为网络安全防护的重点任务,依法严厉打击网络黑客、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隐私权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应增加网络安全投入,培育壮大网络安全市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共同推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壮大、企业做大做强。应加强新技术新应用网络安全风险防范,特别是加强人工智能、5G等发展的潜在风险研判,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确保新技术安全、可靠、可控。

(四)互联网媒体发展呈现变革创新、深度融合新趋势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给传统传播格局带来深刻影响和冲击,以人工智能、5G、AR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快速发展,为互联网媒体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并推动内容生产、分发、传播、消费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内容生产效率更高、信息推送与获取更加精准,媒体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表现力进一步提升,以智能媒体为主导、以物联网为基础、以智能化为方向的移动传播体系正在形成,将推动媒体格局发生新的转变。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生产、传播、获取信息的主渠道,网络的社会动员能力越来越强,日益成为各类风险的传导器和放大器。面向未来,应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准确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大力推进网上宣传理念思路、工作内容、方法手段、体制机制等创新,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深耕信息内容,应善于运用新技术改进创新网络传播方式,把握网络传播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的大趋势,发挥好各类新技术新应用的特色和优势。应运用信息革命成果,着力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应提升网络治理能力,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提升技术治网能力,压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促进网络内容生态向好。应广泛动员网民、紧紧依靠网民,把广大网民力量调动起来,使广大网民成为正能量的生产者、传播者、引领者,让网民影响网民、网民教育网民,引导网民自觉规范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

(五)全球互联网治理进入格局调整、规则构建新时期

当前,网络空间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入重要转型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5G、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对治理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国际治理模式分歧仍然存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数字能力跃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逐步增强,对数字世界产生新的冲击;现有国际治理机制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互联网发展和国际治理形势,网络空间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显现。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务实推进国际合作,不断推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变革。同时,中国在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程中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一些国家将信息技术、产品、服务作为打击和遏制他国的重要手段,加剧了网络空间对抗性威胁。更好地发挥负责任网络大国作用、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与其他国家共建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是中国深度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重要使命。面向未来,应推进网络空间国际合作交流,围绕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应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深度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重要平台活动,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和网络安全合作,继续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打造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应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各种主体作用,深化网络空间国际交流与合作。应以“一带一路”建设等为契机,加强同沿线国家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大力推进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建设。

面向未来,中国互联网发展前景广阔、任重道远。让我们热情拥抱互联网、积极运用互联网、大力发展互联网,让中国互联网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造福人民、贡献世界!